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浪的隨想
2006/07/29 10:38:30瀏覽309|回應0|推薦3

閒著的時候老喜歡去海邊看海浪,也許是小時候因住在河邊愛去看那河面上的波浪有關?一直到了今天我仍喜歡看各式各樣的波浪,除了海浪、河浪之外,凡是有韻致的而規律起伏的,不論是靜態的或者是動態的都不例外。

從物理學的觀點來說,浪是擠壓的力量所造成的,當一個力量向前推動時遇到了來自相方向的阻力,這時介於二者之間的物體就會產生堆堆疊疊的現象。在自然界中許多物質都會形成波浪形狀,除上述的水浪之外尚可看到沙浪,雲浪,石浪等;只要我們略加留意的話,這些「浪」隨時隨地都會出現在眼前。「浪」固然有嚴肅的一面,但也有浪漫的一面。在岩層中看到的可以藉以判斷出岩石的屬性,來自各種自然力運動的方式與方向;在雲層中看的雲浪可以使我們了解到,空中的風是從那一個方向來,又向那個方向吹去?也可以得知那裡的風力是強還是弱,不論是那一種水體,只要是水面上產生了波浪,而水底只要有夠厚的沙層配合,一定會激層層沙浪,水波的大小與水底沙浪的大小高低成正比。如果你有閒暇到乾涸的河床上走一走的話,你就會發現它們的奧密。一想到沙漠你會想到一望無際的沙海,連綿不斷的沙丘,再敏感一點的話你也會聽到隱隱約約的駝鈴聲。可是更能引人入勝的是那些像斑馬條紋狀的沙浪了,因為有了它們的存在,才使那單調寂寞的大地添加了活潑靈巧的生命,可使行走在漠地之上的旅人接穫一點生趣,增天一些向前奮發的勇氣,同時我也以為,世界上很多藝術創造者的靈感也是由它們啟發出來的。

人們常以「長江後浪推前浪」,來嘆息世上新人換舊人的無耐感;事實上當後浪以排山倒海之姿來臨的時候,任誰也抵擋不著這洶湧的來勢;可是後浪之後緊跟住的還有後浪,還有後浪,就這樣連綿不斷的推下去,任誰也無法逃脫這一宿命。

宋朝詩人蘇東坡的《念奴嬌》中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幾句詩詞,足夠讓人玩味再三。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hzy&aid=37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