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慢慢回家路》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說
2009/05/07 12:13:10瀏覽2469|回應0|推薦4

近年以來我竟然迷上了閱讀外國翻譯小說,主要的原因是一則是閱讀磚頭型的長篇最容易打發時間,第二是由小說中可以看到雖然同樣是人類,但在那些遙遠的國度裡不同的人種,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與不同宗教背景下,它們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差異,這也是閱讀翻譯文學作品最為可貴的地方。

回想在我所讀的一些外國翻譯小說當中,很少像我現在讀的這本由約翰.葛羅根所寫的小說《慢慢回家路》這樣的被感動過,讀到感人處真的可以震撼到我靈魂的深層。說它是小說倒不如說它是一部約翰.葛羅根家族歷史,故事中從他的幼年做起點,再向前追溯到他的曾祖父那一代,遠從愛爾蘭移民到美國落地生根起。他們原本就是一個十分虔誠的天主教家庭,多少年以來宗教就是他們家中的精神支柱,不但上一代讓自己的子女進入天主教會的學校接受教育,甚至恨不得把自己家中的男孩子也培養成神職人員。也許父母對宗教的信仰太過虔誠與執著了,以致引起本書作者自幼就從內心產生了對天主教反抗的心理。於是他不進教堂、不做彌撒、說謊、吸毒、對鄰居老人及教會修女惡作劇,每一件事無不違背教義也違背父母對他的期望,可是每一次的謊言父母都以:「我相信你」的一句話而能夠低空掠過,實質上父母們的心裡何嘗不明白他們的孩子所做所為?但在成長的過程中儘管小錯不斷,但一直並沒有創下不可原諒的滔天大禍,而能由小學、中學到大學,順暢的走完教育的里程並找到他自己喜歡做的工作,這不能不說做父母的「我相信你」這一句充滿仁慈寬厚的話所產生的發酵作用。

那個時候的天主教也真的有他的缺點,從學校中的修女經常使用戒尺處罰學生以為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他也發現神父們也會偷偷的去喝望彌撒後剩下來的酒。一些年紀較大的男女信徒們對於他()的信仰幾近達到迷信的地步,在他們的生活領域內一切無時無刻不依賴著天主;他們認為那些平時不禱告、不進教堂、不依時參加做彌撒的人死亡後不能進入天堂;也許由於這些因素書中的主人公才對宗教產生了疏離的態度。

這本小說從頭到尾都是以第一人稱寫出,把自己心中所想所做一一的坦率誠懇的娓娓道了出來,使人閱讀起來如行雲流水淋漓暢快。當讀到少年時的輕狂,青年時的執著,成年後的練達,我們的情緒也會跟著他曾經不斷發生的事起起伏。書中最能扣人心弦的是他已經八十九歲的父親患上白寫球劇減之後,全部兄弟姐妹盡心盡力的尋求最好的大夫,使用最新的藥物,日以繼夜的跪地禱告希望老多活幾年,然而終究不能如願。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一個建全的美國家庭竟是如此的把人倫孝道重視到這個程度,這也是我們以前所不能想像的事;甚至今天我們自稱禮儀之邦國家的家庭能夠與之相比的也不多吧。在這裡使我想到這又是否他們全家人經過傳統的基督教的常期薰陶才有這樣的潔美呢?如果我們回到本書標題《慢慢回家路》來看,主人公有由原來對舊教的反叛想法到後來又重新回歸到傳統的宗教行列,豈不是一趟慢長的回鄉路?另外直得一提的是,本書的中譯者吳美真小姐,故事的所以更能感動我,是因為她那流暢的語詞,生動的句法的確給本書增色不少。總之,我以為這本書是今天為人子,為人父與為人夫、為人婦者不能不看的好書。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hzy&aid=292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