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游走於燥鬱與靈性之間
2006/05/29 16:31:29瀏覽246|回應0|推薦5

屋外下著雨,這雨一下就是兩天,氣象報告說是因為有一道滯留鋒在台灣上空徘徊,滯留鋒才使天氣不穩定,不但地面上的遠山近樹,層樓屋宇為一片雲霧所籠罩,而且陰雨連綿整日不斷,屋內屋外到出濕漉漉粘糊糊的一片,使人的心緒無法安頓下來。本來在斗室來回度步以消磨時間,下意識的翻開當天一份日報的副刊,在文章的標題下看見兩篇文章的名字,一個是《佛光恩情》,另一篇名字是《解剖人性深處的圖像——魯西安.佛洛依德》。前者的作者是善於寫散文的黃永武教授,後者的作者是《心靈話語——藝術裡的精神表現》一本書的作者朱夢庠先生。因為二者都一一個足以引起我興趣的好標題,於是我把報紙拿到手中在書房的椅子上作下,一口氣把它們讀完,全部的情感融入作者的文字中;當文章讀完此時,窗外的雨仍然下著,濕粘的程度依舊,然而心情倒輕鬆了許多。

黃永武教授不愧為散文大家,整個文章的基本涵意都穿插在誠品書店大樓逐樓爬升時若隱若現中,飄忽不定的星雲大師透過擴音器散佈出來的聲音,每上一層樓就使他聯想到他與星雲法師之間過去的一段段交往,一段段不尋常的恩情;直到要上六,樓星雲大師的演講已經結束,就在樓梯口眼見大師由眾多穿著深黃色袈裟的僧侶陪同下在另一通道離去。在這裡我引用本文作者文中的幾句話做為此一故事的註解:「他沒有俯視下來,我卻仰望見他,相距尚遠,就不唐突招呼了。」可以說是擦肩而過吧。

朱夢庠先生筆下的《解剖人性深處的圖像——魯西安.佛洛依德》,主要是寫心理分析家西蒙哥.佛洛依德的孫子魯西安.佛洛依德,他是一個畫家,他的畫探索的是人,是一些神情焦燥不安面貌僵直的人,這正表現出畫家自己童年時在納粹德國時心中生留下不愉快的陰影,因為他是猶太人。我讀該文並非因為喜歡美術,而是想到老西蒙哥.佛洛依德的後代是否也多多少少年受到上代的影響?當然,我對老佛洛依德的思想著作並不了解,只知道他是一為心理分析大師,至於我喜歡讀這篇文章,純粹是衝著老佛洛依德的名聲而引起的。正由於這樣使我也吸受了另外一些知識。

 據說今年的梅雨還要不停的下幾天,只願這幾天能夠出現更多的美文,以可避免鬱悶不爽的情緒再次出現。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hzy&aid=2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