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很善良?人(行)作善就好?
2010/09/27 11:09:05瀏覽262|回應0|推薦6

@ 我很善良 ? 人 ( 行 ) 作善就好 ?

~ 讀後感 :” 我很善良,為什麼還有種種痛苦、煩惱 ?” 一文

http://blog.udn.com/rose2132006/4433883 ~

相信會有同樣困惑的人,或是修道者、或是在順逆起伏不安的人生裡,也會有類似的煩惱心生起。究竟我是否已經到達 「 臻善 」 的境界了呢 ? 就以佛法為明鏡照照我自己的心吧。

佛陀在經典裡把所謂的 「 善 」和「惡」 說得很清楚,也就是說分析得很微細,是一般人或是大多數的人,不一定能如此覺察、善觀。再次 ( 此 ) 收錄為有心覺觀、自覺之行者自行比對 之,內觀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善乎 ? 惡(染)乎 ?

首先認識「煩惱」 : 煩惱的本質為迷妄的心理作用。煩是 : 擾; 惱是 : 亂。此心生時能擾亂有情身心,故名煩惱。

( 極簡 ) 約略而言謂之 : 貪、瞋、癡三毒。衍生 ( 延伸義 ) 無量無邊曰 : 八萬四千煩惱。

在此就 ( 大乘唯識立 ) 五十一心所法 : 心的思想現象而言,有 :

一、遍行 ( 徧 ) 心所 ( 五 ): 觸、作意、受、想、思。

二、別境心所 ( 五 ): 欲、勝解、念、定、慧。

三、 善心所 ( 十一 ): 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四、根 ( 根 : 有增上、滋長之意 ) 本煩惱 ( 六 ): 貪 (= 愛 ) 、瞋、癡、慢、疑、惡見。

五、隨煩惱 ( 三 ): 大、中、小。

-- 小隨煩惱 : 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

-- 中隨煩惱 : 無慚、無愧。

-- 大隨煩惱 : 不信、懈怠、放 逸、 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六、( 善、惡 [= 染] ) 不定心所 ( 四 ): 睡 眠、惡作 ( 意為 : 追悔、懊悔;由善悔生惡;或是由惡悔生善 ) 、尋、伺。

共分六大類,再細分五十一種心所。

另,小乘、俱舍論立 : 四十六法。

由以上我們可自己檢視, 一旦煩惱心生的剎那 ~ 就已經遠離「善」了,不是嗎 ?!

以此五十一心所之一一檢視,我們又在善法裡幾多時 ? 日 ? 啊。修之否 ? 持之否 ?

佛法之說曰 : 萬法唯心、修心為上;如若我們對自心之生滅不明、善惡 ( 雜染 ) 不別,又何來自淨其意之說、與行 ?

不明心、不見性,自號曰 : 學佛修行,實枉顧佛陀之顏面與佛法之真實義。

唯心自造之 ( 善、惡 ) 因果,不自承擔後果,求不得 ( 苦 ) 之後,還來得怨天、神、佛,豈不怪哉 ?!

愚迷的人是谁啊 ?! 覺醒吧 ! 醒醒吧 !

_/|\_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glfs&aid=444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