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鋼琴與大提琴組合The Piano Guys開創網路新「視」界
2014/05/20 15:23:51瀏覽3203|回應1|推薦0
鋼琴和大提琴的組合 史詩級的視覺震撼 完美融合古典與流行的聽覺饗宴

在山野與好友一起蕭琴合奏,這是什麼感覺?過去這只出現在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的想像,現在在YouTube也可以看到。由大提琴與鋼琴組合而成的The Piano Guys(暫譯為【那些鋼琴咖】),帶給人們的視覺震撼,遠遠超乎人們的想像。

儘管國內的The Piano Guys已約定用「酷音樂團」來命名,但我還是選擇以鋼琴咖(們)來稱呼【那倆鋼琴咖】--鋼琴師喬恩·施密特(Jon Schmidt)與大提琴家史蒂芬‧夏普‧尼爾森(Steven Sharp Nelson)。
※譯註:The Piano Guys【那倆鋼琴咖】,Guy最貼切的音譯和意譯就是「咖」,翻譯對於信、達、雅的要求都可兼顧,Guys的複數本應為「咖們」,但不太好叫所以凸顯演奏的兩個組合。而縮寫TPG則簡稱為【鋼琴咖】,事實上【那些鋼琴咖】的成員總共有四到五位。
「我們的願景是創造有啟發性和向上提升的音樂和視訊。傾力施為,將熱血和靈魂投注在每一個音符與每一禎畫面。」這是【那些鋼琴咖】誓言用嚇死人的壯闊畫面,讓鋼琴和大提琴在自然天成的美景下對話。以網路音樂視頻先驅自居的【那些鋼琴咖】,為了達到完美的視覺效果,上山下海到世界各地取景,用高空吊車、直昇機、甚至人力徒手搬運平台式鋼琴到山巔水湄,這簡直是一些不可能的任務。

2012年7月【那些鋼琴咖】計畫一一走訪世界新七大奇觀,在磅礡如史詩級的場景前,要拍攝音樂演奏影片吸引全球網友的點閱率。曾經說過要想辦法到長城上演奏,果真在天津薊縣黃崖關長城實現了!吊車展開高空作業將裹成粽子般的平台式鋼琴從真武殿位置緩緩吊上長城,之後再由人力接駁徒手搬運就位,施密特和尼爾森特意換上唐裝,向世人展現《功夫鋼琴:大提琴的崛起》。
※《功夫鋼琴:大提琴的崛起》英文原為"Kung Fu Piano: Cello Ascends",Kung Fu Piano原是改自Kung Fu Panda功夫熊貓,演奏的曲目龜大仙升天(Oogway Ascends)則被Kuso成Cello Ascends。
本來由二胡所演奏的旋律主線由更為低沈、音域更廣的大提琴取代,雖然少了那麼一點哀怨悲嗆的中國味兒,但大提琴家尼爾森從最低音域飆到大提琴指板底部的最高音,卻也完全合拍,情緒的轉折拉得絲絲入扣。

【鋼琴咖們】第二個上傳世界新七大奇觀的影片是里約熱內盧的基督像,曲目則是選在電影《教會》中主題旋律--悠揚而纏綿「賈布利耶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兩人在360全景畫面的依瓜蘇大瀑布前演奏,這也是《教會》中羅德里戈·門多薩(勞勃·狄尼洛飾)贖罪苦行的場景,聞此樂聲,畫面和音樂叫人動容,久久不能自己。

 ※世界新七大奇觀:萬里長城(中國)、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巴西)、佩特拉古城(約旦)、馬丘比丘(秘魯)、奇琴伊察(墨西哥)、羅馬競技場(義大利)、泰姬瑪哈陵(印度)。

不過就是「網路音樂視頻」罷了,有必要搞到在玩命嗎?是的,製作人兼攝影師,同時也是【那些鋼琴咖】的靈魂人物保羅·安德森(Paul Anderson)就是用 拍電影式的運鏡手法、鋪設攝影機軌道、多機運作、後製剪接,將兩位音樂家沈醉在彈奏時的神情和力度傳神的捕捉入鏡,有時還出動4K畫質攝影遙控直昇機,取得鳥瞰畫面。

以迪士尼《冰雪奇緣》影片翻紅的"Let it go",【那些鋼琴咖】在冰堡(Ice Castle)搭景,鋪陳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白色平台式鋼琴v.s.白色大提琴,所有工作人員冷到皮皮挫,兩人依然賣力演出,最後餘音逐漸消逝,此時畫面一鏡到底由平面逐漸上升俯瞰,YouTube滑鼠訂閱按鍵會引導樂迷忍不住想看幕後花絮,究竟冰在一旁的另一架鋼琴和大提琴是真的還是佈景?
 

話說這個音樂團體成軍的際遇,是鋼琴演奏家施密特受邀至美國南猶他州的小鎮聖喬治舉辦一場鋼琴演奏會而起,這天他信步走進走進保羅‧安德森(Paul Anderson)的鋼琴樂器行,他問老闆可否租借一架平台式鋼琴作為今晚演奏會暖身練習?在看過施密特精湛的演奏之後,這家樂器行的老闆醞釀已久的行銷點子起了化學變化……
這家樂器行的老闆安德森過去這些日子以來一直苦思為自己開設的樂器行尋覓行銷契機,他對YouTube訂閱頻道及Facebook「病毒式傳閱」的現象早已看在眼裡,只是一直在等待一個合適的對象。安德森將創造「第一個進軍」音樂影片頻道的想法告訴施密特,兩人一拍即合,同時施密特也把自己在古典樂與流行樂混搭的音樂市場第一手資料毫不保留貢獻出來。

施密特1966年生於猶他州鹽湖城一個徳裔移民的音樂世家,早年跟姐姐學鋼琴,8歲就舉辦過個人鋼琴獨奏會,也經常和父親--也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家同台演出。他11歲展現才華開始作曲,當其他同齡青少年還在忙著考駕照把咩時,施密特就已展現鋼琴演奏的天份並開始打工教鋼琴,並在二十歲弱冠之年就開展鋼琴獨奏的事業。
花了10餘年的時間學習古典音樂,在新世紀浪潮推波助瀾下,施密特成為當代新時代-古典跨界鋼琴大師。只是剛開始在拍攝鋼琴演奏影片都顯得略過於單調,因此,施密特想起了同鄉的舊搭檔,就這樣又牽出另一個藝術表演天才……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忘憂大提琴》這張CD專輯的提琴大師尼爾森,1977年於鹽湖城8歲開始學習大提琴、12歲學習打擊樂、17歲學習吉他,他從這些樂器的組合中發展出「大提琴打擊樂」的表演方式,揉合了擦絃、彈奏(撥絃)、用琴弓擊絃、手掌拍打和指關節敲扣大提琴琴板。尼爾森遊歷德國學習大提琴回國後,就踏入爵士音樂圈演奏,爵士隨性又即席的演奏風格使然,尼爾森常熱情忘我拋掉琴弓直接用雙手手掌拍打大提琴,作為節奏樂器(大提琴打擊樂)。
2011年經由施密特的引薦,住在猶他州鹽湖城的大提琴家尼爾森正式加入了【鋼琴咖】的陣容,事實上他15歲時就曾和施密特攜手合作過一起登台,之後他倆就在各個演奏會場合往來密切。儘管各方媒體評介這是鋼琴與大提琴完美的跨界融合,然而由於大提琴擔綱主旋律聲部,鋼琴淪為次要伴奏配角;而尼爾森大提琴演出的宗師氣勢和沈醉表情,幾乎搶盡了施密特鋼琴在鍵盤上十指飛舞的風采。
大提琴是音色和音域上最接近人聲的樂器,和小提琴一樣有極強的表現力,特別是在低音域部分,像牛索般粗的琴絃透過琴橋傳導到共鳴箱所發出的震動,常令人骨頭酥麻、頭皮發癢,音質綿密柔和,踽踽獨行的低吟帶著幽怨的傷感,有一種直接穿透心靈的音響效果。這使得同為演奏夥伴的鋼琴相形見絀,就連樂器之王也不得不退居陪襯的地位。
最後尼爾森把專精於編曲、作曲、錄音工程的鄰居艾爾.梵.德.畢克(Al van der Beek)找來,加上負責影像後製的泰爾.史都華(Tel Stewart),這個鋼琴與大提琴組合的跨界樂團就這樣成軍了,圖騰以水藍色的平台式鋼琴蓋的形狀,內嵌著鏤空的大提琴。而為什麼只有一個彈鋼琴的卻取名叫做【那些鋼琴咖】?因為他們緣分起始的地點就是保羅.安德森所開的樂器行,原來的名字就叫做The Piano Guys。
【那些鋼琴咖】團員
保羅.安德森(Paul Anderson) 製作人兼影攝影師 Producer & Videographer
喬恩.施密特(Jon Schmidt) 鋼琴/Piano Guy 
史蒂芬.夏普.尼爾森(Steven Sharp Nelson) 大提琴/Cello Guy 
艾爾.梵.德.畢克(Al van der Beek) 作曲、錄音製作/Music & Studio Guy
泰爾.史都華(Tel Stewart) 影像製作、編輯/Videographer & Editor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eldon88&aid=13481602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3 11:54 【udn】 比價後還有更低價!索爾 吉他 小提琴 二重奏比價

 回應文章

ubn
2018/11/14 19:49
+ конфигуратор сервер(d@8.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