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2/26 16:22:21瀏覽545|回應0|推薦1 | |
主題: 面對讒言的陷害,千萬不要只會喊冤枉,這樣只會讓人以你是做賊心虛----與其喊冤不如據理力爭,讓真理越辯越明。 文言: 王召姚賈而問曰:「吾聞子以寡人財交於諸侯,有諸?」對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復見寡人?」對曰:「曾參孝其親,天下願以為子;子胥忠於君,天下願以為臣;貞女工巧,天下願以為妃。今賈忠王而王不知也。賈不歸四國,尚焉之?使賈不忠於君,四國之王尚焉用賈之身?桀聽讒而誅其良將,紂聞讒而殺其忠臣,至身死國亡。今王聽讒,則無忠臣矣。」 王曰:「子監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姚賈曰:「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賈人也,南陽之弊幽,魯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傳賣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盜,而勝於城濮。此四士者,皆有詬醜,大誹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與立功。使若卞隨、務光、申屠狄,人主豈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汙,不聽其非,察其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雖有外誹者不聽;雖有高世之名,無咫尺之功者不賞。是以群臣莫敢以虛願望於上。」秦王曰:「然。」乃可復使姚賈而誅韓非。(故事:四國為一將以攻秦三、四段) 白話: 姚賈幫秦王政阻止四國攻秦的目的,但卻受到韓非的挑撥,因此秦王政把姚賈找來問話,問他是否趁機把國家的奇珍異寶給了各國諸侯,沒想到姚賈承認有此行為讓秦王政頗為鬱悶,但是姚賈爲表明心志,說曾子由於孝順,每位父母都巴不得有此兒子;吳子胥的忠誠,讓天下君王都企盼能有這樣的良臣;一位貞潔又會女紅的的女性,是每位男人夢寐以求的對象,而自己忠於君王卻讓君王無動於衷。姚賈認為自己若不忠於秦王政,他去遊說的四位諸侯也不會認為他有用。最後姚賈再以歷史為例,說夏桀與商紂都是因為聽信讒言,殺了良將與忠臣,進而讓自己的國家覆亡,以此暗示秦王政,若他也聽信謠言,秦國就再也沒有忠臣。 秦王政說他背景低劣,說他不但是個看門狗的後代,也是魏國的大盜和被趙國驅逐的臣子,來證明姚假的品行低劣,才會偷拿珍寶去賄賂外人。姚賈隨即以四位名人為例子來證明英雄不怕出身低,姚賈先以姜太公的例子為自己辯解,姚賈說姜太公不但臨老被妻子拋棄,當屠夫也做不好生意,當官也沒人要,甚至想出賣勞力討生活也沒人願意用,但是最後卻能幫周文王取得天下;經商的管仲曾也是囚犯,但卻能幫齊桓公成為霸主;原本是虞國乞丐的百里奚,被楚國以五張羊皮的賤價賣給秦國,最後卻讓西戎來朝。姚賈說明這四位被天下看不起的小人物,在英明的君王眼裡,卻都是能成大功、立大業的將才;而世俗眼中的賢人如卞隨、務光、申屠狄之流,卻不能讓商湯等明君重用,這說明了一位英明的君王,是不會在乎臣子的缺失,在意的是他們有無本事。最後姚賈告訴秦王政,一位能鞏固社稷江山的能臣,君王是不會聽信他人對他的毀謗,而即使功績輝煌的世俗名人,若不能替國家帶來好處,君王也不會給他獎賞的,如能這樣,就沒有敢用虛名向君王邀功的臣子了,藉以暗示挑撥者是為無能之臣。 秦王政聽完姚賈的解釋後,認為頗有道理,結果不僅更為重用姚賈,也把造謠的韓非殺了。(故事:四國為一將以攻秦三、四段) X X X X X X 小丌的想法: 一、遇到謠言而受責難時,別只記得喊冤,因為對方還會想向你求證,就表示對你還有某種程度的信任。一昧地說沒有,只會讓人更起疑竇,並讓造謠者更有機可趁----既然喊冤為何舉不出事證。 二、據理力爭時,情緒化的反擊不會讓人對你留下正面印象,最好能斂住脾氣,透過合理的解釋,將謠言逐一還原。 備註: 有關應用的訣竅,在第二窩的白話職場版內https://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shawshin2 ,藉由故事性的對白,讓您在揣摩時提供一個參考。 糸召小丌第3窩為詩詞與好書推薦的部落格https://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shawshin3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