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1 17:25:59瀏覽565|回應1|推薦8 | |
聊著彼此的近況,說著工作感情上的點點滴滴,難得的午餐約會著實讓人懷念。卻沒想到,因著一個甚至忘了是怎麼起頭的話題,我的眼淚也跟著直洒而下,才發覺,原來我是個如此缺乏自信卻又亟需認同的孩子。 前幾個月某一次的聚餐,另一個朋友剛好也提到了這件事:「你到底在沒自信個什麼?」老實說,在這句話出來之前,我並未察覺原來一切的問題點就出在我的缺乏自信。 『為什麼妳能這麼肯定?』好奇地問了,而她的回答的確讓我訝異不已:「為什麼不是?我就是有自信。」 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自卑情節,卻從來也未曾在意,以為多半的人都是充滿自卑與自傲的矛盾,以為所有人都和我一般不是對所有的事都有把握。這樣的情節是那麼地與生俱來,讓我根本不曾探究過它的形成原因。 若不是那天和雪的長談......
原來一切都來自於原生家庭。 身為家中老大,理所當然應該作為弟妹榜樣,可從小就不出色的我,其實樣樣不如聰明活潑的弟弟。說身高沒身高、說外貌沒外貌,成績沒有名列前茅的弟弟好,才藝運動聰明才智沒有一項比得上他,更別提什麼口才或貼心程度了。 讀書好、品性好、有個穩定的交往對象、未來更不愁沒有好出入;不用父母擔心的弟弟一直是我的驕傲,也就理所當然沒發覺過原來我還是很在意。 相較之下,不聰明、唸了個中文系又工作不穩定沒前途、老大不小還沒個好對象的我,也就是父母最擔心的孩子了。 因為擔心,所以從小到大做的決定都不被認同,無論是大學聯考後決定選填中文系,還是現在的工作被嫌棄、就連未來對象的選擇家人也永遠有意見,所做的決定換來的從來都不是認同,於是引來一次次的爭執,與媽媽心中的「不貼心」。 「當初要不是讓你出國,你想想念中文系會有什麼前途?」當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狠狠受傷了。 如果時間再來一次,或許我不會選擇再讀一次中文,但能有現在的我,卻是因為當年選擇走了這條路;無論是遇到後來的這麼多貴人朋友,還是能有機會進入公家體系。沒有因就沒有果,不是走了這條路,當然的我可能就不會選擇出國;今天我能走上翻譯,那段時間的教養功不可沒。 為了感情事,和家人爭執了不下多次,對於家人列出的擇偶條件不是不認同,只是無法將之視為唯一;「如果你以後要幸福,選擇未來的對象就要聽媽的。」媽說了。卻問不出口,那若是未來的我不幸福時,又該怎麼辦? 他們沒有惡意,純粹是出於對女兒的關心與擔心,卻造就了我的極度缺乏自信。 總是努力在做些什麼,總是渴求獲得認同,可似乎無論做了再多,無論做了多少決定,身為被關心的女兒的我,永遠得不到想要的一句認同。 就如同兩年前寫過的《我所要的認同》,我要的不是一個遮風避雨的港口,而是一份相信我能、且願意陪著我走的信念。 我幸運地擁有疼我愛我關心我又保護我的家人,卻得不到他們所給予的認同。 原來,我是如此自卑,如此盼望來自身旁親近人的認同。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