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2/13 14:32:39瀏覽2628|回應0|推薦6 | |
手把秧苗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五代後梁布袋和尚.〈插秧偈〉 稻米可以釀酒,糯米可以蒸甜粄,日常生活中,稻米更是養活地球上數十億人口的主食。根據《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書中所敘,它大致可分為: 一、種植在山坡丘陵地形的旱稻(upland rice) 二、播種在淺水環境的雨養稻(rain-fed rice) 三、種在田地間引水灌溉的水稻(irrigated rice) 四、種植在洪氾區或河谷地的深水稻(deep-water rice) 在植物分類學上,亞洲稻可細分為三型:梗稻(日本型,即蓬萊稻)、秈稻(印度型)及爪哇型稻;亞洲的栽培稻起源於印度東北部、緬甸北部、中國西南部一帶。台灣台南的南關里遺址和恆春半島墾丁遺址,都出土了四千年以上的炭化稻米。陳第撰寫的一六O三年《東番記》「、、交易,結繩以識,無水田,治畬種禾,山花開則耕,禾熟,拔其穗,粒米比中華稍長,且甘香。、、」從這段敘述可以看出台灣種植的稻種和中土所種的不同,比較像是爪哇稻型中的旱稻;〝畬〞則指用火燒過原野後才耕作種植。荷蘭人統治台灣的年代,有比較多來自中國大陸福建廣東的移民,他們帶來了秈稻品種,種植量原本只是供應移工的需求;後來發現「台地土壤肥沃,田不資糞,種植後聽之自生,不事耘子,作享收成,倍於中土。」因此鼓勵種植稻子,收成量多時可以外銷日本和中國。根據《台灣府志》記載,當時的台灣稻米品種已經有十三類以上。 鄭成功部隊來台灣之後,除了鼓勵農民種稻,軍隊也在各地駐紮屯田,新闢許多水稻田來滿足軍民糧食之需。清代統治台灣兩百多年,漢人移民更多,糧食需求量更大,水稻種植的面積不斷成長,引進的稻米品種跟著增加,《台灣通志》的紀錄有三十九種以上的稻米品種。 清代曾任彰化都司(軍事首長)的黃清泰在嘉慶二十年(西元1815)行經台中市南屯地區時,曾寫了一首《宿貓霧戍田家》,文中「…天外碧山碧,地上黃雲黃。雲黃稻已熟,家家刈穫忙。…,。饁擔羅田畔,婦媚依土旁。兒童四五人,裸走拾穗狂。」呈現出收割稻穀的農村景致與純樸民風,十分迷人。到了同治年間,則有陳肇興的作品〈肚山道中即景〉其三: 竹圍稻屋自成家,破曉兒童踏水車。 萬綠叢中紅一片,隔籬幾樹刺桐花。 日本人統治台灣的初期,台灣農民種植的稻米品種以秈稻為優勢,但是他們大力推廣粳稻;到了1938年,台灣秈稻種植面積二十二萬公頃,粳稻種植面積四十萬公頃,角色易位。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在1949年時,栽植面積七十五萬公頃,而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加,種植面積曾經達到兩百多萬公頃。近年來,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麵食和雜糧用量增加,稻米需球量日益減少。1992年,台灣種植水稻的面積銳減為四十公頃,得以欣賞〝天外碧山碧,地上黃雲黃。〞的地景樣貌,越來越少。 全世界目前有一百多個國家種植這古老的作物,在二十世紀尾端,當科學家研究發現「甲烷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時,稻田被捲進了這個爭論議題;西方科學家認為農業—特別是牲畜所產生的溫室效應氣體占全球排放的18%,而傳統稻田耕作所需的肥料、收成後剩下的稻稈稻根,每年釋放大量甲烷進入大氣層。但是印度科學家對此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調查採樣的規模太小,研究結果可能嚴重失真。不管科學家的研究結果為何,種稻子其實是很辛苦的農務,而且需要很多水來滋養。 特別找出來的舊照片,最新兩張是2016年8月在苗栗火炎山下大安溪大安圳旁和北投洲美里拍的,其餘則拍攝自台北、桃園、台中、高雄、台東、宜蘭等地區。散居各地的農家,組成了「插秧、巡田水、農事紀錄、泥土田埂和水泥田埂、雲黃稻已熟、家家刈穫忙」種稻群像。 從「蒔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開始,就期待有飽滿的金黃稻穗。我們還從積極保種、拒絕種植基因改造物種的農家,看見「不種倒伏的稻子,因為麻雀吃不到;不種軟枝的稻子,因為風吹搖晃,麻雀容易頭暈。」的寬厚心性。 或許,我們要努力來回報給農家的是:「避免穀賤傷農,感念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同時藉之更為彰顯稻米對人類的貢獻吧! *參考資料: ~《福爾摩沙植物記》 作者:潘富俊 遠流出版 ~《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 作者:艾力克‧查林(Eric Chaline) 譯者:王建鎧 積木文化出版 完成於2017/01/22 播出日2017/02/08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