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10 09:07:30瀏覽1188|回應0|推薦0 | |
我們節目曾經介紹過,大概在十五年前,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在文山區政大東邊的小坑溪,用「近生態工法」加以整治,隨後有許多社群來參訪學習的故事。今年,北市府大地工程處則在這裡設置「親水文學步道」,於2012.11.17完成。 為了紀念這條自然步道和親水文學的交織,國際扶輪3520地區第五分區七個扶輪社,以經費贊助出版紀念專輯,讓地方性的水文、人文與自然生態蘊藏,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在眾人的眼前。 扶輪社是國際性的民間組織,創立於1905年2月23日於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這個社群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社會服務。其中,【根除小兒麻痺計畫】,目標是讓小兒麻痺從世界消失;這項啟動於1985年起開始,全球扶輪社友攜手合作的計劃,也促使世界衛生組織為此計劃在1988年通過決議,希望可以在2000年以前消滅小兒麻痺。經由這股全球龐大資源的投入與努力,目前全球小兒麻痺疫區僅剩奈及利亞、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四個國家,病例從1988年的全球35萬,減到2004年不到1200位,可以說對人類的貢獻良多。
隨著全球環境課題的嚴峻,扶輪社也相當重視環保和水資源的問題,這也是他們贊助出版《山高不礙雲 澗小能留月~親水文學步道》紀念專輯的重要基礎。
在2012.11.17 親水文學步道啟用典禮當天,雨勢紛飛,但是扶輪家族參與踴躍,小小一對雙胞胎寶寶也來共襄盛舉。典禮在政大一街36巷的入口處,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黃一平副局長代表致詞感謝扶輪社的鼎力支持,以及自然步道協會負責編輯專刊;大地工程處夏賢統科長做規劃理念的說明;國際扶輪3520地區張順立總監說明:「以服務促進和平」是扶輪社的成立宗旨,讓人十分感動。 這本專刊收錄了公部門用心規劃的步道設置所涵蓋的古詩詞、新創作、自然生態解說、愛水護水的方法等題材。寫手群中的張秋蜜老師,為這條小溪所作的觀察記錄,時間超過十年;許多影像是她或蹲、或趴在地上、河中所拍攝的。 總結來說,這是一本記敘土木和水利工程師、自然保育界志工、國際性民間社團等,為家園長期持續不斷努力的篇章;希望透過公私協力合作,讓這種美麗的事情,可以拋磚引玉,永遠流傳。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