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08 18:18:34瀏覽926|回應0|推薦4 | |
《八卦山麓鄉情喚 挑燈夜談播福田》 彰化縣環保局在民國一百年時,製作了一張宣傳海報,畫面中一位老太太拿著一支竹掃把,和一位小女孩一起掃地。當大家得知海報中這位林古三妹女士的年紀比中華民國還老,卻仍然這麼硬朗的時候,都深受感動,並且深思:怎麼是那麼年老、那麼年幼的人在清掃社區?青年人呢?壯年人呢?海報中這對老少是彰化八卦山東南側山麓福田社區的居民,前面所提深思的課題,也正是2006年發起成立社區發展協會之際,福田居民深深的感觸。這個社區所在的地方,七成土地是山坡,另外三成是平地,他們面臨社會產業變遷、社區人口老化的問題,和台灣其它社區幾乎一模一樣。 【十二壯士挑燈夜談 清淨家園迎接陽光】 張慶富先生是福田社區發展協會現任理事長,同時身兼里長,他說自己沒有唸甚麼書,對於操作電腦科技網絡的能力也很淺薄,他需要有能力的夥伴,來幫忙實踐一些理想。於是,他親自前往台中,拜訪經營水電工程的簡銘先生,簡先生是福田村的女婿。他跟簡先生說:「你出外成家立業,可能有賺到錢了,可是我們的家鄉現在有問題,你的姻親有田地在那裡,如果協助我們把村莊經營出好名聲,地方更有價值了,那你是不是賺得更多!」這一席話,把簡銘先生召喚到福田,有到過福田社區的人都會對簡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好學不倦又熱忱待人;和他一樣被喚回福田,準備好好經營社區的壯漢總共十二位。 福田村環山有許多山谷,種了許多龍眼、荔枝、竹子,也有很多養雞場。其中有個谷地,經大雨沖刷,曾經發生土石流,因此被興建攔砂壩加以改善;然而,因為這裡很少人跡,所以很快地被舖滿荒煙漫草;接下來,變成了被偷倒廢棄物的地方。 這群對家園充滿改造熱情的十二壯士,由於白天都有工作,於是相約每個星期五的晚上十點聚會,討論社區的大小事情,直到凌晨兩點為止。首先,當然是要改善環境衛生,於是從參與政府環保部門推動的環境改造方案開始;在彰化市環保局的協助之下,清除了滿山滿谷的垃圾,讓陽光從樹梢灑進了山谷! 接下來,許多生活環保的理念需要實踐,但是社區的老人家沒有唸多少書,還有幾位外籍的媳婦,怎麼辦呢?他們想到了【環保彩繪巷】的點子,將回收分類等作業規則,在家戶的墻面上繪成醒目的圖畫,直接明瞭;他們還找慈濟功德會合作,讓資源回收連結作善事積德,鄉親們都高興得不得了。
社區環境逐漸變得乾淨清潔之後,他們開始思索老人照顧的問題;而幾乎同時,也遇見農產品價格不穩定的情況,所以他們就考慮社區產業的發展課題。 【買龍眼乾換志工服務 賣香皂籌資老人午餐】 由於理事群中,有一位三代都從事肥皂製作行業的羅瑞林先生,所以請他幫忙研發龍眼、鳳梨、茉草香茅芙蓉三合一等三種香皂。之所以會選用龍眼,是因為社區的龍眼乾滯銷、龍眼樹荔枝樹底下的土鳳梨價格也不好,所以研發以它們作為皂基;他們以合理的價格採購這些農產品,條件是農產品主人要為社區擔任志工。他們更積極尋找農地,用些許的工資請一些失業的鄰居去種植茉草香茅,讓他們可以維生,直到找到更多收入時為止。他們也教導弱勢的青少年學習作香茅皂、烘焙龍眼乾,以具備一技之長行走天涯。 有了好產品,需要好的包裝加以襯托,他們於是找到朝陽科技大學的學生,利用服務學分和小小金額的報酬,幫忙設計出包裝款式,讓社區這三款香皂受到好評。奇妙的是,由於開放中國大陸人士來台觀光帶來的「鳳梨酥潮」,讓這裏的土鳳梨也身價大漲,大夥兒都不亦樂乎。 他們出售香皂的收入,大都用來補貼社區關懷點的支出,其中,主要用於午餐的費用;社區的長者因著家庭經濟狀況的不同,有不用付費、每餐十元等不同的待遇;他們也努力募捐物資,請大家積沙成塔,共襄盛舉。 社區獨居老人的家門口都掛有一面壓克力製的牌子,老人家要睡覺時,就翻到紅色那面,巡守志工們腳步要放輕,不要吵到老人家睡眠;起床之後,把牌子翻到黃色那面,迎接幸福的一天。上午八點開始,志工就一一前往問安、量血壓,並且問:要不要車子來接去吃午餐? 社區有一輛九人座車,負責接送老人家來聚會唱歌和吃午餐。負責膳食作業的師父,是社區從緩起訴服社會役的社群中找來的,聽說他們都很用心料理。 這種優質服務的聲名遠播,連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城市系統工程研究中心都有學者慕名而來。 【東西二圳流經處 張木將軍顯神蹟】
公園原本屬圳道護堤的水利地,早年被隨意傾倒或燃燒農業廢棄物,環境髒亂空氣也污濁;後來被研議興建公園,而今有了盎然綠意,十分舒服!
他們的用心,感動了從事養雞業的吳錦俊先生,吳先生在前述被傾倒廢棄物的山谷旁有個棄置的養雞場;他們討論再三之後,徵得吳家的支持:把這個養雞場免費提供給社區,作為推動環保生態教育的場所,终至成為【環保小學堂】。 如今,每年數以萬計的參訪學習人潮來到這個小學堂的時候,可以看見當年盛裝雞飼料的大桶子,被彩繪上繽紛的油桐花;養雞場入口掛上「福田社區藝文館」的大理石牌匾,這塊大理石是撿拾來的;館內張燈結綵的燈樑,原本是輸送飼料的管道,位於最裡面的廚房和廁所,地面舖的瓷磚,是河川巡守志工從貓羅溪河畔撿回來的。 在養雞場廢棄之後,曾發生幾次治安問題;成立環保小學堂之後,這邊成了接待見學團體,社區居民品茗談天的好地方。
除了運用許多回收品之外,他們也把洗滌用的水引到小學堂下方的水塘,利用水草的淨化作用,配上專用管流回小學堂,作為沖洗廁所之用,以節省水資源。 小學堂內,還教導廢油作肥皂,減少油污污染水質。 環著小學堂的步道,在垃圾清理之後的五年以來,總共種植了一萬多棵樹樟樹、七里香、無患子、水黃皮、光臘樹、山黃槴等原生樹種;與這些樹群晨昏相處的結果,他們發現:光臘樹上的咬痕,直線條的是吸取汁液的獨角仙的傑作;環狀剝皮的則是嚴重傷害樹木的白蟻的攻擊。一般而言,白蟻多半傷害水分少的木材,所以這是很特殊的現象;他們也就運用這環狀剝皮傷害樹木的情景,教導大家要好好保護樹木的皮膚,不能隨便釘釘子,樹木才會健康。 他們也努力將步道週邊,留住會呼吸的土地,因而讓許多種子有機會冒芽;在一棵被喻為「公孫樹」的香楠樹下,就有好多小苗,充分展現「土壤種子庫」的珍貴功能! 根據他們的回憶,這裡早年有很多螢火蟲,也有很多種青蛙,只是隨著經濟作物的栽植,施肥和噴灑農藥之後,螢火蟲就消失無蹤。而早年山谷間隨地可見的湧泉,如今也芳蹤已杳!加上步道旁有茂密的小花蔓澤蘭,正從次生林、果園中恣意生長,這是他們面臨的幾個個重要挑戰。 換句話說,火金姑再現和蛙鳴福田,是他們持續努力的目標。 十月金秋時節,灰面鵟鷹鷹群從北方南遷途中,會在八卦山台地停留;到了次年三月春分之際,北返途中也會在台地的林中稍事休息,再順著氣流飛回北方。不管叫做國慶鳥或清明鳥,從福田社區桐花步道最頂端的觀景平台,都可以看見鷹群的飛翔英姿! 觀景平台也可以遠眺南投埔里,而社區法主公廟前彰南路五段389巷那條蜿蜒小徑,就是早年串聯鹿港到埔里之間的保甲道。 數百年時光飛逝,當年可能擔米挑鹽、走在石頭路上的跫音,如今換上學習愛護環境的足跡和導覽解說的聲音;不同時代的生命,在這裡譜出同樣動人的故事。現代的福田居民,創作自己的《福田社區戶籍謄本》,要把社區的溫馨情誼,一代接一代地傳承下去。 走一趟福田,品嘗社區的好滋味,許多感動、許多幸福,油然而生!
|
|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