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剝皮寮 簽署守護淡蘭山徑的承諾》
2016/06/08 14:29:47瀏覽2272|回應1|推薦9

*許下承諾,讓古道再現風華

2016.04.23日,也就是世界地球日的第二天,積極推動淡蘭古道風華再現的千里步道協會,選在萬華剝皮寮舉辦【重現古道風華 守護淡蘭山徑】記者會,邀請古道經過的行政區首長撥冗光臨。當天,包括基隆市長林右昌先生、新北市副市長陳伸賢先生、臺北市市長柯文哲先生、宜蘭縣長林聰賢先生,還有隸屬中央政府的水利署王藝峰主任秘書、羅東林管處林澔貞處長等,都來出席了這個盛會。

他們在稍作裝扮之後,分別代表曾經在淡蘭百年山徑上留下步履和傳說故事的人物。林右昌市長扮成戴斗笠、擔扁擔的挑夫;林聰賢縣長扮演土地公,守護著在路途往來者的平安;陳伸賢副市長扮成山友,健行於內涵豐富的古道上;有醫生背景的柯文哲市長很自然地成了19世紀末即來台灣宣教的馬偕牧師兼醫師;林澔貞處長代表自然水土林的森林;王藝峰主任秘書代表了這條古道蘊藏的珍貴水精靈。

在眾人的期盼下,這六位政府首長簽下了他們的承諾,承諾會好好守護這條山徑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讓古道的風華再現。

在去年的【大文山淡蘭聯盟】例行會議上,便已經提出這場記者會的構思,千里步道協會秘書處則積極籌備,聯盟成員對於選擇在剝皮寮這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地方舉辦這場記者會也至表認同;有很多位老師出席了記者會,華梵大學有幾位學生,合力製作了跟實體1:1的土地公廟帶到記者會現場,希望得到土地公的庇祐,這項作品深獲來賓的讚賞。

*剝皮?剝甚麼皮?

提起台北市萬華的「剝皮寮」,常常會讓人嚇一跳,最先想問的便是:被剝的是甚麼皮呢?為什麼這個地名好像很陌生呢?根據「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提供的資料和艋舺扶輪社出版的《艋舺百年風華》所敘,歸納出「剝樹皮」「剝獸皮」「發音相似『北皮』等幾個說法。

從歷史追溯,這裏在日治時期就已經被規劃為老松國小預定地,只是當年尚未擴增校園面積時,即已發生太平洋戰爭;到了西元1988年,臺北市政府開始進行剝皮寮土地徵收,在1998年將拆除剝皮寮老街擴充老松國小校地之際,引起教育文化界人士的關心,並積極爭取保留老街的行動。台北市政府從善如流,1999年由歐晉德副市長組成「臺北市政府推動剝皮寮古街歷史風貌維護及建築物再利用專案小組」,召開專案小組會議,提出剝皮寮再利用「應以教育措施建設與文化資產結合」的目標,積極成立跨局處整體規劃小組;2003年8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作為剝皮寮歷史街區的管理營運單位。

我們台灣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譽,稱讚的是近代發展史上台南、彰化鹿港、台北艋舺等三個重要地點,而艋舺就是如今的萬華。舟船雲集的萬華緊連著台北府城區,台北府設置的時間是西元1875年,而剝皮寮在嘉慶四年(西元1799)便有店屋買賣的紀錄,可以推估它聚落的成形當在清代早期,開發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時間。

*老松這麼風光~「校長室改作教室、校長在走廊辦公」

《艋舺百年風華》書中,有一篇邱禹韶小姐執筆的〈古街入校~剝皮寮與老松國小〉,文中提到曾經請一位在老松國小任教四十多年的許文貴主任說故事;許主任本身1941年入老松國小就讀 (當年學校名稱應是「艋舺公學校」) ,他說當年日本籍的校長曾對所有新生們道賀,因為剝皮寮土地將被收回來、而三年後就將完成一座嶄新的游泳池了,沒想到這則喜訊一直到將近六十年後才實現。老松國小學生人數在台灣光復後逐年攀升,1966年曾高達一萬一千一百多位,為了容納這麼多學生,他們把大間的教室隔成兩間,大禮堂隔成六間教室,辦公室拆成8間教室,連校長室也充當教室,校長改在走廊辦公。而從今年二月學校參與「105年度優質學校參選」的申請書中,學校的小學生和幼稚園學生合起來的總數是654位;換句話說,半個世紀之中,相差一萬多名學生人數,可以想見如今的校園環境一定改善很多,只是其中所隱含的學區人口劇烈變動,實在令人吃驚!

*古道四季更迭 生命繽紛

言歸正傳,在記者會之後的五一勞動節那天,文山社區大學何文賢老師和我,從捷運麟光站走往深坑,為六月十八日將舉辦的【淡蘭‧輕旅行】作準備。結果,東南科技大學的吳怡彥老師帶著他「觀光與生態旅遊系」的學生一起來走;當天細雨霏霏,我們走到土地公嶺的時候,發現地面舖滿了小白花,花瓣是簍空的,形狀看起來有點像打蛋器,非常特別;抬頭看看長長的小白花串和葉子,才看清楚原來是「蘋婆樹」,學生們既好奇又興奮,我後來找了在曾文水庫拍的蘋婆果照片給他們欣賞,並敘說福建巡撫王凱泰在《臺灣雜詠》中誤把「蘋婆果(又被稱為鳳眼或鳳凰蛋)」認為是「桂花栗」的書寫:

桂花風景分明在 卻被人呼作鳳凰

途中,我們也看見本土種蜜源植物杜虹含苞和花朵盛開,還有朴樹上黑點捲葉象鼻蟲媽媽辛苦製作的許多小春捲,深感生命充滿奧妙;雨中的山徑有些溼滑,同學們自然地互相照顧,充分展現同窗之誼。

有一對送孩子來麟光站會合的父母也跟著我們走完全程,他們覺得這樣走讀、認識家園古道風貌的學習方式很充實、很感動,一再表示很感謝老師們的付出。其實,看見大學生陪著雙親走古道的身影,連我們都感到幸福洋溢;怡彥老師就讀小學的兒子,那天在途中滑了好幾跤,但都若無其事般地又向前走。

古道四季更迭,生命繽紛,它串起了人世悲歡離合,累積出厚厚的史料與滄桑,民間把它作為重要的學習天地;而政府首長們,在剝皮寮簽署了無比珍貴與莊嚴的承諾。但願此舉可以為【古道痕久遠 故事永流傳】帶來更大的動能,讓公私協力發揮堅韌的生命力。

希望這是個美麗的開始,而美麗的事情有了開端,便永不間斷!

*參考資料:

一、http://59.120.8.196/enable2007/modules/tinyd1/index.php?id=2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網站

二、https://drive.google.com/folderview?id=0B9n3LOV1z56BOFNkdTBMRXhVTjg&usp=drive_web 〈老松國小105年優質學校─校園營造申請書〉

三、《艋舺百年風華》 台北市艋舺扶輪社出版 總編輯:張訓嘉

完成於2016.05/29 播出日:2016.06.01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60750335

 回應文章

Hunter
2024/11/23 10:00
我是Hunter,這是一篇好文哦,謝謝您的分享!二胎房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