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了滿天星斗為帳,誰還需要篷子?》
2015/01/28 11:04:07瀏覽479|回應0|推薦1

『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翰‧謬爾』先生,他是1838年4月21日在蘇格蘭出生的,1849年2月隨父親從蘇格蘭移民美國,當年七月四日是他們來到美國後、首度迎接美國國慶的日子;這天,他跟鄰居同伴一起看見旅鴿,旅鴿的數量多到把樹枝壓斷;而當他於1908年冬季與世長辭時,也是旅鴿絕跡的年代!

在1892年5月的時候,約翰‧謬爾先生跟一群保育界的朋友組成【山脈俱樂部】,謬爾先生擔任第一任會長,積極請求政府立法保護山林資源。謬爾與六人小組負責調查全國各地的山林狀況,從而發現在懷俄明州的大角山、南達克塔州黑山嶺、蒙他拿州、愛德荷州、華盛頓州、奧瑞岡州都遭遇森林浩劫,甚至連西部亞歷桑納州大峽谷的礦場開發,也將珍貴的森林砍伐殆盡。這個調研小組在1897年2月,呈遞一份《森林報告》給當時的克利福蘭總統,報告中有四點重要建議:

一、在美國西部八州裏設立13個新保留區。

二、撤銷或修改有詐欺、偷竊誤導偏差的林業和礦業的法律。

三、科學化的森林管理制度,以維護永久的木材供應。

四、設立兩個國家公園:大峽谷及雷尼爾山及其相鄰的區域。

克利福蘭總統看了整個企劃後深受感動,遂公佈一項實施命令,撥出高達兩千一百萬畝的土地作為十三個保留區;命令一出,股市、礦業及木材業群起憤怒咆哮,並企圖慫恿參眾議員罷免總統;最後,這份《森林報告》被塵封,並且開放保留區給移民使用。

謬爾先生不氣餒,他開始在《大西洋月刊》上以〈美國森林〉為主題,書寫一系列的文章,同時拜會國會的首腦等等。在他們鍥而不捨的努力下,雷尼爾山於1899年成為國家公園,大峽谷則在1908年訂為國家景觀區,1919年升格為國家公園。而且在老羅斯福總統任內,國會終於成立了林務局。

1903年5月,約翰‧謬爾先生剛渡過65歲生日不久,羅斯福總統寫信給他,邀約一起到『優詩美地』,出發時,警察、廚師、馬車夫、記者群、當地政要等等,準備一起前往;約翰‧謬爾建議總統,一起騎馬並轡而行享受悠閒氣氛,羅斯福總統開心地答應他。當兩人夜宿河岬,在冷杉環繞的草坪上露營時,謬爾說:『糟糕,忘了帶帳棚來了。』羅斯福總統說:『謬爾先生,有了滿天星斗為帳棚,誰還需要遮蓋?這才是良辰美景』。兩人遂以冷杉針和羊齒植物(蕨類)鋪床。羅斯福總統後來會津津樂道大自然的奧妙,有一回在加州首府演講,在最後曾有:「我們建立這個美麗的國土,不為一日,而為千秋萬世!」的動人結語。

前面提到約翰‧謬爾先生於1908年冬季與世長辭時,也是旅鴿絕跡的年代!旅鴿(passenger pigeon),又名候鴿、旅行鴿,主要以植物果實和小昆蟲為食,牠們曾經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一種鳥類。根據《科學人雜誌》的報導,旅鴿就像家鴿一樣,喜歡成群結隊一起飛翔及遷移;牠們經常數億隻一起飛行,當飛上天時遮天蔽日,吵雜的叫聲足以蓋過任何聲音,待過的森林到隔天早上有如颶風過境:樹枝折斷、樹木幾乎毀壞殆盡,而且地面上留有超過30公分厚的鳥屎。19世紀初,曾經有人記錄到一棵樹上約有100窩巢(每窩一顆蛋),鳥蛋數量非常多。

然而,隨著鐵路和電報的發明,加劇了旅鴿的商業獵捕與販賣。因為,獵人之間可以利用電報快速地互通旅鴿繁殖地點的消息,接著捕捉大量的旅鴿,當成餐桌上的佳餚或者絞碎作為養豬的飼料,羽毛則做成床墊使用。也因為有利可圖,許多捕捉旅鴿的職業獵人遂應運而生,每打價格31美分的旅鴿,一噸噸地由火車裝載運向美國各地,在當時成為全美販賣的商品。

獵人除了使用傳統的弓箭、彈弓和槍枝獵殺外,還會把棲滿旅鴿的樹木一棵棵燒掉,以方便捕捉。而這樣的掠奪方式,使得僅僅歷經50年的時光(19世紀中葉到末葉),旅鴿由數十億隻降到僅剩千隻,終至20世紀初,從地球上絕跡。

在新年度剛剛到來之際,再度閱讀主婦聯盟出版的《山林捍衛者》這本書,領會約翰‧謬爾先生和那些為保育工作引領思潮的先行者的睿智;再看見羅斯福總統當年演說的結語,再思及旅鴿絕跡的歷程,讓人感慨萬千,同時也非常期待:有騎腳踏車到書店找文學創作、會想去踩踩夜露、朝迎晨風的政治首長。

完成於 2015.01.11 播出日2015.01.14

*參考資料:

一、《山林捍衛者》是介紹美國有位終其一生捍衛山林的約翰‧繆爾先生之志業和理念的書。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出版(1990初版,1992再版),臺灣環保界人士常以賴春標先生的懿行而尊稱他為“臺灣的山林捍衛者”。

二、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518

《從50億到0 旅鴿滅絕之謎》~科學人雜誌 作者:黃文山、李壽先、洪志銘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2049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