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12 13:34:57瀏覽1427|回應1|推薦2 | |
2014年7月25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義大利羅馬舉辦全球土壤研討會,討論全球土壤保護行動的課題,各國土壤專家在會議上提出警告,表示因侵蝕、酸化、都市化、養分耗盡和化學汙染等因素,全球已有1/3的土壤因而劣化,亟需加緊保護,此結論獲得許多國家的響應。回顧在2013年第68屆聯合國大會上就已經宣布:每年的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2015年是「國際土壤年」,聯合國糧農組織被指定在全球土壤夥伴關係框架內,和各國政府與聯合國《防止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合作推行,首先要提高人們對土壤在糧食和基本生態系統功能方面重要作用的認識與了解。 世界上最大的土壤厚度不超過30公尺,而地球半徑是6400公里,相較之下,土壤的量幾乎微不足道,但它卻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它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有機物,是植物立足生長的基地,各種微生物也會以不同的土壤作為棲息環境,同時許多動物也活動於土壤環境中。 甚麼是土壤?根據陳尊賢、許正一兩位教授合著《台灣的土壤》書中之定義:地殼表層具有三度空間、獨立且變動的自然體,是由母岩歷經幾千年甚至幾十萬年才風化生成的、是鬆軟的未固結物質、厚度不均、色澤不一,是由礦物質、有機物、水分與空氣所組成的。 物理風化作用會將岩層崩解成越來越小的碎塊,但不會改變岩石厡來的化學成分;滲入岩石裂縫和孔隙中的水,結冰後體積膨脹所產生的壓力是岩石崩解的最大作用力。化學風化作用:岩石或礦物會和水分產生溶解、水合、水解作用等化學分解過程。溶解作用是指固體礦物被水溶解成為溶液中的離子;水合作用是指固體礦物與水結合,改變了原來礦物質的緊密構造,因而有利於進一步的分解;水解作用則是水分子解離出來的氫離子對礦物進行分解作用,是礦物主要的化學風化作用,讓礦物質徹底分解。 土壤中空氣的組成與大氣中空氣組成成分差異很大,因為植物在土壤中的根與微生物活動的原故,造成土壤中二氧化碳濃度遠遠高於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FAO在全球土壤研討會上指出:「只要歐洲地區的土壤釋放出0.1%的碳,即等同於每年1億輛車的全年排放量。」與會代表在會議上也認識到,地下1公尺深的低活性粘土,是全世界濕潤和半濕潤熱帶地區的主要土壤,有機碳含量是整個亞馬遜地區植披儲存碳量的兩倍。因此,土壤受到保護,還可減緩氣候變遷。 「2015國際土壤年」具體目標: 一、促進民間社會和決策者充分認識土壤對維持人類生計的重大作用 二、針對土壤在糧食安全、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基本生態系統服務、減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對民眾開始教育宣導。 三、支持有效的政策和行動,促進可持續土壤資源管理和保護。 四、促進對可持續土壤管理活動的投資,為各類土地使用者和群體開發和維護健康土壤。 五、加強有關可持續發展目標進程和2015年後議程的舉措,倡導在各層面(包括全球、區域、國家)盡快提高土壤訊息收集和監測的能力。專家也將倡議讓土壤議題進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參考資料: 一、《台灣的土壤》 陳尊賢、許正一合著 遠足文化出版 二、 http://e-info.org.tw/node/101076 江惟真編譯;鄒敏惠審校 《不搶救來不及 多國響應全球土壤保護行動》 完成於 2014.11.21 播出日 2014.12.03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