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社區蘊涵的生命教育內涵》
2014/10/24 13:06:34瀏覽910|回應0|推薦2

之一~

在景溪里探勘以決定社區巡禮路線的時候,我們在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旁,遇見了一隻珠頸斑鳩;這讓我想起二十多年前,舍下住在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四段博嘉國小旁的山坡邊社區,有一天,舍下陽臺的欄杆上停了一隻鳥。

正好那時候舍下剛剛從墾丁公園旅行回來,在墾丁公園買了一些介紹自然界的書籍,甫進入小學的兒子跟我忙著找鳥類圖鑑,從而得知牠叫作「珠頸斑鳩」。但是,它喜歡吃些甚麼呢?牠是不是因為受傷而停在欄杆上休息呢?那時也不懂得找鳥會團體,所以就去找熟透、軟軟的芭樂,還幫牠準備了一小塊豆腐和一盤水,放在很靠近牠的地方,希望能幫牠恢復健康。

第二天,我們發現牠已經可以飛往屋旁的小山林,接著,牠好像學習振翅疾飛,飛回來欄杆這邊,咕嚕咕嚕之後,離開了我們。

之二~

在景溪里,我們發現結實纍纍的樟樹,看見樟樹種子,讓我想起20多年前的一部紀錄片,影片記錄的是兒子遭到綁架撕票的陸晉德先生和家人,在遭遇這麼重大打擊之後,努力設置苗圃,提供給社會大眾種植;他們希望讓很多人可以透過栽植、呵護一個生命的經驗,被薰陶出尊重生命的情懷,以避免讓這種慘絕人寰的事情再度發生。

記得在這部紀錄片中,有一段陸先生他們家人和一臺小發財車、在新竹清華大學校園摘樟樹種子、種子掉入車斗時似乎發出輕輕的聲音,、、這個鏡頭讓人永生難忘。

之三~

在景溪里,我們同時發現結實纍纍的澳洲蒲桃。

從台灣大學張文亮教授發表的文章曾提及,有一位植物學家貝爾弗(Isaac Bayley Balfour, 1853-1922),他的父親是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文學系的教授,他的家就住在牛津大學旁。小時候,他常到學校找父親,父親上課的時候,他就在教室外的花園,與一些花草同坐。1873年,他大學畢業時,英國皇家協會剛好在非洲東南方的羅德里斯島(Rodrigues Islands)成立一座天文台以觀察星系,尤其是金星在南半球夜空上的運轉。羅德里斯島面積約109平方公里,是印度洋上的火山島,可以看到南太平洋最純淨的天空;在十九世紀初期,仍是個無人島,被稱為「最接近大自然的地方」。

貝爾弗前往擔任觀察星系的職務。夜間,他觀察天文;白天,他觀察植物。1876年,他轉到澳洲西北角,成立新天文台。在這裏,他注意到當地原生植物的多樣性,也發現原住民在遷移住處時,會攜帶一種植物種籽,到新的居住區域栽種。

他仔細的觀察這背後的緣由,發現:這種植物的葉子可治咳嗽,樹皮可減腹痛,種子可減緩心悸等,至少有40種疾病的治療,都靠這種植物。他認為可能千年來,原住民就靠這種植物的藥效,綿延一代又一代的生命,這樹就是「蒲桃」(Syzygium Jambolanum)—澳洲原住民最珍貴的藥效植物。

1880年,英國要在阿拉伯半島的南端索科特拉島(Socotra Islands)成立天文台,他前往任職,並發現植物,尤其是著名的「龍血樹」(Dracaena cinnabari)。他一生在南太平洋,約發現750種外界未知的植物。1884年,牛津大學有一植物學教職缺,獲聘者還要擔任學校植物園館長。他提出申請,牛津大學在眾應徵者中,選中這久居在海外的天文物理學家。他擔任此職38年之久,對普世的「植物園」大有貢獻。他在牛津大學的植物園種蒲桃,開花結果後,又分送種子到各大學,如愛丁堡大學植物園。又寄給不同的國家,如在1910他將蒲桃種子寄到台灣,1911年寄到美國,使蒲桃分佈到世界許多地方。他寫道:「植物使人健康。有些部落祇要維護一種植物,就可以使人多活幾年。」

為了樹木與週遭水-土-微氣候的關係,他將植物園分成不同棲地,因為他認為:「植物園中每一株植物的展示,都是一本教學的課本,所有的文字都寫在樹木上。」他重視以植物園區陽光的光角,決定所要栽種的樹種。他也以植物園,作為都市水土保持的示範,並以植物園四周的栽植發展成為都市「綠帶」(green belt)的中樞。這些作法,開啟了後來的「都市景觀學」與「造園工程學」。

不知道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是否知悉這個故事,所以在南側種了一整排的澳洲蒲桃,讓我們得以尋線找到張教授的科普推廣大作。凡此種種,都是引導社區居民終身學習、加廣加身學習內涵的重要元素。

在2014甲午年秋老虎肆虐之際,景溪社區的鄉親們頂著暑氣與烈陽,透過室內與戶外的課程,探索社區的生命故事。望著建研所北側一整排的光臘樹,大夥兒期待有一天,仙跡岩、鯉魚山(國家考場後方)和景美溪流域串起生物廊道,可以引來獨角仙,品嚐光臘樹的汁液美味。更重要的,透過這樣的學習歷程,大家會以宏觀思維來探討社區的環境課題,包括要呵護更多物種的棲身之地,以及人口密度很高的都會區,綠美化景觀與自然生態之間的連結,所具有的安全防護、生活美學等重要功能。

註、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255714657870023

《蒲桃與近代景觀工程學的興起》 張文亮教授

完成於 2014.08.31 播出日 2014.09.24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841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