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18 10:32:55瀏覽587|回應0|推薦2 | |
在2014.07.16播出的《蝸牛吃春聯》節目中曾經提到,舍下左鄰一樓湯媽媽有個約三個榻榻米大的菜圃,她是我們鄰居心目中的綠手指。 就在蝸牛不斷地享用舍下春聯期間,某一天,我回家的時候遇見湯媽媽正把一大袋堆肥灑在菜圃上,用小耙子把堆肥跟菜圃原有的泥土充分地攪拌,接著拿起一片長約六十公分、寬約八公分的木板,把攪拌好的土壤鋪平。我看見混合過的土壤中有一些幼蟲,於是問湯媽媽怎麼辦?她說,鋪平讓太陽曬一曬,消消毒,待伙兒我們到屋簷下休息,鳥兒們很快就會來這裡飽餐一頓。果然,我們才離開一下子,麻雀就飛來啄食,嘰嘰喳喳,好不熱鬧。倒了傍晚,湯媽媽開始扦插番薯藤。 近一甲子以來,番薯是我們台灣很重要的農產品。記得小時候,最害怕的是飯鍋裡加了大量曬乾的番薯籤,因為曬乾的番薯籤煮出來的飯不是很可口;我們比較期待的是可以吃烤番薯,但那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哥倫布於1493年在海地發現番薯,並把這帶回歐洲;但後來的研究發現,原產地應是墨西哥、厄瓜多爾、秘魯一帯的熱帶美洲,海地的也是移入種。西班牙人佔據中南美洲的時候,將番薯引來菲律賓;萬曆年間(1580),泉州人陳振隆從菲律賓呂宋島引至福建。多數學者認為番薯是荷蘭人(1624)引進台灣的,但從1603年〈東番記〉中已經有番薯的記載看來,番薯比荷蘭人更早來到台灣。 清康熙27年(西元1688)擔任台灣知縣的王兆陞,常深入民間視察,對一般民眾的生活有深刻印象,他在〈郊行即事〉中有這麼一首: “誰憐蕷做飯,果見釜生塵。不歴郊原遍,焉知民苦辛。” 他還自行註解:「“蕷“,俗呼土瓜,無糧代飯者十之五。」(註) 番薯一直到日本時代引進不同品種,並致力於雜交育種的研究,才成為台灣重要的糧食作物;除了當作糧食,它還可以作為酒精、醋、飴糖等的原料。從1900~1937年間,番薯在台灣的栽種面積從31900公頃增加到139000公頃,產量由每年20萬公噸增加為170萬公噸;1922~1944年,農業試驗所研發出台農1~34號品種,鼓勵輪作或間作。 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後的1945~1970年間,開始了番薯的黃金歲月,因為那時物資非常欠缺,有多民眾以番薯為主食。當時年產量約116萬公噸,1970年前後,提高到344萬公噸之多,主要是作為養豬飼料之需。後來的養豬業者大量採用玉米、黃豆製成的進口飼料之後,栽種面積才縮減。 如今,因為好吃而且具有營養價值,番薯慢慢又成了人們選擇的食品之一; 在都會區種番薯,主要是吃它的葉子,以攝取纖維質和維生素C等營養成份。對我們左鄰右舍來說,不管是在菜圃旁互道桑麻,學習湯媽媽雨水回收作澆灌,或者回到家看見大門上掛著一小袋番薯葉、兩三條秋葵,就知道這是近鄰的愛心,食物里程最短的嘉禮,於是感到幸福洋溢,十分開心。 * 註、參考:《福爾摩沙植物記》 作者:潘富俊 遠流出版 完成於 2014.07.25 播出日 2014.07.30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