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石門水庫50歲生日快樂 族群文化密碼需被珍藏》
2014/08/06 15:13:56瀏覽876|回應0|推薦0

本(六)月中旬,在石門水庫後池旁寬闊的草坪上,舉辦「石門50 水漾年華」活動,原來,石門水庫已經50歲了!

翻開興建石門水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本統治台灣期間,大正13年(1926)就由日籍技師八田與一著手研究在石門峽谷建壩蓄水之可行性;昭和4年(1929)即有興建石門水庫之計畫,並從1930~1943長達14年間,進行洪水期間水文資料蒐集及水庫壩址地質調查等工作。1938年壩址基礎鑽探深度到達岩床,還擬訂了「昭和水利事業計劃」(亦即石門水庫興建計畫大要),只因水庫興建工程浩大、耗費甚鉅,而且1937年7月7日「中日戰爭」已然爆發;緊接著1940年開始了「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基礎建設工作全面停止。

將石門水庫之興建構想實現的重大關鍵人物,是國民政府時期之故陳誠副總統。由於桃園當地人士曾向他表達說:「大嵙崁溪水量旱澇不均,旱時不足以灌溉之用;日本人在嘉南地區建造烏山頭水庫,使得嘉南地區農地獲得灌溉之利,桃園地區人民也希望能夠建造水庫來解決石門地區灌溉防洪問題。」因此,他在1949年擔任台灣省主席之後,即囑付當時的水利局進行地質探勘,開始辦理水庫興建規劃等相關工作。1953、1954年間,台灣北部地區再度發生特別嚴重的旱災,引發全國關注,同時亦加速政府興建石門水庫的決心。1956年7月「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正式成立,並開始施工,1964年竣工。

石門水庫大壩係屬土石壩(另一種是「混凝土壩」),由於土石壩之興建及材料之特殊性質,必須將攔蓄水量控制在一定的水位以下,以免發生庫水溢流、造成壩體沖刷而危及水庫的安全。石門水庫自民國52(1963)年9月開始蓄水以來,土砂災害便一直是水庫無法避免的夢饜。1963年9月的葛樂禮颱風,帶來超出設計強度的降雨量(累計降雨量1,375厘米),水庫尖峰進水量達10,141秒立方公尺,同時也為水庫帶來1,947萬立方公尺的泥沙淤積量,考驗石門水庫的防洪功能及壩體的安全性能。土砂淤積不僅減少水庫有效庫容,亦折損水庫之使用年限。而檢討石門水庫重大土砂災害的原因大致可歸納為一、地形因素:75%以上的崩塌地發生於陡坡(坡度55%以上)之林地;二、地質因素;三、降雨因素;四、地震因素:921地震之影響,山坡地土質鬆動;五、道路開發等五點。

為了確保石門水庫的營運功能,在2006年1月13日通過了《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由水利署整合政府部門的農委會水保局、林務局、自來水公司、交通部公路總局、內政部原住民委員會、桃園縣政府、新竹縣政府等之力量,編列高達250億元的特別預算。這項政策已經實施完成,民間參與的相關資訊請閱http://blog.udn.com/selin7777/6523374 《石門水庫教導的公民課》之一http://blog.udn.com/selin7777/6523463 《石門水庫教導的公民課》之二

在另方面,因為興建水庫所造成淹沒區居民的遷移問題,是長久以來不斷被討論的。石門水庫集水區主要是泰雅族的生活區域,興建水庫時,他們遷往桃園觀音鄉海邊村莊,間續都有適應不良的報導。

在2014年6月14日的「石門50 水漾年華」系列活動上,有安排泰雅族耆老的祝禱,典禮十分莊重;同時也有「環境教育館暨國家級土木文化資產揭牌儀式」,揭櫫水利部門為教育奉獻的願景目標。以北水局來說,可以進行環境教育的場域非常遼闊,題材也可以豐富多元。

比方,從(北橫)台7線轉進霞雲溪畔小路,首先遇見的部落住家旁的溪中,有設置魚梯;可以培養霞雲國小師生來這裏觀察的能力,並作長期的觀察記錄,藉之佐證這項設置的功能是否有所發揮?我相信這對於引發學童的好奇、提升他們的學習內涵,還有反思環境課題等,均會有所助益。

三月下旬我曾在復興吊橋往下游眺望,看見右岸不遠處匯流進來的霞雲溪,泰雅族人稱呼溪流交會處叫做“Hbun”(閩南語音譯“霞雲”),據說這是部落群遷徙的前進基地,從這裏走往支流上游;再依著支流水系,形成一個又一個Hbun群,鑲嵌出泰雅族群的動人文化。

人類本來就是逐水草而居,我們的泰雅族群在水之濱地名所蘊含的文化密碼,還有眾生的離合悲歡,很期待它們能跟珍貴的水資源一般,被呵護與珍藏。

*參考資料:

一、《山坡地保育 工法有創意》書中之〈水庫的生命史~以石門水庫為例〉 作者:簡振和 東南科技大學發行

二、水患治理監督聯盟網站 http://waterwatch.ngo.org.tw/node/379《被偷走的母愛_集水區土地》 作者:蕭世暉

完成於2014/06/20 播出日2014/06/25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5833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