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民眾參與水庫集水區保育的芬芳錄】
2021/01/23 23:22:09瀏覽7450|回應0|推薦19

 

前言:2020年我受邀擔任幾場研討會與談人,其中一場是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水環境研究中心林鎮洋教授的團隊執行水利署「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

      專案所舉辦的論壇;我與談的子題是「民眾參與與集水區治理」,我訂定

     【民眾參與水庫集水區保育的芬芳錄】為題作分享。舉出來分享的案例,

      大部分都曾被我作過紀敘放在部落格裏,其中,花蓮「鱉溪流域管理大平

     台的成立」和「省水稻的實驗性種植」是新的進展;第九河川局謝明昌局

     長從Timolan往東邊山拍攝的美麗景緻,深印許多人的腦海!

         後文就是我當天與談的內容,請格友們分享和指教。 

    【民眾參與水庫集水區保育的芬芳錄】 ~2020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研討會~

壹、楔子~

    2007年成立水患治理監督聯盟、積極參與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課題以來,十多年時光流逝。但也在這十多年歲月累積中,看見了民間參與的多元樣貌與豐富內涵,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跟諸位分享。 

貳、從石門水庫集水區經驗帶來的恆毅足跡~

一、公共行政學者彭渰雯老師的研究指出,國內外學界和實務界對公民參與課題均提出訂定制度的重要性;其中,「參與層次與時機、多元代表性、知情的審議、決策連結、民間培力」等五個面向,被認為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所謂「決策連結」,意思是參與之後所能產生的決策影響力;換句話說,雖然邀請民眾參與,但是參與者 對於決策的影響力很低的話,其實是很缺乏成就感的;而為了具有影響力,參與者是要努力求知,同時要負責任的。

二、當年,從下列執行報告內容舉出節省經費的額度,帶給民間很大的成就感。直到如今,許多夥伴仍舊走在水源保育這個行列中。

【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計畫─集水區保育治理】

         ~各機關6年計畫執行報告(95-100)~

        *水保局台北分局執行成果指出:

     一、總共編列58.937 億元,至100年底,實支42.0 億元;

            預算支用比71.26%,預算執行率97.23%

            節餘款 15.307億元。

     二、節省經費的原因:

       〈一〉第12階段因工程預定施作地點現況植生覆蓋良好

       〈二〉NGOs團體建議,經評估後予以工程減量或取消

       〈三〉滾動式的檢討制度,有效減少國庫支出。 

參、水資源保育社區洋溢著芬芳

一、泰平梯田「種水」.水利青年「朝聖」

台北水源特定區曾在新北市雙溪區泰平村進行「種水計畫」,以保護水源和梯田地景。千里步道協會積極推展的【守護淡蘭百年山徑】行動中,此處是這條山徑的重要節點,更是參與者心中的水源聖地。

20194月,千里步道協會和新店崇光社大受託率領「水利青年」舉辦一趟【雙溪~水源朝聖之旅】。後來,我曾訪問第一屆水利青年楊深惠和第五屆水利青年林宗毅,目前在水利署綜合企劃組任職的楊深惠曾經代表參加在法國馬賽舉辦的【世界水論壇】;林宗毅在臺大有成立「氣候行動社」,並參與【水水一百】專案努力認識台灣百川,探究相關課題。林宗毅表示說,在泰平共學村後方那條崩山坑古道上,聽徐銘謙老師解說、千里步道協會的手作步道工作假期完成的山徑維護行動,〝極簡風〞充滿智慧與愛心,是很值得推廣的養護山徑的傳統美德。 

    二、荖濃溪畔,「雲南十八怪」變成「國雷巡守隊」

    在高屏堰集水區荖濃溪美濃與里港交界的地方,有超過一甲子之前、遠從滇緬邊界撤退來台的反共救國軍,他們所居住的村落圍牆上,有著「雲南十八怪」彩繪圖。總共涵蓋有信國、精忠、定遠、成功等四村。

   他們從2015年開始參與水利署保育事業組的【水資源保育社區】專案計畫,學習在周邊農田被挖得坑坑洞洞、又回填許多垃圾的情況中,如何保護珍貴的水資源,以及保存來自大陸8省12族的「滇緬義胞村」顛沛流離、仰仗逃難菜的堅苦卓絕之族群文化。(Oct.19,2020加註:根據黃森松先生的著作《看到,美濃三百年》P.305引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宋光宇先生於民國71年的〈清境與吉洋~從滇緬邊區來臺義民聚落的調查報告〉指出,義民涵蓋雲南、廣東、四川、廣西、湖南、貴州、河南、安徽 、江蘇、山東、山西等十一省和海南特別行政區、緬甸國)

     2016年冬天,他們成立了【荖濃溪國雷巡守隊】,「國雷」是當年將他們從槍林彈雨中接來台灣的專案行動名稱。

            2016年「奧林匹亞地理科全國競賽」,屏東中學地理科何中馨老師和郭佳誠老師率領學生一行,在此四村進行田調和訪談,並在屏東科技大學工學院丁澈士院長相關地下水研究資料的協助下,收集彙整豐碩的素材,以「『滇』沛流『里』–里港美濃滇緬社區之人地角力與邊界移轉」為題參賽,結果在眾多優秀的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

     如今,國雷巡守隊員大約每兩個月聚會一次,討論巡守所見所思,並表示:還會繼續走下去,要讓荖濃溪畔,充滿芬芳! 

  三、有大樹根的地方.種植省水稻

     花蓮縣富里有一條河叫做「鱉溪」,是秀姑巒溪的重要支流,它的中上游河段有個部落叫做「吉拉米代」,根據解釋,〝拉米〞是〝大樹根〞的意思,「吉拉米代」意為〝有大樹根的地方〞。

            2017,部落居民對於水利部門提出的治理計畫不太認同,於是請生態顧問團隊向第九河川局表達意見,希望能進一步研商。九河局從善如流,組織了一個公私交流平台–鱉溪流域管理大平台,後來陸續分出小平台,以利各主題對應主管單位聚焦討論。

      他們提出的治理理念:還石於河、還地於河、還水於河。 在實際作為上,原本在 池豐橋左岸規畫為公園的土地兩甲多–阿美族稱之為 Timolan(南方之地、低窪的意思)的地方;把其中約五分地隔成三個區塊,作為生態池用來「復育保種」,由社區居民認養、僱工管理維護。

     這個平台的成員之一—後山采風工作室的張振岳老師帶著吉拉米代部落鄉親,在今年319日放進3尾從當地河流捉到的菊池氏細鯽;嘉義大學賴宏智老師則在一個星期後,從大坡池那邊的研究室送來五對,總共有了13尾。在八月中旬的時候,他們估計已經有五百尾,從而送了十對給林務局轉贈社區。

    今年八月間我訪問張振岳老師時聽他說,他有個鄰居遭遇耕種土地的問題,再加上今年鱉溪流域雨量少,河水流量低,於是動腦筋想:如何省水的方式來種稻子?他們結合了九河局、水資局、林管處、學者、社區居民等討論之後,由花蓮農改場負責技術指導,運用前述原本將被收回的一分半面積之河川地,將之分成三等份,一份用的是慣行農法,另兩份用省水的方式;三區都有設置水錶,以記錄用水量。所蒔的禾種都是台梗4號,結果,收成相差不多。有關鱉溪流域管理大平台」的相關敘事,請閱:http://trrn.wra.gov.tw/System/NewMessage/DealData.aspx?s=DE02D09E05CBEC85&sm=7B1842DEA8A0AD52〈台灣河川復育網〉                                    

肆、從出版中傳遞出〝尊重多元思維.珍視民間聲音〞的訊息~

           一、《石門水庫注釋》~出版:北區水資源局20105

                                                         發行人:賴伯勳                編著:汪靜明

              本書〈序III~盧敏惠〉,盧老師是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成員。

      二、《曾文水庫環境教育註釋》 出版:南區水資源局  2014年2月

                         發行人:賴建信       編著:汪靜明

         本書編序六位寫手之中,汪靜明、黃煥彰、黃安調、林淑英等  是民間人士。 

  三、《溯源曾文~水與歷史的對話》~出版:南區水資源局  201712

                   發行人:黃世偉        總編輯:簡振源

    本書訪問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陳椒華老師(現任立委),並收錄〈守護玉峰堰水源.環團發聲受重視〉史料。                    

四、我在2013年接受汪靜明教授之邀,書寫《曾文手札》六首,被收錄在《曾文水庫環境教育註釋》之中。2014年為石門水庫書寫《一條河  一部書卷~大漢溪手札》六首茲各舉其中一首,請諸位分享和指教:

                            《曾文手札》系列之五

                             ~〈豪情壯志演替為萬般柔情〉~ 

                        草蘭溪又叫二寮溪

                   發源自那瑪夏河表湖山的西麓

                      蜿蜒山區後  注入曾文溪

                         流進曾文水庫 

                         

                         曾經有個工程

                     從玉山山脈東麓的勤和村

                        設堰攔起荖濃溪水

               穿越玉山山脈   楠梓仙溪   阿里山脈之後

                     接起草蘭溪的足跡通往水庫

                         增添水銀行的資產

    

                       88莫拉克風災的侵襲

                           山河變色

              勤和堰被怒水沖毀了  隧道也被土砂回填了

                      泥沙成了水庫的沉重負擔

                      水資源調度是如此的困難

                        人定勝天的豪情壯志

                            從此吟唱

                        人須順天的萬般柔情

                                      ~2013.09.24

                                                               

                                        《一條河  一部書卷~大漢溪手札系列之二

               ~〈50展歡顏  念天地悠悠〉~

                         19世紀

                    大嵙崁溪畔的樟林

               為世界的化學工業開始了重大的貢獻

                  賽珞珞 柯達軟片 桌別林電影

                    跟這裏有密切的連結

 

                          20世紀

                  水庫興建之初  攔起溪水泱泱

                      許多情侶  攜手行舟

                         在山巔水湄

                      留下了美麗的記憶

                                   

                           21世紀

                          雨急風驟

                     茂密的原始林芳蹤已杳

                 大量泥沙不斷地流入水庫的懷抱

                          終致無法承擔

                      巴陵壩潰  水源乾涸

               政府單位 水利專家  保育人士  地方居民

                            齊聚努力

                    讓它在50歲生日時重展歡顏

                            莫再喟嘆

                     天地悠悠  載不動許多愁

     ~2014.04.05 清明節 

伍、結語~ 一條漫漫長路.公民參與和終身學習的相融

    一、水文化的豐富內涵,可以透過學習來滋潤、捲動愛護水資源的情操。

    二、水庫集水區都是藍帶綠帶軸線串起的網絡,自然而然形成攜手合作的遼闊平台,藉之,足以提升國人的環境素養,發展優質的民眾參與和公私協力。前述水利青年朝聖的水源地–雙溪,是淡蘭古道的一段,在守護淡蘭山徑行動中,已經於2017年5月成立20多隊義工隊伍。參與守護推展的政府部門有國發會、經濟部水利署、農委會林務局和水土保持局、交通部觀光局、北北基宜等四個縣市政府。由此可證之。

    三、從國內諸多案例可以看出,民眾參與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而其中重要關鍵是「學習的  鋪排」和「機制的建立」。「學習的鋪排」屬於教育的範疇,它涵蓋了知識、技能與情操的內涵,以孕育出躬行實踐的毅力與決心為崇高目標。

    四、透過共學來堅實知識基礎,深化理念,培育合作的能力與情操;從中展現出公民參與 和終身學習的相融意義和價值,水利工程師們轉譯知識的能力更為提升,增強了溝通交流的果效。

    五、如何把慢慢建立起來的公私協力機制,內化成我們的生活價值觀,善用在集水區保育治理任務上,仍是一條漫漫長路,需協力推展之。

    六、謝謝大家,請多多指教。 

                                              林淑英完成於2020.10.06

*延伸閱讀: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28806382《在歷史的舞台上,傳道.授業.解惑》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17579589《曾文手札》~【為家園寫詩】系列十一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17965846

《一條河.一部書卷~大漢溪手札》【為家園寫詩】系列十二

~http://blog.udn.com/selin7777/60750335《在剝皮寮  簽署守護淡蘭山徑的承諾》     

http://blog.udn.com/selin7777/107339032《學習與實踐.承傳呵護村徑的美德》

                          ~【2017淡蘭古道義工成立記者會】側記

*http://blog.udn.com/selin7777/96433263《荖濃溪畔,雷聲響起在安身立命的地方!》*http://blog.udn.com/selin7777/36749343《荖濃溪畔,雲南18怪。》

▲研討會海報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15560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