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1/25 11:06:17瀏覽1839|回應0|推薦9 | |
今年九月間,因著參與水利署保育組委託美濃農村田野學會所進行的【水資源保育社區計畫】之審查機會,看見執行團隊預計在荖濃溪畔「金三角」的幾個社區進行培育推動工作;當他們在簡報中述說這幾個社區的歷史脈絡時,引起與會者很大的好奇與關心,尤其是出生在距離荖濃溪這個河段不遠的我。10月18日前往荖濃溪上游─桃源河段現況之後,遂沿著荖濃溪,順流而至美濃。(相關故事請聽http://radio.rti.org.tw/program/detail/?recordId=240) 第二天,我準備跟外甥女嘉嘉一起前往金三角;當我請教親戚們「從滇緬地區來到吉洋附近的少數民族社區,路怎麼走?」的時候,他們都「哦,那些大陳義胞呀,就順著中正路往屏東方向一直走、、、」;我們順著美濃中正路二段往南走,真的很快就看見「精忠新村」的指標,繞過社區不遠,就看見了「信國社區」很吸引人的入口意象,接著,我們來到信國社區文物館,遇見了社區發展協會的重要成員們,看見讓人難以忘懷的對聯: 左聯:回首異域滇緬邊區共甘苦 右聯:返台解甲荖濃溪畔齊高歌 橫批: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談起這個〈異域孤軍滄桑史〉,美濃農村田野學會將之歸納成四個重要節點: 一、抗日剿匪走遍大江南北,轉戰異域血洗滇緬邊荒 歷經抗戰以及國共內戰、二次戰爭,民國39年在漫天浲火下離鄉背景棲身金三角,成立遊擊部隊直到政府國雷專案進行徹台行動。 二、看不到祖國,望不見天日的原始叢林裡的反共救國軍 「滇緬邊區游擊隊」是在別人的國境之內活動,還兩次被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控訴中華民國軍隊侵犯領土,在異境的原始叢林裡求生存。 三、從滇緬邊荒/金三角/台灣…落腳於荖濃溪河畔 來台後退輔會分別安置於南投見晴農場(今清境農場)、高雄吉洋分場(今高雄農場;內設信國一村、精 忠二村、定遠三村、成功四村等)以及屏東大同農場(今屏東農場)。 四、面朝石頭背朝天,日復一年過一年;大石遍佈、寸草不生的河床地 來台後被安置在高屏交界、荖濃溪畔的河埔地,放眼望去大石遍佈、寸草不生,成為異域輾轉後的最後的落腳處。 我們在信國社區一些老舊的房子旁邊,看見石頭堆成的圍堵,他們說那都是當年整地時挖出來的石頭,真的是標準的「石崗田」,耕種十分不容易。然而,從信國社區很多彩繪牆用色鮮明和圖案生動,似乎展現了他們的堅毅和樂觀;其中一面牆彩繪主題叫【雲南18怪】,十分有趣,比方:「雞蛋用草串著買」「三隻蚊子炒盤菜」、、。從網路查詢會發覺【雲南18怪】說法有好幾個版本,這兩句的意思是,雲南地區山高坡陡,要保持完整的雞蛋不太容易,所以用草把蛋裹起來、再接成串掛在肩膀上攜帶買賣,又漂亮又安全;雲南地區森林茂密,蚊蟲長得特別肥,誇大為三隻蚊子可以炒盤菜。有位從美濃搬到這個社區居住的王女士認為,這跟我們很多族群的諺語有異曲同工之妙。 來過荖濃溪畔的金三角,領會他們「駿馬堂堂出外疆,任居隨地建綱常;年深異境猶吾境,時久他鄉即故鄉。」的豪邁與深情之外,同時不會再有「哦,那些大陳義胞呀」的誤解,還想跟他們一起學習水資源保育的功課。 完成於 2015.11.15 播出日2015.11.18 |
|
( 在地生活|高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