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08 04:37:26瀏覽3413|回應3|推薦13 | |
影片介紹:消失的祖靈~三重吉慶居的輓歌 位在台北縣三重市的游厝「吉慶居」,見證了二重、三重地區自日治中期以來的80多年歷史,游家祖先以農立家,克勤克儉開田創業,才有了「吉慶居」的成就,雖無名人才子的產生,卻也代表了當地尋常百姓家的勞動史。附近幾座老宅院都已經被政府、子孫聯手摧毀,這是碩果僅存的一座,卻也被政府帶頭破壞,問及子孫,多以「無力保存、產權複雜」的消極態度面對,或是慷慨激昂地對政府「文資法」的刁難感到不滿。政府的法令似乎永遠趕不上時代的腳步,而大眾的思維,似乎也永遠只停留在一個「利」字之上,這樣的台灣現象,如何展現我們的「文化力」?在挖土機械聲中,祖先的靈魂也隨之飄逝無蹤...... * * * 還來不及將最近發現的三重市僅存幾間完整古厝好好看個夠,5月4日這天,其中之一的「吉慶居」,在少數網友的惋惜聲下,終於還是難逃地方政府工程隊的怪手摧殘,正屋後方全毀! 就在「吉慶居」拆毀的前幾天,我無意間在網路上查到,原來三重還有完整的平房存在,真是令我驚喜不已;但是也得知它竟然即將在幾天之後拆除,心情真是五味雜陳!為此,特地騎車跑了一趟對我來說宛如迷宮的三重,看了N次的地圖,終於找到這棟位在二重國中對面巷子裡的古宅。吉慶居所在地其實為「二重埔」的「田心子」,昔稱「田心子游厝」指的就是這座還十分完整的閩式三合院,是當時二重埔地區的農家大戶。 吉慶居主建築體以日本株式會社機械生產的二級「TR」紅磚所搭建,基石為台灣所產,柱子來自福州,建築師父為吳海桐派下,至今已有80年以上的歷史。古厝正廳及兩側廂房大門門楣都還有完整的剪黏匾額,上面或貼或寫著:吉慶居、壽福居、斗星輝,各廳側門門楣的匾額也都還有清晰可辨的彩繪和字跡;正廳隔版上的彩繪與木雕、正門的一對八卦門鈸、壽樑上的斗栱雕花、屋脊上的花草動物剪黏、馬背山牆上的懸魚裝飾、牆面上的鳥踏、牆角的台基......等等,大致上都還十分完好、美觀,這樣的一棟古厝,竟被縣府文化單位說是「尚不具古蹟保存價值」! 就算不具「古蹟價值」吧,我也還是不懂為什麼開路一定得從人家的屋子裡經過?屋子的存在時間遠勝過都市計畫的時間,難道規劃的時候不能避開嗎?更何況這是一條「無尾路」,並不是交通要津啊!如果這是一棟大官「官邸」,政府也會這麼搞嗎?官邸見證歷史,尋常百姓人家未嘗不是也見證了當地的開發史?還是就如知情人所說的,又是一樁「人謀不臧」的醜陋事件? 在我的印象中,「三重」一向以一種猛烈-近乎蹂躪-的方式在建設自己,見縫插針,見空地或平房,就一定要毀之而後蓋新大樓,沒有一點喘息的空間。迅速發展的結果,讓它彷彿是一座沒有歷史的流動城市,時間永遠只停留在當下那一瞬間,一切都快速得讓人忘了過去,快速得讓人來不及思考未來。 三重、蘆洲一帶,自清乾隆年間便有來自大陸泉洲的移民落地開發,在此之前,因為這裡還是一片「康熙台北湖」退去之後的沼澤、沙洲,所以開發時間在新莊的「頭重埔(頭前)」之後,新移民沿著淡水河往下游尋找新天地,而有了「二重埔」、「三重埔」的開發。最初,僅有少數農家不畏水患,選擇在這片沙洲上建立家園,放眼望去,水澤四佈,零星散落幾片綠色農田,以及稀稀落落座落著幾戶茅草屋蓋的農舍。 劉銘傳在台灣興建鐵路時,縱貫線原是從淡水河右岸跨過當時還是木搭的台北橋經過三重、新莊往南走的;後來日本治台,才將鐵路改道,木橋也重建成鐵橋,從此讓三重的開發重心轉移,從以農立家的二重埔五穀王廟(先嗇宮)一帶,到了以工商立業的三重埔台北橋邊,並且因為地廉(時有水患)B位美(離台北只有一橋之隔),吸納了大量的南部移民,漸漸演變為現在的三重市。 吉慶居見證了三重地區自日治中期以來的80多年歷史,游家祖先以農立家,克勤克儉開田創業,才有了「吉慶居」的成就,雖無名人才子的產生,卻也代表了當地尋常百姓家的勞動史。附近幾座老宅院都已經被政府、子孫聯手摧毀,這是碩果僅存的一座,卻也被政府帶頭破壞,問及子孫,多以「無力保存、產權複雜」的消極態度面對,或是慷慨激昂地對政府「文資法」的刁難感到不滿。政府的法令似乎永遠趕不上時代的腳步,而大眾的思維,似乎也永遠只停留在一個「利」字之上。 文化記錄的同時,我忍不住也要對當事人來個「道德勸說」,畢竟這宅第是祖先們的心血,當年參與建築的老人家也還一息尚存,現在的子孫就算不是衣錦輝煌,也還算不虞吃穿,家產變賣所換得的金錢終有散盡的一天,而祖先遺物若妥善保存卻能留予後世子孫千秋萬年啊!雖然現在正屋後方已毀,但正面看來仍是座美麗的三合院,若有意願保存,相信它還是堪用的。 看著那些摔不破的「TR」磚即將埋在多拓寬一米的「無尾路」下而永不見天日,我和幾位同路人忍不住撿了一些堆置在院內,搬得我背痛腳酸,為的只是希望它們有重新再被使用的一天而已;但或許,這些都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