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09/07 16:08:11瀏覽563|回應0|推薦8 | |
經濟衰退,執政失當 經濟是國家富強的命脈,是民眾幸福的根源;沒有富庶的經濟,一切都免談。 目前台灣的經濟,受資源的限制、政策的失當、投資環境的惡化、以及兩岸資金的消長,經濟成長率逐漸衰退、失業率節節上升,已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讓所有百姓,只要肯工作,都能獲得起碼的溫飽,是政府施政最需要達成的目標。目前有多少無家可住的街頭流浪漢?有多少學童繳不起午餐費、學費?有多少民眾繳不起健保費?民間發起了救助的工作,政府呢?有提出從根解決的方案嗎?擺闊以大筆錢去經援外國的災民,而對民眾的基本生活都照顧不周,以致增加百萬新貧戶,是民眾感受經濟最痛苦的地方。 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櫥窗,本是企業募集資金的地方,也讓一般大眾透過股票買賣,以長期持有的方式參與企業投資,然後分享盈餘利潤。 我們的股票市場,由於規模不夠大,容易人為炒作,所以成為大賭場。有錢的投機客,知道內情的公司大老闆,只要在股票市場翻雲覆雨、低買高賣,可能短時間內財富馬上倍增。於是,只要股票上市,拿它當賺錢的籌碼,就不必用苦心經營事業了。由於制度不全、罰則太輕,有人運用五鬼搬運法掏空了公司的財富;有人明目張膽地通知會員公然炒作。 以股票市場為媒介,一般百姓的血汗錢,紛紛進了有錢人的口袋裡。短線炒作的台灣股市,顛覆了「一分努力,一分收穫」的傳統哲言,也變成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源頭。 土地、工資成本高,加上民眾動不動的抗爭,低利潤的傳統產業,如果繼續留在台灣,最後只有關廠倒地一途。台灣的土地價格和工資,比起大陸貴了好幾倍,如果是企業家,誰會留在台灣眼睜睜看著自己一輩子建立的事業關門?誰不會跑到有錢可賺的中國大陸投資?台灣的執政者,必須以政策改善不利投資的環境,才有可能留住傳統產業,吸引外資來設廠,解決眼前經濟下滑的窘境。 漫罵資金外流,亂扣帽子,對改善台灣的經濟是絲毫沒有幫助的;政府應該拿出有效的對策,讓廠商根留台灣有利潤可圖。 ...............................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以筆為劍,護衛蒼生,誅伐邪惡!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