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喜歡書, 像喜歡咖啡一樣 (兼廣告: 慈濟台灣四百年: 慈善, 醫療, 人文, 教育)
2007/01/09 20:32:15瀏覽1336|回應3|推薦17

引用文章尋根: 自我定位

用咖啡形容書真是貼切, 不喝死不了, 但是心癢癢.

最近對歷史頗有興趣, 這次除了普遍書的"誠品", 「專業原文書大本營」的"巨擘書局",與師大邊每次一定去「愛書人的共同記憶」的 "水準書局"外,多加了中壢「慈濟」的"靜思書軒".

其中經典的"台灣四百年慈善, 醫療, 人文, 教育"四本中有極為珍貴的史料, 是我這次回台的最大收穫 (定價近四千元, 但是該系列是訂經典雜誌的贈書選項之一, 訂三年的經典,可以選擇它們為贈書).

時間 空間 人與人之間
看見台灣四百年的美善歷史


撰文/王端正(經典雜誌發行人)


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是構成歷史的重要元素,儘管許多人對歷史的解讀不同;也儘管許多歷史的寫成存在著不少的爭論,但歷史終究是把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編串的一條人類活動的軌跡,不管這條軌跡是深是淺,是正是偏、是寬是窄,無論如何,都是人類意識型態主導下的一系列記錄。

歷史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由來已久,許多大學設有歷史系、歷史研究所,甚至歷史博士班,可見讀史、治史、寫史變成人類的大事,每個朝代都設有國史館、都設有御用的史官,每個朝代也都編寫著屬當朝觀點的歷史,而每個當朝的歷史,也都充滿著由當權者所主導的主觀意識型態成分,於是歷史就變得不十分可靠。政治左右了歷史的純度,歷史的純度又左右了人民的思考,所以各朝各代有正義感的歷史學家,都會有些不平之鳴,發出「讀史難、治史難、編史更難」的感嘆。


其實,嚴格地說,只要能擺脫政治的糾纏與意識型態的牽制,治史與編史並沒有那麼困難。如果能做到像胡適之先生所說的:「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治史又有何難?遺憾的是:「人在朝廷,身不由己」,治史的人往往和政治意識型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想跳脫政治干預的漩渦又談何容易。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鑑於治史不易,所以我們另闢蹊徑,企圖將政治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用貼近生活的方式反應四百年來台灣人民的篳路藍縷。慈濟今年已屆滿四十周年,四十年來慈濟從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相對於台灣的四百年,四十年的時間實在微不足道。但時代在變,社會在變,我們生活的空間也在變,慈濟四十年的點滴作為,確在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與貢獻。


慈濟在傳承與創新間,在科技與人文間、在宏觀與微觀間,都做了最好的調適與開創,慈濟的人文與大愛的精神已儼然成為台灣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歷史的長河裏,慈濟涓涓活水的注入,使台灣的歷史更為波濤壯闊。這種開創性與影響性,說是「慈濟現象」也好,說是「蝴蝶效應」也罷,總之,慈濟的四大志業對台灣社會引發了不小的震撼與影響已是不爭的事實。循著慈濟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發展的軌跡,我們想藉此全面檢視四百年來台灣的「慈善發展史」、「醫療發展史」、「教育發展史」、「人文發展史」,進而從中理出一條擺脫政治緊箍咒的制約,讓它更貼近從古至今,台灣先民與今人生活的歷史。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道德哲學家李文納(Emmanuel Levinas)曾這樣說:
除非我是為了某些原因而存在,否則我什麼都不是。人類是具有意義的存在。我們可以清楚地見到,我們其實是很自然地,真的為別人而存在,只有「為他人而活」,才是唯一可靠的安身之處。


不管歷史上有多少征伐戰爭,也不管人與人之間有多少衝突殺戮,更不管人我之間有多少愛恨情仇,但人,總脫離不了別人而存活。人,最牽掛的還是人,不管是親人或仇人。所以另一位哲學家利夫頓(Robert Lifton)也說:
當我努力想像生命的終點時,浮現在我心中的意念是:「與他人關係的分離與終結。」所謂「關係」(Connection),不僅僅是指「一起出現」,也指晤面雙方的互動內容。


我們策畫這套《台灣慈善四百年》、《台灣醫療四百年》、《台灣教育四百年》、《台灣人文四百年》所採取的角度與立場就是那種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立場;那種人與人之間相互連結的互動。我們不要有太多的政治牽制,我們要有更多的人道關懷;我們不要有太多的族群對立,我們要有更多的人際和諧;我們不要有太多的傲慢與偏見,我們要有更多的慈悲與謙卑。


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這面鏡子中,我們可以看清台灣四百年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的來時路,以及歷經這些來時路的艱辛與轉折。尤其二十世紀中葉到二十一世紀初,慈濟四大志業的異軍突起為這四大領域的歷史注入新血與活力,在非政府組織(NGO)觀念、作為、組織與方法上注入了清澈昇華的活水,這是值得注意與讓台灣民眾引以為豪的一件大事。


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上人一再強調:「台灣無以為寶,以善、以愛為寶。」事實上,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一塊以純真勤樸見長的美麗寶島,雖然政治的多變與列強的爭奪,讓台灣百姓多災多難,但透過對台灣四百多年來慈善、醫療、教育、人文歷史的整理,我們認清了台灣百姓的善良,先民在這四大領域的歷史中都沒有交白卷。


這四本套書的編著完成,我們要感謝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平面媒體的所有同仁,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發揮了團隊分工合作的精神,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完成了四本大書,作為慈濟四十周年慶的獻禮。


歷史照片的蒐集和尋找,是本套書編輯過程最大的難題,然而,我們同仁也確實跑遍了台灣各大小圖書館,接觸了不少台灣民間的史料收藏家,甚至遠赴歐美著名圖書館,蒐集可用珍貴照片,目的就是要讓本套書能夠圖文並茂。希望讀者在閱讀的同時,能給予一些讚歎與掌聲,畢竟每一張照片,每一篇文字都費盡心力,得來不易啊!

文教台灣

拾風中葉 淘長河沙
寫於文教台灣四百年之前


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一九九八年五月,在阿富汗的中部高原城巴米揚(Bamiyan),與一位學者耆老訪談,時空背景是北方聯盟與塔里班大戰前,硝煙漫漫,街道上更是難民惶惶,盡皆憔悴飢黃。曾為當地農業及文化部長的夏發緒教授一席話,仍迴盪至今:「我們哈撒拉人(Hazaraja)雖然有著數千年的歷史,但整個民族被迫更改了三次的宗教,三次的語言,至今依然一貧如洗,這一切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生長的地方剛好是兵家必爭的戰略位置。我們是最勤勞的民族,比誰都希望和平,比誰都渴望安定……。」


當時聽聞此言,遙遠山中民族的國破人亡處境與著太平洋濱的台灣島,多少有著那麼一點神似,將心比心,對哈撒拉人的處境更是寄以無限同情,而同時也期望台灣不會有著相同經歷。


《經典》雜誌能否特別著墨於台灣歷史,能否坦蕩地書寫出一塊歷史,從創刊初期就成為了不可承受之重的使命。於是我們刊出【萬年淬鍊的台灣人】,於是我們探訪台灣先民【南島語族】的足跡與傳承,直溯漢人移民前之台灣歷史。


而我們更始委託蘭伯特先生,代為蒐羅十六至十九世紀外國對台灣舉凡書報雜誌的報導,終於二○○二年結輯成書,蘭伯特將之定名為《風中之葉》。他說蒐羅的過程,對台灣島的來龍去脈有了較清楚的了解,從列強的覬覦到大清到日本,到國民黨,到現今與中國的對抗,台灣似乎都在為著自主性奮鬥,形如葉子的台灣島,就像風中的葉子,不由自己。


風中之葉——多麼貼切的稱呼,如果四百年的台灣歷史是一掬落葉,那我們得遍拾風中葉,想辦法讓它們能繽紛飛舞起來。


二○○五年的六月,與黃效文先生溯長江、覓新源,新的源頭實際上是一座雪峰,不是一窪泉眼,從雪山融化的雪水順著山坡流下,再匯成小溪,再合成小河,黃說他領悟到了多元的哲學。


多年來的探索,我們清楚地了解台灣的長處應在多元,從荷西、明鄭、清領、日治乃至民國,這四百年來,一路長河蜿蜓,儘管不是順遂,儘管其中有險灘、有伏流、有波濤,但這條名為台灣的河仍廣納,仍滔滔。


依著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四大主題來分寫台灣四百年史,是一項創舉,但也因此可以不受政治立場的太大左右與限制,反而更可鋪陳出四百年來多元台灣的涓滴面向。此四書的編纂,得感謝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慈濟月刊》與出版部的鼎力挹注,《台灣慈善四百年》與《台灣醫療四百年》二書終能順遂;再感謝慨然執筆相挺的學者專家,讓這系列書有了更精闢篤實的內容;而近年因而案牘勞形的經典同仁之承擔與執行,終讓此書順利付梓!
拾風中葉,繽紛過往;淘長河沙,細數歷來!
 

撰文/黃同弘


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想郎船何往,音信全無通,伊是行船遇風浪。放阮情難忘,心情無地講,想思寄著海邊風,海風無情笑阮憨。啊,不知初戀心茫茫……。 --《安平追想曲》


這段歌詞揣摩的是一位佇立台南安平海邊的金髮女子,她從思念情郎想到自己的坎坷身世。她的母親在二十年前與一位荷蘭船醫相戀,但在那艘荷蘭船離開港口後,這段異國姻緣只留下一個十字架信物,以及「不知爹親二十年」的混血女主角,港邊的船螺聲牽動著兩代安平姑娘的哀悲。


《安平追想曲》是由許石作曲後,請陳達儒填詞,發表於一九五一年。陳達儒在一次踏訪台南安平古堡的旅程中,想像了這段三百多年前的異國戀情。《安平追想曲》雖屬虛構,但它的傳唱與迴盪在歌謠四周的種種民間傳說,卻隱約地觸動台灣社會潛意識中,關於大海與遠航的記憶,從一六二四至一六六二年,那個逝去的荷蘭年代,彷彿是台灣史上最具國際性格的一段時光。


台灣島見諸中國史冊,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代的《臨海水土志》,經過相關學者數十載的討論與解釋,《臨海水土志》中寫到的夷洲、《隋書》與宋朝《諸番志》中提及的流求,乃至《文獻通考》中的毗舍耶,這些古地名的指涉都以台灣論的解釋占優勢。


從地名的混亂可以看出,近代之前中國對台灣島地理知識不足,大多的文獻缺乏直接證據,內容也多奇風異俗的誇張描述;這些輾轉抄襲或道聽途說的書寫,以現代地理學的角度來看,只能象徵中國這古老帝國對邊陲地域的想像。

 
 

書寫福爾摩沙


元人汪大淵是少數身臨島嶼觀察的中國文人,他的《島夷志略》中對琉求的描寫,可以提供我們當時台灣的一些文化人類學材料,他寫道:


男子、婦人拳髮,以花布為衫。煮海水為鹽,釀蔗漿為酒。知番主酋長之尊,有父子骨肉之義。他國之人,倘有所犯,則生割其肉以啖之,取其頭懸木竿。地產沙金、黃豆、黍子、硫黃、黃蠟、鹿豹麂皮。貿易之貨,用土珠、瑪瑙、金珠、粗碗、處州磁器之屬。海外諸國,蓋由此始。


從台北八里十三行遺址的出土文物研究中,可以證實汪大淵所提及的貿易行為。宋元年間閩粵漁民的航海圖,也將南台灣標示進「東洋針路」內。但中國漁人與台灣原住民間的商業接觸,規模僅屬於東南亞住民間的島際貿易,貨品中也沒有當時亞洲貿易所鍾愛的香藥或象牙。《宋史》中所言的「產無奇貨,商賈不通」,可以說明為何台灣遲至十七世紀初才漸被開發,而孤立的福爾摩沙也停留在「文化遲滯」的漫漫時光中。


如果以公元一六二四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的官員在大員留下的第一批文字資料,做為台灣信史的起點,那麼在十六世紀,這處前文字時期的沉靜島嶼,恰與周遭世界的紛亂呈現強烈對比。


從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到十六世紀中葉的這兩百多年中,中國的對外交通採納貢制度,只有上貢天朝的船隻才能合法停靠中國港口。貢船制造就了沖繩群島上貿易王國的興起,琉球中山王派遣他的貿易船隊收集熱帶貨物,再由那霸轉口到中、日、韓三地,琉球史家稱這段時期為「大交易時代」。


古老的朝貢貿易體系忽略了國際間物資交流的需要,也阻礙閩粵居民的海外拓展。因為寧波港內日商間的內鬨騷動,中日間的貿易在一五四九年中斷,貢船減少導致了沿海居民私通興販的現象大增,明帝國的海禁政策也轉驅嚴厲。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的先驅曹永和指出,「禁令愈嚴、獲利愈厚,遂導致下海販夷和倭寇、海盜的猖獗。」在中國朝貢貿易崩壞的同時,歐洲人的到來也加速傳統國際關係的瓦解,「沿著東亞海岸,在海上商業出現了激烈的競爭。而因為這情勢的變化,台灣正處於一個非常具戰略性的位置。」


一五五七年,葡萄牙人在中國南方的澳門半島上站穩了腳跟。一五六五年,西班牙人也順利橫越大平洋,著手菲律賓群島的經營;在這一年前,葡萄牙人路易斯(Lazaro Luiz)所繪的地圖集中,福爾摩沙被畫成三塊方形的島嶼,準備呈現給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權貴。


僅管西方人對於台灣的地理還所知有限,但他們已經清楚看到,無論是澳門往來平戶的船艦、漳州與馬尼拉間的戎克船(福建月港於一五六五年開港)、日本通向南洋的朱印船(始於一五九二年),還是利用洋流往來墨西哥、菲律賓與日本間的西班牙大帆船,都將在這處美麗之島交會。

 
 
【台灣話與大福佬文化圈】

十六世紀以後活躍於東、西洋貿易網絡中的中國海商,不僅是台灣漢移民的先河,也聯結了整個東南亞的社會與文化。史料記載,林道乾的船隊離台後,轉進今泰國的北大年,反倒是在當地建立了一番功業;而突襲馬尼拉失敗的林鳳,最後率眾逃至婆羅洲;掌控台海貿易超過五十年的鄭氏家族,在南洋各地都有貿易據點。


探討台灣近代初期社會文化史,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翁佳音揭示了一個「大福佬文化圈」的研究概念,他指出:「漳泉系台灣人與中國閩粵、東南亞的漳泉語族裔,有一段與馬來亞世界交涉的共同歷史經驗。」


從語言的流變中,我們可以找出一些福佬與異文化間交互影響的例子:台語日常用語中的「雪文sap-b鉁」(肥皂)源自於馬來亞語中的「sabon」,台灣史料中常見的「甲螺」(頭目)可能源自於西班牙文的「Alcalde」(村長),台語中的「牽手」(khan-chhiu,對妻子的稱呼)與「公司」 (kong-si)則因十六世紀中葉後福佬海商的活動,而成東南亞社會共同的語言遺跡。有趣的是,一直以來被說成源自於台灣平埔族語的「牽手」一詞,其實最早是出現在馬尼拉的漳州語版基督教教義書中,而且在也金、廈一帶普遍流傳。翁佳音認為,「牽手」一詞應是漳泉語系的獨特語言文化產物,但卻因清朝時的來台官吏無法分辨「番語」和台語的不同,而被附會語源為平埔族語。
 
 
一六二二年,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占領澎湖,侵擾大陸沿海,逼迫明朝開放通商。這張荷蘭人的畫作中,中國漳州的漁民以石塊反擊荷蘭部隊的火槍。
(圖片提供/經典資料室)
 
根據一六三六年的測繪資料所作的台灣地圖,除了精細的航路與海岸線,在荷蘭人控制的嘉南平原一帶,還標示出村落與溪流。
(約翰‧芬伯翁繪,1640 經典資料室

【台灣慈善四百年前言】讓愛生生不息

如果不是寫這本書,我們不會知道:
七十多年前,在這片土地上,
一位二十二歲的青年,懷抱強烈人道主義思想,
放棄令人稱羨的公職,把乞丐帶回家,
不只收容,更給予教育,希望幫助乞丐找回人的尊嚴;
他,是施乾。

如果不是寫這本書,我們不會知道:
一百年前,一位日本青年聽到父親在台灣山地被獵去人頭,
懷抱悲憤之心來報殺父之仇,卻在這片土地上,
用醫療為原住民奉獻三十多年;
他,是井上伊之助。

如果不是寫這本書,我們不會知道:
五十多年前挪威醫師畢嘉士目睹台灣小兒麻痺大流行,
不但奔波全台治療病童,率先引進疫苗、專業復健師,
還創辦了小兒麻痺病童之家。
這位「台灣對抗小兒麻痺的使者」六十歲要退休回國時,
面對依依不捨的台灣民眾說:
「我很想留在這裏,但台灣已經進步了,不需要我。」
去年這位八十歲的老醫師來台參加「台灣防治小兒麻痺五十年紀念」,
歡喜的說:「台灣好棒喔!現在有能力去幫助更多國家了,真好!」……

這是第一本從「慈善」角度,書寫的台灣歷史。
透過人物,呈現那個時代背景、那個時代的匱乏、那個時代需要幫助的人;
而總是有人挺身而出,沒有私心、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去付出;
因為這分愛,支持一個又一個貧困匱乏的生命,向前走去。

從滿清到日治到民國,
十五篇人物故事串連了台灣四百年歷史中,人性的光輝。
在滔滔歷史洪流當中,他們的善行,
像暗夜的燭光,或許微小但光明而溫暖,
像遠方的鐘聲,或許微弱但堅定而悠遠。

在台灣庶民歷史中、在台灣社會福利發展軌跡中,
他們不但不該被遺忘,更應該是最值得我們子孫永保的閃亮珍珠。
我們希望用這本書,向這群大愛先驅、
以及今天所有秉持這分精神,無所求服務貧病的志工們,
致上最敬意!

內 容 綱 要


清代台灣是個移墾社會,
漢人傳統「血緣性」、「宗族性」的社會救濟體系已不適用;
民間最重要的救濟力量,
就是紳商善士的樂善好施心和西方傳教士的宗教愛。

所以這個時代我們選擇了:
台灣歷史最久的慈善組織「東勢義渡會」
台灣盲人教育之父甘為霖
願為台灣人奉獻生命的馬偕
台灣育嬰堂
「造福鄉里」的嘉義紳商賴時輝
五個故事作代表。

日治台灣引進了社會福利制度,
使得這個時代的慈善特色,漸漸從救濟轉為福利。

所以這個時代我們選擇了:
獻身乞丐拯救的施乾
台灣麻瘋救濟之父戴仁壽
行醫山地部落的井上伊之助
百年救濟機構「台北仁濟院」
「真愛台灣」的木村謹吾和稻垣籐兵衛
五個故事作代表。

戰後台灣在美援等國際援助的扶持下,走過艱辛的十五年,
「經濟奇蹟」下的台灣,非營利組織日益蓬勃,
帶領著台灣人民從接受外援轉而回饋國際。
台灣也正式開展了多元而全面的社會福利,
所以這個時代我們選擇了: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凝聚半世紀之愛
孫理蓮與芥菜種會
瑪喜樂與小兒麻痺病童的半生緣
甘惠忠神父與障礙兒相遇
矢志服務「殘到底、窮到底、老到底」的曹慶
五個故事作代表。

當代台灣,擁有四十年歷史的慈濟基金會,
是戰後台灣最重要的本土慈善組織之一;
透過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志業,
致力於淨化人心、祥和社會,撫平世間的災難;
廣泛得到台灣民眾的肯定與參與,成為台灣最大的民間慈善組織,
這個匯聚台灣愛心與善意的國際NGO組織,也是本書的焦點之一。

回顧這四百年的大愛足跡,我們最大的目的在「傳承與創造」,
讓這分愛,能生生不息。

總序
  時間 空間 人與人之間 看見台灣四百年的美善歷史 看更多  
  拾風中葉,淘長河沙 寫於文教台灣四百年之前 看更多  
近代篇
 1624~1662  
  安平追想曲 大航海時代,台灣與世界的文化互動 看更多  
  失落的大族 南島語族六千年的漫漫航程 
 1661~1683  
  遺民與移民 明鄭時期台灣的文化札根 看更多  
 1684~1858  
  士大夫與羅漢腳 清領時期台灣的文化傳承 看更多  
  絢爛民間 台灣藝陣文化的發展與危機 
  安身立命 回顧清領時期台灣傳統建築 
 1858~1895   
  西潮再襲 清領末期台灣島上的文化衝擊 
  白話文與教會報 英國長老教會在台灣的文化創舉 
日治篇
 1895~1915  
  摩登新世紀 日本領台後台灣人的現代文明體驗 看更多  
  春風淡蕩 日治初期的櫟社、南社與瀛社 
  台灣學的曙光 人類學三傑與日治時期學術社群 
 1915~1931  
  壓不扁的玫瑰 日治中期台灣文化啟蒙運動 
  黑色的靈魂 台灣新劇運動與張維賢 
  產業大躍進 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台灣博覽會 
 1931~1945  
  血色的黃昏 戰爭時期台灣人的集體心靈 
  流動的故鄉 殖民地文化中的日僑身影 
  迢迢歸鄉路 戰爭時期遠赴中國的台灣人 
戰後篇
 1945~1966  
  從動盪到融合 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縮影 看更多  
  法音宣流 當代台灣人間佛教發展之回顧與前瞻 
  報業傳奇 戰後台灣報紙新聞簡史 
 1966~1987  
  從起飛到回歸 解嚴前夕台灣的文化氛圍 看更多  
  潮起潮落 戰後台灣電影的發展與困境 
  身體演繹 台灣小劇場的今之昔 
  土地與生態 一九八○年後的環保思潮發展 
 1987~2005  
  從狂飆到流動 全球化時代台灣的文化趨勢 看更多  
  恢復姓氏,還我尊嚴 原住民正名運動 
  越見分明的輪廓 台灣女性群像 
    
  凝視經典 爬梳台灣百年攝影史料 
  傳播科技發展之一 戰後台灣電視事業 
  傳播科技發展之二 百年台灣廣播事業 
    
  

 
荷西篇
  「有字之初」的歷史新頁 荷據時期台灣教育史 
  殖民帝國下的語言與文字 
  文明乍現 西班牙在台灣北部的教化 
明鄭篇
  東寧王國的教育 明鄭時期的官學與私學 
清領篇
  普及文化,功利導向 清領至日治初期的台灣啟蒙教育 看更多  
  宣化厲俗 清末日治時期的台灣鸞堂與民間道德教育 
  上帝國的教育藍圖 日治前的教化推手──長老教會 
日治篇
  內地延長主義下的宏規 日治時期的初等教育 看更多  
  且戰且走的教育政策 日治中期的同化教育 
  戰爭陰影下的「國家」認同 日治末期的皇民化教育 
民國篇
  政權更迭後的教育方針 台灣光復至九年國教 看更多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liao&aid=641989

 回應文章

花蔭深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兩者皆香氣四溢
2007/01/16 11:52

但書比咖啡好一點:看多了不會骨質疏鬆~


稻柏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三百公里的醒思
2007/01/13 02:39

就是因為這個有趣的距離 ,

台灣才能擁有獨特的人文,地理.

重要的是學會去了解他, 接受他, 並且為他盡一己之力.


孫立人的粉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果然語出「經典」
2007/01/11 22:29

一九九八年五月,在阿富汗的中部高原城巴米揚(Bamiyan),與一位學者耆老訪談,時空背景是北方聯盟與塔里班大戰前,硝煙漫漫,街道上更是難民惶惶,盡皆憔悴飢黃。曾為當地農業及文化部長的夏發緒教授一席話,仍迴盪至今:「我們哈撒拉人(Hazaraja)雖然有著數千年的歷史,但整個民族被迫更改了三次的宗教,三次的語言,至今依然一貧如洗,這一切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生長的地方剛好是兵家必爭的戰略位置。我們是最勤勞的民族,比誰都希望和平,比誰都渴望安定……。」


當時聽聞此言,遙遠山中民族的國破人亡處境與著太平洋濱的台灣島,多少有著那麼一點神似,將心比心,對哈撒拉人的處境更是寄以無限同情,而同時也期望台灣不會有著相同經歷。
‧‧‧‧‧‧‧‧‧‧‧‧‧‧‧‧‧‧‧‧‧‧‧‧‧‧‧‧‧‧‧‧‧‧‧‧
在下竊想:
假如台灣海峽寬過300公里,現今一切糾葛當會少掉七成以上吧?


讓英雄蒙塵,日後就不易有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