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10 03:55:14瀏覽1007|回應8|推薦23 | |
引用文章客家串聯: 蕃薯葉,葉葉情緣。
想到客家人,大家想到的是什麼?客家美食?刻苦耐勞(=小氣)?省吃簡用(=吝嗇)? 家庭觀念重 (=封閉)?住在貧脊的山城(=好欺負)?其實這些都是一種統計後出來的經驗模式罷了. 不可否認的,我會以自己身上留著的血液為榮,今天的我,其中一部分的經驗、個性,是從小成長於客家家庭,受客家文化薰陶造成的,但那絕對不是我唯一的特質。 客家,基本給人能吃苦耐勞的印象,但是,那多具代表性呢? 國中時的一位外省同學,高中畢業偷渡來台的父親沒有優渥的公職,還被肺疾纏了一輩子,鄉下出生的母親沒有家人靠,他從小學開始就得在天未亮時起床,睡眼惺忪的幫他媽媽包飯團, 以便他媽媽拿到工廠賣給同事,來養他們家三兄弟,三兄弟都成就非凡。我另外的客家同學,生於"客家"大老家族,勤奮向學,考上建中,後來好像是讀了法律。他兄弟卻是典型的玩絝子弟。河洛人,當時幾乎是無法立足於我們"客家"族群中,尤其是長輩們不斷灌輸我們"義民廟"的歷史淵源,不斷告誡我們不要與河洛人有金錢來往,可笑的是,倒會,騙錢的,卻是各個種族都有。 矮化他人,就是自信不足的現象。 河洛人不希望與客家人通婚,是客家人的錯,還是河洛人自己的問題呢?客家與河洛的通婚,誰又吃虧的多呢?一切不融合, 全怪他人(族)的歧異,沒有自省的能力,就是目前台灣的通病。 其實看到許多客家慶典,我不僅沒有喜悅,反而有稍許的失落。因為,我看到的是一個被過份強調的"弱勢"團體,問問"原住民",他們的感受一定更強烈。 客家的文化,並不是只以這些節慶為主。印象中的客家之美是在於日常生活的樸實,與強烈的家庭聚合力。過分強調"客家季"等等,讓身為客家人的我感覺上是在強調客家人的存在,卻沒有深入強調客家文化之美、客家人在台灣歷史、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與對台灣現今社會的正、負面影響,似乎有點本末倒置。 美國的管理訓練,十分強調不能把人 stereotyping(刻板化?)。若做的不徹底,發生爭執或出事時,可能被指責種族歧視,不小心會吃官司,丟掉飯碗,還得賠錢。 一個國家要健全,社會文化是佔很重要的角色,今天的台灣,需要的是徹底的了解、自省,再加上絕對的包容,加強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根本修養,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接受彼此的不同,體會彼此的感受,並將此態度貫徹在生活中,台灣的特色一定能因此而展現出來的. 幾年前回台,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