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談我的師門, 太老師錢賓四(穆)先生(二)
2014/08/28 15:17:19瀏覽169|回應0|推薦0

談談我的師門, 太老師錢賓四()先生().

錢先生的入門書之一《中國歷史精神

 

民國68, 我第一次讀這本書, 當時被錢先生的見地所深深吸引. 怎麼會有人把中國歷史講得如此美呢? 以往所讀的中國史, 無非打打殺殺朝代更替, 皇帝昏庸, 群臣權謀, 割地賠款, 喪權辱國. 整部中國史是一個不堪的民族荒唐史, 讓你的民族情感無所安置, 更別提所謂的溫情與敬意. 俯仰天地, 茫茫人眾, 我以一介中國人之身份, 總該有以自豪者? 讀了錢先生的史學, 才知道如何安放這一股民族情感. 之後又讀了錢先生許多書. 今日國家社會至此之際, 重新溫習這本《中國歷史精神》體悟更深.

在這本書, 錢先生教我們看待歷史的態度, 更多的是看待中國歷史的態度.

他說, 歷史該分三部份來看:

歷史本身, 是一種遠從過去, 透進現在, 直達將來的. 他本身就是一種生命, 在持續中變化的生命, 中國歷史如此, 西方文化也是如此.

歷史材料, 中國的歷史材料非常詳密, 這也是中國史學雄偉之所在. 中國史書的體裁分為三大類, 以時間為主的編年, 以人物為主的紀傳, 以事件為主的記事. 中國史學, 這三者都有豐富完備的記載. 也因同時擁有這三者, 而使中國史學得以完備.

歷史知識, 歷史知識不同於歷史材料, 材料愈累積愈多, 而歷史知識是要與時俱新. 他應與當前種種問題相聯繫, 是在當前社會中找問題, 已往歷史找答案, 並憑這樣所得, 來預測將來. 是將過去現在與將來, 貫串一氣的學問.

錢先生, 中國原本是一個愛好歷史, 尊重歷史的民族, 但經滿清統治260, 中國史學漸趨衰亡. 其原因並非在滿清是外族統治, 而是指出滿清的史學, 只有歷史材料而無歷史知識. 滿清學者的訓詁考據之學, 在中國史學上首屈一指, 宋明兩代都不及他的. 但那都是在故紙堆中的學問, 僅止於歷史材料而已. 因為清代興文字獄, 沒有人敢講現代(當代), 沒人敢著史和寫史. 弄到現代中國人以為所謂史學, 就是歷史材料就是訓詁考據. 再經新文化運動, 中國史學就成了腐朽之學的代名詞.

 

在此岔題談一談黃仁宇與許倬雲兩位先生的史學態度. 黃仁宇先生:主要從財經活動財經政策著眼, 觀察各個朝代, 尤其是研究明代的成就. 財經是當代社會活動最重要的一個環結. 由此聯繫當代與已往, 這就是歷史知識. 再加上先生以所謂的態度, 長時間大空間地觀察事情的來龍去脈與影響, 此是先生成就不凡之處. 再談許倬雲院士:他從現代新興的經營學管理學的範疇, 選擇一個主題, 如領導, 如組織, 再大的如人物與時代變遷, 來觀察歷史各個朝代的差異與演進. 經營管理學是現代的顯學, 演化論是20世紀的當紅思潮, 由此聯繫當代與已往, 轉化已往而成現代知識, 此是成就之處. 從這兩位先生的史學成就, 我們知道聯繫當代與已往, 再貫串到將來的歷史知識, 才是史學的態度與精神所在. 訓詁與考據雖然重要, 但不是史學的全部與目的所在.

 

關於歷史知識, 錢先生在《中國史學名著》這本小書, 將數個時代的23歷史著作, 分別說明各書的精華所在, 與對當時及後世的時代意義. 由此可以看到中國史學家的精神與氣度, 以及整個中國史學的雄偉, 是在歷史知識與歷史智慧之深厚, 而不只是在歷史材料之豐富.

二三四五六七講, 談中國歷史的各個層面, 篇篇都極精彩.

二講政治; 三講經濟; 四講國防; 五講教育; 六講地理人才; 七講道德精神. 涵蓋一個文化體重要的面向.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cientifics&aid=1672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