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飯坑山,雖然冷門,但它座落的地點卻不冷門,就在北宜高(國道五號)石碇交流道旁附近而已。登山口就在石碇服務區的對面馬路。
冷飯坑,地名頗有趣,由來已久。這裡位居坪林通往台北的淡蘭古道上,昔日坪林農民挑茶下山,來到至此地休息用餐時,隨身攜帶的米飯已經冷了,因此戲稱此地為「冷飯坑」,久而久之,便成為正式的地名。
冷飯坑在日據時代屬於楓仔林庄。楓仔林庄下轄楓子林、冷飯坑,前者位於河岸的平坦地,後者在山區。冷飯坑古道是昔日楓子林庄內的山區保甲路。日據初期,這一帶的治安並不平靜, 陳秋菊等人率領的抗日游擊隊,以深坑、石碇、坪林一帶的山區為掩護,時而出沒襲擊日警。最後日本人採懷柔手段,終使陳秋菊歸順。
|
古道給人的第一印象,就讓人安心。山路並不荒涼,路徑清晰,雜草不生,視野清爽,坡緩好走。古道沿途樹幹上,有人釘上寫著唐詩的小卡片,為古道平添幾許詩意。
走了一小段路,前方出現鋪著齊整的舊石階路,登上石階之後的山稜,立著一塊老舊的水源保護的告示牌,後方有一「景美溪上游水源點」基石,這裡就是冷飯坑山,海拔125公尺。登山口至此,約十分鐘路程。越稜之後有小徑,不知通往何處。
古道則循著山稜往上爬,路寬好走,沿途斷續出現古樸、滿佈菁苔的石階殘跡,頗有古道氛圍,途中林間隙處,可眺覽石碇交流道附近的高速公路車流景觀。約七、八分鐘,至越嶺叉路,左有小徑通往附近農園,古道取右行,轉為下坡。一路仍是幽雅林徑,比之台北任何著名的郊山自然步道,這裡的山路景致毫不遜色,而野徑無人,幽意自是更勝一籌。
約七、八分鐘,右側出現小徑叉路,古道仍取直行,隨即過小石橋,來到了冷飯坑聚落。密集幾間房子相鄰,都已荒廢。屋頂已頹壞,牆垣剩半殘,雜草掩附,苔蘚侵道,給人一種冷清寂寥的落寞感。
耆老提及,冷飯坑最盛時期,曾有十多戶人家,以張姓居多,而家家人丁興旺,整個聚落光是小孩子就將近五十人,如今居民已都遷移它地,冷飯坑聚落四處殘壁,一片死寂。
此情此景,不免令人心生感慨。
如果把冷飯坑聚落遐想成是一個獨立的文明,那麼我眼前所見就是一個已殞落的文明遺址了,可以類比想像成是一個小型的馬雅或吳哥窟遺址了。因為環境的改變,促使一整代的人棄守了祖先傳承下來的土地,徒留文明遺跡於寂靜的山林裡。
冷飯坑的寂寥,不是自然環境的改變使這裡不適合種墾,而是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轉型。工商崛起之後,山區務農辛苦,難以溫飽,居民只好紛紛棄守家業,進入繁華的都會討生活。
冷飯坑聚落距離石碇交流道,才約20分鐘路程而已。台北市區房價居高不下,常令無產小民苦嘆,沒想到市郊不遠的冷飯坑,卻成為了無人居住的棄地。土地一熱一冷,熱的小民買不起,冷的小民留不住。
|
站在叉路口,心情頗猶豫,既想完整的走冷飯坑古道,又不想錯過楓子林山,只好採兩全之策,先登楓子林山,再原路折返,然後續走冷飯坑古道。
往楓子林山,一路爬坡,約上升海拔100公尺。約15分鐘,登上楓子林山。山頂無基石,有一塊岩石,岩旁有一棵楓樹應景。楓樹葉子已盡落,滿樹殘枯景象。站立山頂可俯瞰石碇服務區附近的公路景致。
山頂亦有路可通往石碇外按及深坑烏月山。而為了冷飯坑古道,我依原計劃折返至冷飯坑聚落,續行古道。
冷飯坑古道依然路況良好,古道緩緩下行,路旁有駁坎及種墾的遺跡。不久,連續過兩條小溪澗,溪水水源充足,應是昔日聚落的主要飲用水源。過了第二條溪澗後,古道沿著溪岸轉向上游方向,開始爬坡路。此路較少山友行走,又處於溪谷環境,道旁冷清草盛長,路況稍差,不過路跡仍明顯,沿途路旁樹幹仍可看見唐詩小卡片。
爬坡上行約16分鐘,小徑出森林,接寬大的土石路,小徑出口路旁有兩棵高長的檳榔樹。沿著土石路往上坡方向走,約5分鐘,過柵門。不久,抵達十字路口,路旁樹下有一簡陋的小廟。
叉路口取右,即是從楓子林山下山的土石路,並可通往深坑烏月路41巷。叉路口取左,附近有一戶鐵皮屋民宅,民宅旁有柏油路下山,即是外按產業道路。
這戶民宅的居民說,這裡已算是外按了。沿著柏油路下山,約20多分鐘,經過高速公路橋面下,左側橋墩旁有木階通往下方的外按古道(淡蘭古道石碇段)。
沿著外按古道走往石碇服務區。約15分鐘,過淡蘭吊橋;續行3分鐘,至雙溪口;再走公路10分鐘,返抵石碇服務區。從外按產業道路下山,沿途無論產業道路或外按古道,幾乎都無樹蔭,漸走漸覺炎熱,不禁想念起冷飯坑古道一路的清涼與舒適。
【文章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超棒的深度之旅
兼具文史內涵
要去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