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妄念自何生?
2024/11/16 23:38:49瀏覽370|回應1|推薦39

一杯茶飲,一本書的翻閱,連陰霾的午后,都顯得愜意了!

我喜歡獨自在書房待著,看看電腦中的大千世界與浮世繪。

時不時還冥思:今昔的心境,有哪些不同?是否從中超越?

檢視中,我特別感覺,這幾個月來,有很大的醒悟。

以前總認為,離開喜愛的事物,會有極大的惆悵與失落。

但事實並沒有!那種預先的設想,是對未知恐懼的心理投射。

真正事到臨頭,很自然就接受與適應了!壞的結果也沒發生。

因此,一切都是不安定的心在作祟,甚至是「執念」。

一位師父宣講時說:【若無執念在心頭,人間何處不清歡?】

當我稍稍接觸佛法後,發現【佛學有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

真想徹底研究,需要窮經皓首。也難怪有西方取經的〈玄奘〉

與西域的〈鳩摩羅什〉,窮一生之力,翻譯無數佛經並弘法。

我們常聽到的〈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而鮮少聽到的〈六塵〉是:色、身、香、味、觸、法,

後者又稱〈六賊〉。(法,就是意根對於法境而生意識)

何以〈六塵〉會稱〈六賊〉?因為它能劫奪一切之善法。

關鍵是:六根與六塵的相互作用,會使“眾生”生出種種

【虛妄和分別心】,造作種種業因,感受種種果報...。

終於,我更瞭解佛教因果了。讓眾生能了解妄念自何產生?

至於六根與六塵【如何相互作用】?這便需要更深的探索!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llyamen&aid=181346076

 回應文章

阿丙0.6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4/11/17 17:04

苦海無邊唯勤是岸

持戒精進般若禪定

sallychen(sallyamen) 於 2024-11-17 22:05 回覆: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勤於修心、煉心,是希望自己的心,不要太受

外界影響。畢竟,環境與人事,是無法掌控的。

〈般若〉是諸佛之母,是智慧。

能得〈般若〉,就能心無罣礙,自由自在。

至於「持戒精進」,便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