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7/23 15:07:59瀏覽543|回應0|推薦2 | |
影戲 作者:林寶鏞 2015 歲時與風土/音樂戲曲/民俗技藝類選注 笳鼓1新聲2奏不停,重重黑幕演諸伶3。憑空射電成樓閣4,妙景臨機映鏡屏5。弄假成真皆幻相6,以虛為實亦精靈7。叮嚀海外觀奇客,莫訝逢場事渺冥8。 【題解】 【作者】 【注釋】 (鑑古知今,展望未來---心得與感想) 「影戲」可分為「皮影」、「紙影」、「手影」三種,起源於唐、五代,之後持續繁榮迄今,成為一種集合繪畫、雕刻、音樂、歌唱與表演等多項藝術於一體的傳統戲劇。 明清之際,影戲與各地方戲曲聲腔音樂融合,由於製作材料、表演方式、音樂唱腔和流行地區的不同,形成許多劇種,其中又以河北灤州、陜西碗碗影最具盛名。灤州影戲又稱『宣卷影』,原先只是講說,沒有影像,慢慢有藝人發明影人來助講增加趣味,這才開始了影戲。剛開始的影戲內容及音樂都很簡單,只用一個和尚念經用的木魚隨著唸誦,所以當時不叫做唱影戲,叫做宣卷。後來劇目漸漸豐富,後場音樂變得非常熱鬧,樂器有鼓、鑼、大鑼、大鼓、小鼓、手板等,均為高亢宏亮的樂器,所以灤州影戲唱腔豪放粗獷,與陜西碗碗腔調的纏綿細膩的風格,迥然不同。灤州影戲到了道光年間分為兩派,北平的西城及外城稱為西派,東城及外城東部稱為東派。西派仍然用舊的戲本,有的沒有劇本便用口技,戲偶以牛皮雕刻製作體型較大。東派不守舊戲本的內容,多創新詞,每一齣戲都要按照劇本演唱,不用口技,戲偶用驢皮雕刻體型較小,因此灤州影戲都稱為驢皮戲。這兩派之外還有一個老派稱之為大影,大約都跟西派相同,它的音樂停留在最初的形式只用一個木魚。灤州影戲在滿人入關之後,大為盛行。滿清八旗王府多設有私人影箱、藝人組成班,故又美名為『宮影』、『宮戲』。既是王公貴族喜歡影戲,民間也開始上行下效,影戲自然而然廣為流傳。在皮影戲發展史上與灤州影戲同具盛名的是陜西碗碗腔影戲。碗碗腔流行在陜西東路、陜北、陜南及山西,因以小銅碗為主要擊節樂器而得名。皮偶雕刻彩繪極為精美,劇目豐富,大都屬於言情戲,詞藻佳美,音樂細膩幽雅,旋律纏綿優美。 其實,皮影戲起源和現實生活關聯相當密切,人們在現實社會裡常有許多無可奈何的遭遇,無法申訴,聽宣卷及木魚聲,再從如幻似真的影像裡,看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心靈上自然而然會得到紓解,平時並沒有什麼休閒活動,影像設備簡陋,花費不大的皮影戲,最適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莊稼人家觀賞。而貴族的嬪妃們,平日深居府邸,閨門三尺又為禁地,精神生活必然有所匱乏,在這樣空寂的歲月裡,有了這樣影幻的世界,正是寂寞心靈上最好的精神寄託。而販夫走卒竟日為了柴油米鹽奔波,面對現實的生活實在太清苦了,而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何不走入幻影的窗幕去?人生想來何必爭執計較,也不過像影窗背後移動的影子罷了! 臺灣的皮影戲源自潮州影戲,因此皮影戲也稱為「潮調仔」。清代時臺灣皮影戲即相當流行,主要集中在高雄、臺南與屏東。各戲班大都沒有團名,僅以各自的名號來稱呼,到了日據時期,各戲班才有了真正的團名。劇情多採自歷史傳說與民間軼事,皮影戲藝人通常在民眾酬神或喜慶時應邀演出,劇團人數一般在四至七人之間,但僅一人主演,一人助演,餘者負責樂器伴奏及幫腔。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臺灣的民間戲曲遭遇到了空前噩運,皮影戲受到嚴格監控。直到日本投降後,皮影藝人紛紛重拾起塵封的影窗,使得皮影戲又告復甦,但到了民國五十年代,由於許多新興的娛樂崛起,尤其是西洋電影吸引了廣大的觀眾,使得皮影戲的觀眾日漸稀落。在戲臺組合上,皮影戲的戲臺幾乎全都是後臺構成,後半部是樂師和鑼鼓架的位置,前半部是掌籤人的天地,四周掛滿了皮偶,掌籤人隨手可以取下派上用場。而皮偶活動的舞臺稱為影窗,這是一個木框子繃上白布成為影幕。早期影窗較小,影幕是用半透明的燈光紙或玻璃紙,現在的影窗都放大為一百六十公分,寬二公尺多,影幕也採用白色的布料。從前沒有電力,燈光採用油燈,因此投射在窗幕上的影像有點模糊,離合悲歡皆幻影,然而卻有一種古老的神秘風味,由於皮影戲採平面透光,戲中的人、物皆以正側面顯影,其創作者重寫意,藉燈光投射出如夢如幻的影像,配之以符合劇情之音樂,觀眾就能心領神會,現在燈光早改用大燈泡,皮偶也一改舊時單調的顏色,變得斑斕絢爛,皮影戲演出更顯得多采多姿。 掌籤人就是全劇的靈魂,皮偶大都以三根竹籤分別黏在胸部及雙手,它的一舉一動拿捏就在演師手中三枝竹子上,因此演師就稱為掌籤人。皮偶是一個側面單眼的平面皮片,四肢關節雖然活動自如能夠舞刀弄棍,但臉部卻是面無表情,因此掌籤人要具備十項全能的本領,嫺熟各種樂器,戲中的曲調不只要把男聲唱得好,還要能以假嗓唱出優美的女聲,唱到哀傷處甚至能引起觀眾產生共鳴。而皮影戲偶的動作與大戲裡的生旦淨丑的動作相似,特別強調穩、準、勁、實、快五字訣,自己當然也要入戲,唱曲、對白才能相吻,生動自然。皮影戲在電影沒有出現以前,一直是人們的最愛,表現的內容是大家熟悉的歷史故事,以及家喻戶曉的古典文學,戲曲音樂也隨著各地方聲腔變化,可謂是雅俗共賞,極為大眾化的戲劇。它沒平劇那些道具那麼抽象,卻也不像電影那樣具象寫實,影戲在掌籤人神妙的操弄下,有一種獨特的朦朧、玄幻之美的風貌。 皮影戲偶大都是由表演者自己創作,各劇團都是一代傳一代按著師傅所傳授的老規矩雕製。最早的戲偶,是由素紙來製作,後來因紙張不耐用,才改用獸皮雕簇,加上色彩。而戲劇反映人生,在現實生活中對於人間諸般遭遇,以及形形色色的現世相,譬如惡人當道,好人受委屈,只好透過皮偶製作的面貌一吐心中的不平。因此,正人君子就塑造堂堂正正的面貌,對於奸佞的小人則加以醜化。而皮影戲舊時伴奏的樂器如下:1.板鼓:打擊樂器,因只有一面蒙皮,所以也叫做單皮。演奏時用繩子繫在鼓架上,用兩根鼓籤敲擊,在戲曲伴奏中,常居重要地位。2.大鑼:打擊樂器,銅製,直徑大約一臺尺體圓扁平,上端邊緣穿孔繫上繩子,掛在鑼架上,用蒙有布的木槌敲打,音色粗獷宏亮,鑼邊鑼心各能敲出不同的音色。3.二胡:胡琴的一種,琴桿、琴筒均為木製,置千斤,另一端置雕花音窗,張二條弦。4.月琴:彈撥樂器,係由阮琴演變而成,音箱圓形以薄桐木板製作,琴頸曲而短,有八品位,用撥子彈奏,聲音清脆柔和非常優美。 目前仍有許多皮影劇團及皮影劇社,例如:高雄岡山鎮福德皮影劇團、彌陀區永興樂皮影戲劇團與復興閣皮影戲團、大社區東華皮影劇團與合興皮影劇團等等,這批年輕人一代接一代傳承著皮影戲的香火,每年總要上演幾場傳統的皮影戲,他們以民俗藝術來豐富美術的內涵,也試著以自己所學去改變皮影戲,使它跟上時代潮流,當然創新並不是完全捨棄傳統,只是透過新穎的想法,為皮影戲注入一份新的生命力,也期盼透過一場又一場的公演,能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共同來為民俗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來打拼。 這次選擇以黃叔璥番社雜詠二十四首選(原住民風俗文化類)、鄭家珍元夕城隍廟觀燈(歲時節慶類)、張書紳端午竹枝詞(歲時節慶類)、許南英乞巧(歲時節慶類)、何木火歌仔戲(音樂戲曲/民俗技藝類)、林寶鏞影戲(音樂戲曲/民俗技藝類)來做發揮,主要也是希望能引起大家對歲時與風土的重視。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人類不斷總結各方面的生活經驗與教訓,話淺理不淺、語俗智不俗,所留下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結晶,正是人類保存下來的無價之寶,而所衍生出來實用的知識與內涵,長期以來成為人們認識生活的指針,豐富的人生智慧足以令我們受益匪淺,對時代傳承與延續亦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對於如何讓歲時與風土豐富的內涵與生活經驗緊密傳承到我們的下一代,甚至可以再現風華顯得格外重要,後人才得以吸取前人的智慧結晶,化為自身的知識、能力,用以改造環境與貢獻社會。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