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元夕城隍廟觀燈
2015/07/17 18:25:07瀏覽682|回應0|推薦1

元夕城隍廟觀燈

 

作者:鄭家珍

2015 歲時與風土/歲時節慶類選注

燈花月色古城隍1,人影衣香逐隊2忙。孤負廿年3好時節,者番4重領舊春光。

【題解】
本詩為七言絕句,收入《全臺詩》第拾陸冊。「新竹城隍廟」又作「新竹都城隍廟」,位於今新竹市東區北門街與東門街的路口,建於清乾隆13年(1748),奉祀「都城隍,威靈公」,為清朝官方所認定,總轄臺灣,為省級城隍,至今為臺灣規模最大、列為三級古蹟的城隍廟,香火鼎盛,清光緒17年(1891)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新竹城隍廟元宵節手作花燈的活動,已有百年的歷史,一般民眾家中為求子,特製作手工花燈送到城隍廟,取「送燈」臺語之諧音「送丁」,祈求一舉得男,現因這項民間技藝傳統漸漸失傳,城隍廟才將元宵燈會改由花燈比賽。本詩描述清朝曾經風光一時的新竹城隍廟,歷經日治初期二十年的沒落,在1925年重建落成,有了嶄新風貌,將過去的香火鼎盛重新再現,成為新竹地區的主要信仰之一。

【作者】
鄭家珍(1866-1928

【注釋】
1.
古城隍:城隍爺為入世很深的神,有官職、任期之分,在京城者為京城隍,封為福明靈王,在省城者為都城隍,封為威靈公,在府城者為府城隍,封為綏靖侯。新竹城隍有著崇高的官位,為清代臺灣城隍信仰的重鎮。
2.
逐隊:各自成行成隊。
3.
孤負廿年:孤負,辜負,違背他人好意。廿年,二十年,日治時期廟貌毀損,新竹官紳鄭肇基捐巨貲倡修,於大正13年(1924)重修,隔年落成。意謂新竹城隍廟進到二十世紀日治時期,日本人長期的忽略,香火一度沒落中斷。
4.
者番:這一番、這一次。

【延伸閱讀】
1.
林占梅〈俗訛嘆〉,《全臺詩》第柒冊。
2.
謝尊五〈稻江迎城隍竹枝詞〉,《臺灣日日新報》,「詩壇」欄,1936624
3.
謝汝銓〈上元觀燈〉,《臺灣日日新報》,「瀛社詩壇」欄,1928210日。

 

(鑑古知今,展望未來---心得與感想)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在過完農曆新年後的第一個月圓之日,也是象徵春天腳步的到來,吃元宵、猜燈謎、賞花燈更是必走行程。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燈節,民間習稱為『正月十五』,這可是新春期間最令人賞心悅目的節日,上元是三界公---天公官、地官、水官三神中天官的誕辰,新春拜拜是祈求『天官賜福』。城隍爺綜理陰陽,日審陽,夜審陰,宛如地方的父母官。城隍爺與地方官是對等的,地方官是統治現世陽間的五官感知界,是陽官,處理一些違法刑罰的事件;而城隍爺則統治來世陰間的五官超越界,是陰官,處理從現世到來世的一切事情。城隍爺經常要到陽間與陰間巡視,以便偵察人民的善惡行為,然後加以公平的賞罰,因此民間對城隍爺甚為敬畏。

        新竹城隍廟被奉祀「都城隍,威靈公」,為全台唯一的都城隍廟,百年來,庇祐鄉里,全省慕名而來的香客絡繹不絕,香火鼎盛,有「新竹城隍爺,北港媽祖婆」的稱譽。因此,每當上元節夜晚,城隍廟總是張燈結綵,廟門口掛著滿滿的小圓燈籠,大過年的真是喜氣洋洋,展示各式飛禽走獸、花鳥樹木和古今人物,一整排色彩繽紛的燈飾,在黑夜中顯得特別引人注目。至於多年傳承下來手作花燈的活動,乃是由於這一個節慶日沒有過年那樣繁複的俗套,人們正好有一份閒情來玩樂,因此元宵節的民俗休閒活動非常豐富,而熱鬧有趣的燈謎晚會更豐富了元宵節的習俗。除此之外,吃湯圓也是重要的習俗之一,希望家家都能團圓無缺。又因為時逢一年之始,各地也做一些民間俗信的活動,諸如:聽香、燈謎、偷俗、照月光、賞花燈等等,現今因為因這項民間技藝傳統漸漸失傳,城隍廟才將元宵燈會改由花燈比賽。

  元宵節文化傳統雖以漢民族的固有文化為主,但在傳遞的過程中繼續接納其餘原住民或外來民族的文化而熔為一爐,已經茁壯發展成為台灣特有的文化,整理了各地的元宵節文化,也可做一個完整的介紹與說明:

1、鹽水蜂炮夜:台灣的元宵節俗中,除了處處可見的花燈,另有不少與燃炮或  

炸炮有關,這類以大量燒放飄炮為主的活動,除因寒單爺外,便附會於驅瘟去瘴,名聞遐邇的鹽水蜂炮便是一例。相傳清光緒年間,因瘟疫肆虐二十多年,使得百姓民不聊生,田園荒蕪的鹽水,只得央請關老爺出巡,獲得應允後,便於元宵時節,以各式陣頭虔誠恭請關公及眾神出巡,沿途並大放煙火炮竹,以助聲威祛除邪疫,相延至今,遂發展成最具特色的鹽水蜂炮盛會,讓純樸的盬水鎮多了這個遠近馳名的民俗活動。鹽水的蜂炮活動,都在入夜之後展開,一頂頂全副武裝的神轎以及轎夫從武廟出發,揭開了蜂炮夜的序幕,這些蜂炮中,最壯觀的是酬神人家特別準備的炮城¡,每座炮城規模不一,每當神轎來到炮城前,主人拉開紅布,五彩火花燦爛奪目,每到元宵節總聚集了萬頭攢動的人潮體驗這精采刺激的民俗活動。最近這幾年鹽水還主打了月津港燈節,這可是一場光、影、水的浪漫盛宴,結合了聲音、影像及表演藝術,讓月津港燈節更加動態活潑,在夕陽低垂、華燈初上之際變粉墨登場,柔情的輕撫著月津港的水面並散發著迷人的光芒,讓數十萬朝聖的旅人們全都流連忘返。

 

2、朴子燈花會:嘉義朴子配天宮,每年元宵前後都會舉行相當獨特的燈花會,一方面慶祝元宵,同時也提供善男信女祈福求子。欲求子者於牡丹樹旁燒香,向媽祖稟告自己的各項資料及其欲求白花還是紅花,求白花即求生兒子,求紅花即求生女兒。每年元宵節期間,各地陣頭前來進香,加上朴子市處處皆擺設琳瑯滿目的花燈,讓遊客看得目不暇給。

 

3、炸寒單爺:元宵節在台東市盛行的是炸玄壇爺,也稱寒單爺,亦成為造佛或燒佛。相傳玄壇爺是商朝峨眉山羅浮洞主趙公明,其部屬納珍天尊、招寶天尊、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君被民間奉為武財神。又一說「玄壇爺」是商朝武官趙光明,後戰死沙場;在《封神榜》裡被稱為「銀主公王」,信奉之可以招財進寶。清光緒年間陳朝龍〈竹塹竹枝祠〉:「燒佛鳴鉦事更奇,赤身禁冷耐支持;火神到處光如晝,一路嫌人放炮遲。」在鞭炮炸開的瞬間火光,挾在濃濃的硝煙下,鞭炮聲震天價響,就是在說明元宵節以爆竹炸寒單爺的盛況。

 

4、臨水夫人誕:臨水夫人和註生娘娘,同為民間崇拜庇佑婦女順利生產之神。臺灣的臨水夫人廟,約有十幾座,其中最具規模的首推台南市建業街的臨水夫人媽廟,是南臺灣地區兒童首要的守護神,保祐小孩順利平平安安長大。廟內有祀奉花公花媽,是其他廟宇中少見的,花公花媽主要祭拜是照顧每個人身體的根基。元月十五日正是大媽陳奶的誕生祭,都會有無數的善信帶孩子到廟中拜契。

 

5、臺南地區搶旗賽:臺灣傳統的中元節俗中,不少地區都有搶孤的風俗,這項習俗曾因政治的干預而中斷數十年,至八十年代中期後,恆春地區才恢復這項盛會,一九八七年後,台南麻豆鎮和新營太子廟,也輪流舉辦類似的搶旗活動。搶孤和搶旗的名稱雖不同,但進行的方式卻大同小異,前者於中元節舉行,以搶普渡的孤品為主,後者於元宵節舉行,以搶奪王旗為主,相傳此俗最早源於明鄭時代,所搶的旗為王旗。

 

5、乞龜慶元宵:元宵節除了吃元宵、猜燈謎,南部過去的傳統還要到廟裡「乞龜」,擲筊求得麵粉等原料製作的平安龜,因為龜被民間當作吉祥物,具有長壽的象徵意義,希望來年平安健康,發財添壽。所謂乞龜,最初是由廟方準備一些麵粉麵線花生或者種種可以食物製成的烏龜擺在廟中,這些麵龜於元宵當天,可任由信徒擲筊乞得,帶回家供全家食用,至隔年元宵前,乞得麵龜的信徒必須準備一個更大的麵龜供其他信徒求乞。晚近因臺灣經濟的富裕,元宵乞龜的活動不僅各地廟宇競相舉辦,龜的重量也與年俱增,因此每年元宵的乞龜活動,成為許多地方一年中最熱鬧最盛大的民俗饗宴。而澎湖縣在元宵節前夕,一連辦理盛大的乞平安龜祈福活動,免費供民眾求乞,希望藉以提倡澎湖傳統民俗活動,讓各界了解澎湖這項獨特的龜祭文化。

 

6、十分天燈節:「南蜂炮、北天燈」不僅為台灣元宵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節慶活動之一,其中平溪特有的天燈文化更被全球最大的旅遊資訊出版商評選為世界14個此生必遊的嘉年華會。因此,天燈已不再是地方傳統技藝,更是象徵台灣重要意象之一。天燈亦稱為孔明燈,傳為諸葛亮發明,以作軍事通信用,滿天飛舞的天燈,也有另外一個傳說是民眾要躲避盜匪,互報平安施放信號,而稱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天燈不僅是人們夢想的載體,更帶給大家無限的感動與希望。其實,平溪與十分的放天燈活動,原是當是居民每年元宵夜獨享的活動,近年來因為傳播媒體的宣傳報導,加上新北市平溪天燈節每年規畫不同主題造型天燈,使得原本單純的活動越來越熱鬧,不僅天燈越做越多,體積也越做越大,燈上還繪有各種圖案以及書寫放燈者的姓名,於是又有了放得越高,事業越升越高的說法。

 

  由於臺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過去兩千年的移民社會,由多樣化的人種族群所組成,且不同時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現。因此,透過「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四大元宵主題活動整體包裝向全世界行銷,吸引各地民眾及國際旅客參觀,元宵節早已成為臺灣首要的節慶活動。每當元宵節時,在台灣民間各地,都會舉辦相同或帶有特色的慶祝禮俗及多項深具特色的民俗慶典,而多元文化正是台灣永續經營的寶藏,也祝福每個參與的朋友都能歡度最喜樂、最平安、最吉慶的元宵佳節。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8820572002&aid=2608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