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鄉土心‧歷史情4----日本侵台時期
2014/07/04 20:10:51瀏覽505|回應0|推薦4

 

 

作者:鄭坤五

2014 戰爭與災異/戰爭

開闔双峯峙石門1。皇軍2戰迹至今存。靑山淨土3埋忠骨。野艸蠻花認血痕。永久功勛留史蹟。巍峩4碑記5勒雲根6。天然形勝猶如昨7。只少猙獰化外蕃8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詩報》第216號,1940123,詩壇。石門古戰場位於四重溪山谷河道上,是一座天然的聳峻隘口,山壁如刀銷斧削,地勢為岩多樹少形成天然的險障,風勢十分猛烈,今稱為「石門天險」,也是臺灣牡丹社事件中原住民與日本軍對交戰之地。清同治13年(1874)日本以琉球船員被當地原住民殺害之事為藉口,進兵臺灣。日軍中校佐久間左馬太率領日軍進抵石門。遭遇牡丹社和高士佛祉的原住民,奮力抵抗,造成日軍重大死傷。但日軍後來採取游擊戰術,兩面夾攻,終原住民敗退入山。抵抗日軍的阿祿頭目等廿多人,當場成仁。日治時期西鄉從道為紀此段歷史在石門左側小丘上建立紀念塔及忠魂碑。本詩鄭坤五來到石門之地,憑弔這一段原住民與日軍的衝突歷史。是站在臺灣已是日本領土的立場上,回觀過去的歷史事件。然而形勝依舊,不復可見原住民的蹤跡,殖民帝國的勢力的影響力可見一般。

【作者】

鄭坤五(1885-1959)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人。鄭坤五精通聲律、工於詩作,曾經參加全臺作詩比賽,三次奪冠。深得喜好絕、律詩的日本籍鳳山郡守賞識,於民國9年(1920)被提拔為首任大樹庄庄長(即鄉長),從此遷居九曲堂。由於後來作詩抗議日本政府壓迫臺民,又被郡守革職,從此便在九曲堂經營代書事務,並且全力創作,完成了內容豐富的詩稿以及長篇小說《活地獄》、《大陸英雌》、《愛情的犧牲》和歷史章回小說《鯤島逸史》、臺灣國風(臺灣山歌)等鉅作。鄭坤五是書、棋、畫、藝、拳無所不能的「高人」,在繪畫方面,他最擅長畫虎,與北部林玉山並稱「南北畫虎雙傑」,名噪一時。臺灣光復以後擔任雄中國文,及屏女美術、國文、歷史等科教師。此後投入《三六九小報》及《光復新報》工作,並且和陳皆興、王傳成等人興辦鳳崗詩社。

【注釋】

  1. 開闔双峯峙石門:位屏東四重溪往牡丹社間沿著山谷河有一座天然的聳峻隘口,兩邊山壁如刀銷斧削,狀如門形,即指是「石門天險」。
  2. 皇軍:指日本軍隊。
  3. 淨土:佛國為清淨無濁之地,故稱為「淨土」。
  4. 巍峩:巍峨,高大聳立的樣子。
  5. 碑記:石門古戰場其左側小丘上有日人為西鄉從道所立的紀念塔及忠魂碑,今不存。
  6. 雲根:指山的高處。
  7. 天然形勝猶如昨:形勝,地理形勢優越險要;言指山河依舊。
  8. 只少猙獰化外蕃:猙獰,面貌凶惡的樣子;化外,政令教化所無法施行或施行不到的地方;此指事件中的牡丹社原住民。

【鄉土心‧歷史情---日本侵台時期】

 美麗的福爾摩沙,無法孤絕於世,煙硝或寧靜,決乎於人!清朝統治下的臺灣,經過移民、開墾的過程後,臺灣,這座美麗的島嶼更加燦爛絢麗,也因為這樣,引起外國人垂涎,使臺灣不但成為東方與西方各種帝國勢力競相展現船堅炮利的征戰之地,也成為各通商口岸洋行林立的四通之島,就在來犯的西方勢力和內部飽滿的民間社會力量內外刺激下,台灣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地,看似一片寧靜的海洋,其實水面下充滿暗潮,波濤洶湧,造成局面混亂不安。一場又一場的戰禍,使我們祖先的生活及臺灣的歷史,產生巨大的衝擊。戰爭,一觸即發!

 而琉球國,本來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同時向清帝國與日本稱臣,同治十年,琉球六十九位船員,分成兩隻小船,遇風漂流至恆春,上岸後誤闖牡丹社,遂發生漁  民遭當地高士佛社及牡丹社原住民殺害的事件。牡丹社和高士佛社的生番因文化與語言溝通不良,竟將他們身上的衣服剝去,然後再一一的殺害了。一聽到這個消息,日本人高興極了日本想要併吞琉球是事實,意圖染指臺灣也不是秘密。心想,機會終於來了!日本利用牡丹社事件挑起事端,當作一個起事的藉口,以『懲辦兇手』為藉口,向清朝提出懲處番民的要求,清朝以『生番係我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日本在李仙得的建議下,於同治十三年,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軍出兵臺灣恆春,進攻牡丹社,日軍登陸設寮灣,首先攻打牡丹社,順著四重溪進到石門,不料在石門受阻,由於地勢險要,儼如門戶,石門因而得名。炮火連天,把山地門附近的山崗都震動了。岩石、樹木顫抖,鳥雀驚飛。牡丹社據石門虱目山與五重溪山天險抵抗,日軍久攻不下,傷亡慘重。

        數日後,日本人終於把山裡的地形摸熟了,兵分三路從保力溪北上及繞路楓港南下,一路攻擊、一路攔截,只能近距離感受炮火的震撼,但哪怕炮火震天,哪怕煙硝濃烈,為了家人,原住民們必須全力作戰。而刀劍終究不如槍炮,日軍將牡丹社及高士佛社攻占焚毀,牡丹社頭目阿祿父子戰死,部分被日軍俘虜的,也被割下頭顱帶回總部,其餘生番們則藉著地形的掩護,一一的逃入了後山。牡丹社的後山是一片原始叢林,叢林裡幽幽暗暗的,伸手不見五指。湖上煙霞氤氳,遠山雲霧重重,藤蔓纏繞於參天巨木間,有毒瘴氣在藤蔓間盤繞,不知名蚊蟲到處飛旋,毒蛇猛獸四處埋伏,再加入生番出沒無常,到處設下陷阱。後山彷彿死亡的幽谷,每前進一步都充滿致命危機,因此日本人也不敢貿然進軍,於是開始轉守為攻,一方面派遣兵力扼守下山的要道,斷絕番兵的歸路,另一方面,也開始做長期佔領的打算,戰役到此也算是初步結束,這也是史上著名的牡丹社事件。

        日軍開始在今車城紮營,建都督府、設病院,打算屯田久駐,而清朝渾然不知,直到外國領事告知,才緊急派沈葆楨來臺。而清日雙方在北京簽定專約,默認日本為琉球出兵是『保民義舉』,等於間接承認琉球百姓是日本屬民。日後,琉球果然被日本併吞。這件戰事表面上看來是件小戰役,但它引發的效應卻是非常深遠。不但臺灣與琉球的命運從此改變,日本侵略亞洲政策更加確定。牡丹紹事件引起的震撼,讓清朝正視起臺灣問題,不再把臺灣視為生番及邊疆之地。

    飽經戰爭苦難,或時局惡化而瀕臨戰爭邊緣的時候,百姓的和平願望,也就更為迫切起來。事平後,沈葆楨建議改變對臺政策,加強臺灣的防務,對臺進行正規的統治部署,並奏請清廷開山撫番,將全臺納入管理,以對抗所有可能的外來侵略。此外,還進行了很多改革,把臺灣推向現代化的開端。沈葆楨還廢除渡臺禁令,主動招睞移民入內山,開通道路,對原住民鎮撫兼施,並且調整行政區,由一府增為兩府,並增加內山與後山的廳縣。他也開始調兵遣將,並增派軍隊、艦隊及興建各式砲台,在臺灣南端築城建邑,正式定縣名為『恆春』。沈葆楨的部署給日本人很大的壓力,他們不敢再增兵,也不敢求戰,只想從中國獲得部分補償盡速離開。最後雙方議和,中國支付給日本人五十萬兩銀子,日本軍隊也離開了臺灣,終於解決了中日之間的糾紛。而沈葆楨前前後後總共來台灣兩次,在臺灣才待了一年又半個月,不過他在臺灣修築了恆春城、億載金城,建立了臺北府,開闢了三條東西橫貫道路,也開始使用機器開採基隆的煤礦,使臺灣成為既富足又堅固的島嶼。此外,為了端正民心風俗獎勵效忠,特地為鄭成功追諡建詞,親手書寫對聯『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並追諡『忠節』。

        來到恆春古城及石門古戰場紀念碑,跋涉於山嶺之間,冥想在落葉之處,總會引人偶發感觸!特別是在充滿歷史記憶的地點,迎接朝陽和落日,體會薄霧輕起、星月依稀、蟲鳴及草木呼吸的氣息。這時,心靈最清明透徹,可以細微的感覺到周圍各種東西的存在與律動。我眺望遠處的地平線,懷著一股悸動與感動,企品窮盡那一端。放眼望去,我發現到處充滿蓬勃氣息,萬物欣欣向榮,那種由高處看平原的佳妙,顯得更奧妙、靈逸了。這情景比詩生動、比畫活潑!我往一個山坳看進去,一塊塊棋盤似的鵝黃黛綠的田園,一方方積木似紅白相間的屋宇,櫛比鱗次,又是那樣的與世無爭!此時日已西斜,光色漸濃,已開始在天空上塗抹著一撇一撇的雲彩了。在這燦爛的大地之上,一朵朵輕絮似的彩雲,看起來是那樣的溫軟、那樣的輕柔,看起來變化有致、氣象萬千。深夜之後,萬籟俱寂,只有明月撒下萬斛銀光,映著潺潺的流水和閃閃的沖積砂。微風吹襲,一片清輝耀眼。那一份沁涼溫暖的感覺,真令人心曠神怡,此情此境,說它世間罕有、風景壯麗的人間仙境,實在名不虛傳。

       

      

       我學著認真看待腳下的土地,用心思索每一個生活細節,戰火瀰漫的歷史事件雖已經過去,故事卻還在繼續,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無非是過去的縮影,似乎也能感受到當年原住民在閃動疏落星光暗黑天幕下,煙硝瀰漫、砲聲隆隆、砲屑盈尺的畫面。它帶給我們是一次旅遊的記憶、想去一個地方的念頭,一個屬於你我牢記的歷史教訓。雖然今日恆春古城及石門古戰場紀念碑已無當年肅殺的氛圍,只留下一座抗日紀念碑,以悼念這場抗日戰爭中罹難者的忠魂,上面題字為『澄清海宇還我河山』,但這些綿接的小街巷,仍保留著傳統的地名或村落名稱,連接許多廟壇、廟埕、老建築、老店,這些有悠久歷史的空間呈現昔日傳統街區的風貌,堆疊於恆春永恆的歷史核心區中。

        時代慢慢移轉,卻沒帶走鏤刻在歷史夾層中的根深柢固。其實,恆春古城及石門古戰場是最具歷史教訓的地方,以往充滿森嚴肅殺的戰地氛圍,早已轉變為結合自然與人文的觀光景點。此次旅遊不但看見天然奇景的澎湃壯闊,更看見刻苦銘心的戰地印記。這錦繡的大地,這美麗的河山,是與我們血肉相連的國土,是我們溫暖可愛的家園,放眼四望,我為自己感到驕傲和欣喜!時代越是文明,它的存在越有意義,讓我們得以緬懷先人努力披荊斬棘的點點滴滴,以及體會戰爭的緊迫及絕望及戰火下人民生存的無奈,也期許我們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和平與幸福!

        總而言之,牡丹社事件象徵族群之間從不瞭解、發生誤解,到彼此衝突、最終發生戰爭的歷史教訓,也讓我從中省思歷史殷鑑以及生存的意義,惟有嘗試認識雙方語言,一步一步地拉近彼此距離,互信互重,加強彼此的互信與溝通,方能奠定化解歧見的堅實基礎,處理各種矛盾和糾紛,共同推進和平的發展,共享和平的果實。期許有一天,世人能不受戰爭威脅,大家都能用欣賞的角度看待不同的個體,相互包容,彼此接納眾人皆能安居樂業、和平共處,同心協力營造一個理想淨土樂園,實現共存共榮的地球村理念。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8820572002&aid=1477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