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府城之星 舊城之月 葉石濤的勞動者書房(下)
2010/12/19 11:41:41瀏覽1006|回應0|推薦6

我望著窗外,樓下依然是熱鬧車水馬龍的左營市區。

我只能懷想當年葉老伏首寫稿的艱辛,想像他把台灣的文學時空,那麼神奇地擺放在他書桌上,有秩序地讓它們逐一重生復活

 

南台灣文學基地

 

    學術界最早以葉石濤作品做為碩士論文主題的余昭玟,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初次到葉宅時,當時的一樓是摩托車修理店,她是到二樓訪問葉老。不過,後來摩托車店移到隔壁,一樓成為葉老接待來自四面八方文友的文學客廳。但是這個客廳也是很隨意簡陋的,中間擺放著葉老最愛沈思的竹椅,其餘就是兩個超大的書櫃。     

如果說葉宅二樓的書房,是葉老創作小說、編寫《台灣文學史》的文學產房。那麼一樓就是葉老用來推動台灣文學運動的基地,更是很多熱愛文學的後進們,前來巡求大師指點的聖地。很多人都是在一樓,和葉老聊天,深受其人格與文學理想的啟發之後,才更確定自己要走上文學之路的旅程。

葉老搬到左營之後,吸聚了一批熱愛本土文學的文友,諸如評論家彭瑞金、詩人曾貴海鄭炯明、小說家吳錦發、出版界聞人陳坤崙等人,與葉老結成亦師亦友的深厚情誼。他們經常進出葉宅,葉老成了大家的文學導師,將文學能量四處散發,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文學運動。吳錦發在民眾日報副刊發起原住民文學,吸引首批原住民作家的熱情參與。詩人曾貴海等人發起的綠色高屏溪活動,更掀起了一波保育文學的高潮。

    葉老更把書房裡對文學的熱烈情感,帶到現實的社會。他對於日治時期以及戰後初期的台灣文學,不但撰文予以詳細熱情的介紹,更以實際行動挖掘本土的優秀作家。葉老在197955 歲那一年,與鍾肇政發起在美濃籌建本土作家鍾理和紀念館。葉老多次與文友們到現場勘查、打氣,看著鍾理和紀念館由無到有,由建館到成為南台灣著名的文學標地。葉老總是認為,對於台灣作家熱愛鄉土、描繪本土的創作精神,再苦都要堅持下去。

2004年,葉老八十歲,身體日益衰弱,但他還是以最強勒的生命力,堅持對文學有所貢獻。雙眼因糖尿病而視力不佳的他,這時還經常擔任文學獎評審。在葉老還健在時,我就曾聽過他說過,他一個人在二樓書房,拿著放大鏡一個字一個字看完參賽的所有作品,有時評審的還是長篇小說,他要花費更大的力氣,看完所有作品,可見葉老的毅力驚人。

我想,我也是葉宅這座南台灣文學基地的參與者。2004年,文友李友煌帶我去見葉老,我很正經地端坐在二樓的書房,看著年邁的他,對著兩個也老大不小的文學中年,訴說台灣文學之路的坎坷。他雖然口口聲聲說,文學之路多麼難走,但他卻走得比我們更遠、更遼闊,豎立起一個時代的里程碑。

那時,我就在不遠處看著葉老的書桌,想說寫出百萬字小說及評論的桌子,竟如此老舊枯瘦。或許是葉老的文學生命力,讓原本朽壞的事物,激發出更強大的能量。書房只是個表相,葉老對台灣文學的追求,卻是永恆的。

葉老是在2007年上半年身體開始不舒服的,拖了半年後,才在家人好友的規勸之下,去大醫院檢查治療。這才發現葉老體內有癌細胞蠢動。醫院緊急動手術,緊急切除感染癌細胞的部份。但葉老體力衰老,恢復力不如預期,長期陷入昏迷,我和友人多次去看他。有次,葉老身體狀況亮起紅燈,被送去洗腎,我們看他昏迷不醒,不忍叫醒他。

我猜想,如果昏迷的葉老,還可以做夢,夢的應該是他再度回到他的書桌前,他再度提筆寫作。

我相信,那座曾經熱鬧非凡的南台灣文學基地,將在夢裡再度啟動,奔向台灣文學縯紛的未來。

 

師母的真情

 

葉老在20081211日辭世,最不捨得他的自是葉師母等家人。

師母如今坐在二樓書房,外表笑臉盈盈地迎接我們的造訪,但她心裡一直擺放著這位結縭五十年生死相隨的老伴,永不遺忘。

自從葉老過世後,葉師母每天清晨都從左營勝利路的家中,漫步到附近蓮池潭畔的文學步道,步道兩旁刻有葉老的石碑、石椅,師母每天親手拂拭它們,彷彿葉老還活在人世。師母還對著石碑閒話家常,告訴葉老家裡最近發生了什麼事,孫子孫女又大了幾歲。此外,高雄市政府於2009年在高雄文學館,邀請藝術家為葉老塑造紀念銅像,師母有空時,總想到那個地方看看,回眸葉老生前的一言一行。

師母一邊引領我們參觀葉老的書房,一方面憶起葉老當年從政治牢房被釋放後,立即與師母結婚的往事。師母的記憶,回溯到當年葉老因白色恐怖事件被關的那個年代,葉老很怕自己連累家人妻兒,原本不打算結婚。

當年媒人拿相片來給師母「相親」時,她瞥見「葉石濤」三個字時,想起她曾在報紙副刊讀過這個人的文章,心想這個人文章寫得這麼好,但是他的外貌及品性是什麼模樣,令她很好奇。她便答應在蓮池潭旁的一家冰果室,與年輕的葉老相親,兩人相談甚歡,從此決定攜手共渡一生。回憶起和葉老的一切,師母的臉龐總是綻放微微的笑容。

師母回憶,在當年的政治氛圍下,誰敢下嫁坐過政治黑牢的人?!葉老出獄後,不但長期找不到工作,兩人結婚的經費,還是向朋友周轉而來。葉老的一生,日子過得清苦,但師母一直以先生的文采為榮。每次葉老演講、領獎,她總是默默地陪伴在他身旁,扮演著葉老生命裡最穩固的力量。

師母還記得,擔任小學教員長達四十年的葉石濤,可說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他心情好時還會彈琴給師母聽,讓師母欣賞古典音樂之美。葉老特別愛彈蕭邦的「離別曲」,這是兩人最愛的曲子。師母說,「這首是蕭邦告別心儀女子時彈的呢。」,如今師母如果再度聽到這首旋律時,心裡湧出止不住的憂傷。

師母與葉老伉儷情深,在文學界早已人人皆知。2007-2008年,葉老因腸癌入院開刀,年過八十的師母,還經常搭公車往返榮總及左營老家之間,親自在病榻旁照顧葉老的生活起居。我與友人前往探望葉老時,就看過師母在昏迷不醒的葉老旁,以毛巾擦拭葉老的臉龐,並且不停地在葉老身旁絮絮私語,希望喚起他的生命力。

葉老生前時,常和師母到附近的蓮池潭散步。師母說,他們兩個是「老派夫妻」啦,總是先生走在前面,她走在葉老的後面十步之遠。當時,師母望著先生在前方緩步的身影,她已經覺得心滿意足。只是此刻葉老不在了,難免覺得心裡難過。不過,看見葉老的書桌、書稿、帽子等遺物,都還圍繞在她的身旁,這也就足夠了。

我與文訊雜雜誌的採訪結束時,師母和往常一樣站在葉宅那扇生锈的鐵門,和我們揮揮手。我心想,葉老此刻應該陪伴在師母的身旁,與我們不捨話別。

 

開車離去時,我猛然抬頭看著葉宅的二樓,想像葉老仍在老舊的書桌前寫稿,師母泡好一杯熱茶正要上樓….

 

收入《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文學現場踏查記》(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12)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1143&aid=471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