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24 09:28:37瀏覽884|回應1|推薦2 | |
「在北京想台北,寫球迷談文化」心情手記(6) 北京奧運棒球比賽期間,每天都有許多媒體守候著加油團,期待這些中華隊最死忠的球迷,每天都可以對中華隊的演出發表感想或大做評論,然而,莉雅卻發現,記者們的提問除了千篇一律沒啥變化之外,還有很嚴重的誘導式「陷阱」在裡面。 「你對於這次中華隊的陣容有什麼意見?」「你覺得誰是今天的戰犯?」「你覺得這次中華隊的戰績會這麼差,又是哪裡出了什麼問題?」「對於中華隊的連敗,身為加油團的你,有什麼感想?」等等,像連珠砲般的問題,似乎都有精心設計過,彷彿都在等待,指望你…批評中華隊! 但是,我們只須把「戰犯」找出來,狠狠修理一頓「這些已經為國家、為球迷,辛苦拚命的球員」就好了嗎?就夠了嗎? 莉雅一位甫認識不久的中國媒體朋友,在中華隊好不容易贏了加拿大後,特來跑來道賀一番,並對台灣球迷將中華隊罵翻了的舉動提出安慰,他認為球迷都是寬容的,再怎麼罵他們,也是因為太愛他們。 就像這次的中國隊那般,也有許多其他賽事,常常聽到有人在說:「罵他、恨他,還不都為了他」。中國的足球同樣也在中國被罵慘了,卻依然擁有龐大的球迷基礎,這位中國台灣網的文化中心編輯鐘寶華,很希望他的肺腑之言,可以安慰「很擔心台灣棒球的未來」的我。 然而,中華隊的戰績不好畢竟就是鐵的事實,台灣球迷果真能寬容嗎?這幾場奧運棒球比賽,真的就只是「幾場比賽而已」那麼簡單嗎?對台灣棒球真的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嗎?坐在五棵松棒球場,從頭看到尾的莉雅,也不免疑惑起來了。 我擔心的是,當這位中國記者與我閒聊時,就曾一起討論過,為何台灣棒球一直興盛不衰,我們的意見還蠻一致的,都認為中華隊在國際賽屢創佳績,不斷揚威的輝煌戰果,絕對是「持續抓住球迷的心,培養出新一代球迷」的重要關鍵。 2001年在台灣舉行的世棒賽,曾光榮再造台灣棒球中興大業,並且在任賢齊主唱的「再出發」高亢歌聲中,締造亮麗的票房數字,隔年,一度低迷不振的CPBL,也連帶受惠,整體賣座大幅回溫,一波波有如斷代史般的棒球熱,席捲台灣各大球場,但曾幾何時,中職的人氣卻又渙散退燒了,怎不叫人為之唏噓呢? 2005年起,拜王建民終於站穩大聯盟之賜,台灣社會又掀翻一波接著一波的棒球新浪潮,全民討論棒球的熱情和傻勁,又再度熊熊燃起,而中國也同樣因為姚明成功闖蕩NBA的關係,讓中國籃運喜迎盛世來臨,因此更形蔚為奇觀,但2008年的台灣棒球,可就沒這麼走運,也沒這個命了。 王建民一個不小心,跑壘受傷了,也許整個球季都泡湯了;緊接著,中華隊又在北京奧運栽了一個大跟頭,而這一次的戰績如此不振,摔了一大跤後,實在讓人憂心接下來的台灣棒球,要怎麼發展下去,多舛的命運,又會如何盤整? 運動比賽就是身體的力量和美感的雙重較勁,既然跟身體有關,就難逃血統認定和國族歸屬的惱人桎梏之羈束,尋常的國際賽如此,奧運又焉能例外?中華隊出師未捷,在最敏感的北京城遇襲,出人意料遭中國棒球隊就地迎頭痛擊,讓台灣棒球最傲人的國族主義心靈力量,遭逢史上最難堪也最屈辱的挫敗,台灣球迷深切自省猶恐不及了,媒體又何忍落井下石,在此低迷時刻,四出逮人詰問,羅織最荒誕不稽的「戰犯」名單? 依據台灣棒球文化傳統的制式化思維,中華隊輸球了,也許真的有所謂的「虛擬」「戰犯」存在,但試問,搜捕「戰犯」的動作,真的是此時此刻最重要的傳媒任務嗎?找到「戰犯」後,大家又要怎麼處理?「戰犯」被「定罪論處」後,兵敗北京城後的中華隊,就可以很快地又重新「站」起來嗎? 如果你也這麼認為,那就對不起了,莉雅可是跟你站在不同邊的。因為我就是支持中華隊,我就是不認為中華隊有所謂的「戰犯」要被揪出來,接受媒體的公審。否則,莉雅就不會來五棵松棒球場,無怨無悔地為中華隊加油了,不是嗎?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