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2/05 17:37:11瀏覽608|回應0|推薦0 | |
定弘法師《蓮公大士淨語選講》 第二集 唇皮雖動意紛紜 己尚不聞佛豈聞 真念始能得真感 自欺只可引魔軍 ──蓮公大士《淨語》 這首偈子是夏蓮居老居士真實的念佛體會,完全是他自己念佛的功夫體現出來。所以念佛該怎麼念?如果說好像念起來還是很多的妄念,功夫不能得力,這個原因是在哪裡?夏蓮老居士這裡給我們指出來,如果光是口念,『唇皮雖動』,嘴唇在動,「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麼念,意念紛紜,就是妄想紛飛,想這想那,我們念佛的時候往往會出現這些狀況,念著念著,那個思想都不知跑到哪裡去了,一會兒想到工作上的事情,一會兒想到家裡的事,一會兒擔心這個家親眷屬會有什麼狀況出現,一會兒又想到將來前途,以後的打算,反正種種念頭都是妄想,都是意念紛紜。 那這樣念,功夫不會得力。自己念佛的時候,如果打妄想,肯定就把佛號給丟掉,忘掉,嘴雖然在動,那個心不在佛上。自己聽不到自己念佛了,這個就不能夠算真念佛。 所以念佛功夫在哪兒?自己能聽到自己念佛聲,哪怕是再小,哪怕是金剛持,就是你嘴唇雖動但是不出聲音,叫金剛持,但是自己都曉得自己在念佛,都聽到自己在念佛。那這一句才是念得真,念得實在。如果自己聽不到自己念佛,這偈子裡說的,『已尚不聞佛豈聞』,自己都聽不到自己念佛,那阿彌陀佛怎麼能聽到你念佛?一定要句句聽得清清楚楚,這叫真念。 你真念,才能得到真感應,這個感應是跟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感應道交。四十八大願裡面,其中第十八願特別說到,「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個十念是真念。 這真念裡面包括你至心信樂,你真願意趕快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面見阿彌陀佛。所以我們自己要問問自己是不是真念?如果說我現在還不想去往生,現在往生太早了,我還有很多很多事情要辦,我還擔心自己家裡人要照顧,反正可以說出一千個理由,說明為什麼現在先不要往生,那個念佛就不叫真念,為什麼?你不是至心信樂,你到極樂世界這樁事情不是你最希望做的事情,你可能是排在第二第三,還不錯了,可能還排不上號。 要怎麼樣?把這樁事情排在第一重要的事情,這才能叫真念,你才叫至心信樂,你所做的一切善事,功德都是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有這個心,你念的這個佛,才會有真感應。這個感應就不可思議了。現在雖然沒有往生,阿彌陀佛加持你,照顧你,你會事事吉祥如意,你天天法喜充滿,臨終的時候,決定蒙佛加被。讓我們能夠像「西方發願文」裡面講的,「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正念分明,捨報安詳」,這個就是感應。 真正發心求生淨土,要把這樁事情看得最重要,不能自欺欺人。自欺欺人是什麼?嘴上雖然說要往生,實際行動跟這個願都不相應,這叫自欺。自欺就引來什麼?魔軍。這個魔軍,「軍」是指很多很多,像軍隊一樣。那魔,到底指的是什麼?魔有四種,第一種,是我們的身體,五陰魔,色受想行識,我們肉體,我們的精神都受折磨,這個魔是折磨。還有煩惱魔,還有死魔,還有天魔,天魔是指外面的環境的誘惑。那我們身處這個五濁惡世,可以說一出到外面,見到都是魔,都是誘惑,內裡有煩惱,還有身體的種種這種不適的感覺,還有生老病死,這些統統都是魔,都讓我們生煩惱。 我們也看到,有念佛人為什麼他常常會生煩惱。你說他不念,他也念,一天到晚都泡在念佛堂,可是他為什麼還生煩惱?從這裡去檢點,是不是真念,有沒有自欺。如果是說我們念佛,還有很多事情放不下,很多很多的計較,對自己的名聞利養很計較,有很強的得失心,稍有不順意,可能就會大發脾氣,甚至會罵人,這些統統都是沒有放下。嘴裡說我已經都放下了,其實沒有放下,放下的人是什麼樣子?什麼都不計較,好也好,不好也好,什麼都好,這叫真放下。真放下,你念佛是真念。 (文摘恭錄定弘法師《蓮公大士淨語選講》第二集)
我們念佛不能只是嘴皮子在動,唇皮雖然在動,那個妄想紛飛,口裡念著彌陀,那心裡都不知想到哪裡去了,心猿意馬。這種現象,自己肯定聽不到自己念佛了,當自己聽不到自己念佛聲的時候,蓮公說,那阿彌陀佛怎麼能聽得到你念佛?所以你要跟阿彌陀佛能夠感應道交,那個訣竅就是你當下能聽到自己念佛,你能夠收攝耳根,就是收攝六根,真念才能夠得到真的感應,這個「真」很重要。 三輩往生都有一個同樣的條件,「其有至心願生彼國」,你要發起至誠的心,發願求生淨土。那我們自己想一想,我現在是不是真的很願意求往生?是不是現在已經做好準備了,我就可以走?如果你這個答案還是模棱兩可、似是而非,那你就沒有至心。從哪裡見到?你對這個世界還有掛念、還有捨不得,那就不是真念佛人,那叫自欺,嘴裡念佛,心掛娑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自欺欺人而已。自欺引來的不是佛,是魔軍,魔就來擾亂你,他來給你開開玩笑整一整你,看你這個有口無心的,假的不是真的,逗你玩一玩,那你就有麻煩了。所以真念佛,祖師大德在佛七開示裡面,往往提起這一句話,告訴我們: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們有沒有真放下?從自己這幾天的言行,你自己回想回想,有沒有什麼沒放下? 我舉幾個簡單例子,在止靜的時候還交頭接耳,跟旁邊的人講講話,做點小動作,甚至還有接手機、發短信,你這是放下了嗎?如果阿彌陀佛來了,我這短信沒發完,你等等我,還有這樣的嗎?阿彌陀佛什麼時候來?當你這個佛號念到成片了、用一心了,佛就現前了。你還不願意成片,還搞這個、搞那個,那佛怎麼能來?不是佛不願意來,你不願意讓佛來。又譬如說,我們吃飯的時候,吃不上飯了,趕快去搶,生怕自己那餐飯沒得吃。你就想想這有放下嗎?儒家君子都能做到謀道不謀食,那我們真念佛人,求往生的人,哪怕少吃頓飯都沒什麼。 「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我們學佛人,真念佛人,根本不需要憂慮有沒有飯吃。我自己出家前給自己立下了願,寧願餓死,我都不去化緣。如果真的沒飯吃了,那就餓一天,一天還能挺下去,三天都能挺得住,七天?七天我們就往生了。我們不就是要往生嗎?怎麼真到往生的那一刻,就想著臨陣脫逃了?我們天天盼著佛來,佛要真來了,我們會不會嚇倒?佛,等等等等,我還沒有活夠。這就沒放下。所以真念佛人,「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什麼都可以讓,什麼都能放下,這叫真念,才能夠得真的感應。 (文摘恭錄定弘法師《往生淨土之正因》第六集) 祈願見聞者 咸發菩提心 念佛生極樂 還來度有情 [轉貼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david16800/post/1340568449
定弘法師《蓮公大士淨語選講》影音播放,網址如下 http://www.fxsp.org/player/379-0-1.html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