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又播起了許久前的大陸歷史劇「三國演義」,不同的時間境地,看起來 倒別有幾番不同的感受。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即便不讀三國,也能琅琅上口 ,儘管三國的故事流傳甚久,但似乎很是深入人心,也許早已深嵌入生活之中, 隨口念來的幾句俚俗,也都可追溯到三國的典故。與其說影響深刻,或許如說在 中國的文化底素之中,多少有幾分三國影子,而這樣的形容或許並不誇張。
講起三國,寫演義的羅貫中比起正史的陳壽,令故事更能影響人心之深,往往對 於更多的人來說,演義似乎代表的才是真實,反倒對於正史不屑一顧,儘管學院 裡的學究總愛特別提起演義的著意渲染與側重,強調文字間的文學扭曲,有意藉 此傳遞特殊的目的與效果。
的確,文學演義下的三國故事像是具有解釋所有事物的參考範本一樣,難怪坊間 可以看到許多本於三國典故的各種讀物,三國就像是代表智慧的集中表現,聽起 三國,似乎意味著在這個時代像是出現了許多頂級聰明之人,「老不讀三國」, 謹防人心越來越為奸險, 但就像其他一切道德勸說的無力,比起戰國時代的百家 學說,人們寧願將奸險等同於聰明智慧,與其說那是一句勸說,不如說那可能是 一種恭維與教育,畢竟「少不讀水滸」,側面肯定了謀定而後動的行事態度。
以前聽到同學說,遇到了人聽聞到他是歷史出身時,黏著他討論三國,這樣的聯 想是滿宰化對歷史的視角,但是將中國歷史等同於三國歷史,或者說將三國時代 發生的所有事代表著大部分的中國歷史,甚至為其典型似是可以理解的,也頗不 難領略其中的精神心態,也許在過去透過政府的鼓吹、商業行銷的方式,三國取 得中國精神的解釋權,引領了更多來自普羅大眾的中國人去思考自己身處的特殊 文化環境,與自身的行為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