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部促進短期就業 請三思而後行
2008/11/18 01:51:18瀏覽735|回應0|推薦0

今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開始將會有一批失業人口湧入校園,為期七個月,「學
校」似乎成了政府暫時,解決失業問題、安置這批人的靈丹妙藥。

以下所引文字節錄自教育部以及一些看法:

「教育部配合行政院「短期促進就業方案」,將投入10億9千萬元,提供5千
個就業機會,投入全國各大專、鄉鎮圖書館及國中小,分別從事畢業生調查
、圖書整理及弱勢學生照顧等重點工作,其中大專校院990個、縣市鄉鎮圖
書館545個、縣市教育處及國中小3465個,一律採日薪1000元支給,每月若
以22日計算,可領2.2萬元,享勞健保、勞退金提撥等,進用至98年6月底
,時間7個多月。」

基本上,很難瞭解這能對失業人口幫助有多少,七個月後難道就可以成為學
校的正式人員嗎?更何況學校裡突然出現了一批人,在短短七個月後又要馬
上離開校園,很難想像他們能夠帶給學校多少助益,如果教育部這樣的方案
並沒有考量到學校,實在很難想像為什麼不是公司或其他公營部門,編列如
此巨大的金額,如果換來的不是對整體經濟環境有助益的舉措,這筆錢難道
不是一種冒險。對這些人來說,失業只能獲得短暫七個月的緩解,比起穩定
而長久的工作,有多少人願意來應徵,政府有多少信心認為將為校園帶來一
批只是因為環境問題逼不得已失業的優秀人才,還是那些根本就毫無競爭力
得過且過的,只求換得溫飽的零用金的閒雜人等,這筆錢難道只是政府給予
這些人的花紅嗎?更不提那些動用全體人民納稅換來的勞、健保與勞退。如
果這些人真的進到校園,如果他處有更優渥的工作機會,是否能夠保證這些
人能夠在任期內安於校園,看到以日薪的方式聘請員工,讓人不免懷疑這套
政策具有高度流動性,這對校園維安不免出現漏洞,似乎又是一個政策的死
角。

「教育部強調,進用短期人力計畫項目,都是目前教育部推動的重點業務,
確有階段性業務需求,不會取代原有人力工作。至於原有學校志工推動業務
,因志工多為短期、部分時間投入,較難較大規模整理或推動,學校剛好可
利用這次機會加強辦理,對後續工作推展,應可更為順利;而進用期間也同
時對進用人員做實務訓練,提升其就業能力,使其能順利轉銜其他的正式工
作。」

如果志工因為短期無法因應教育部政策的推動,請問政府規劃的政策的標準
裡,七個月就會帶來令官員滿意的成效嗎?當然教育部的階段性任務的主要
目標與詳細操作項目為何,這攸關原本配置人員與這批新進人員之間的責任
歸屬與關係劃定,當政府出台這批人員晉用的政策同時是否應該告訴社會您
的階段性任務究竟所為為何?再者,校園裡的諸多事物與人際關係的運作本
屬校園親力親為的工作職責,中央本不應多加干涉,所以其中的許多「實務
經驗」確實是必須由校園親自訓練,但是問題仍舊出在短短的七個月,教育
部是否遺忘現在校園裡的氣氛與實際運作的配合情況的難易度。七個月的訓
練使其能夠銜接正式工作,這是否意味著具有一定的資格接替敏感的教育工
作與具有法定效力的校務運作,這牽涉到地方校園與中央之間的權責歸屬。
如果這點沒有清楚的劃定,這批新進的短期員工很難不被地方校園濫操濫用
,反倒求助無門。

「主要是協助弱勢學生補救教學及課後照顧,以及圖書整理、借還書等,為
照顧弱勢勞工,並沒有特別學歷限制,但從事攜手計畫補救教學,須為大學
相關科系畢業,從事國小兒童課後照顧則須具備符合相關法令規定資格,民
眾應徵時應仔細閱讀招募公告。」

學校的主要功能正是教育學生的課輔功能,所以在進用人員時,是否具有教
師資格似乎是個基本的門檻,但是在政策中卻只有看到「攜手計畫」,才需
要具有教師資格以及大學畢業的學歷,這是否意味著除此計畫以外的學生可
能所面對的是一群並不見得有資格教育他們、輔導他們的社會人士,甚至可
能是一批因為失業而帶有負面情緒的人群。另外,這批人是否能夠正式接替
、輔助學校教師的工作是個敏感的話題,但是必須被正視,所為的「補救教
學」是指課後的留校學習,還是針對進度落後學生的補強教育,這牽涉到原
本教師的職責所在,當這批人代替原本必須負責任的教師去執行這項任務,
是否折損學生的受教權利,也變相的支持教師偷懶卸責。

今天的自由時報裡登了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會長林文虎的看法,表示短期的
課輔預算難有穩定成長的效益,而多年前一位管理短期人力的某國中總務主
任也認為管理上的確有難處:

「學校管理短期人力其實很辛苦,許多人是為了餬口所以來上班,常常能混
就混,校方也無法可管,況且是用政府的錢,工作時間又只有半年,學校也
沒有必要去得罪人。」


少子化的時代,學校裡的師生比例本來就應該調整,尤其在現在這個流浪教
師的問題還沒解決的時候,學校裡的人員擴增是否應該考慮由這些具有教師
資格的人優先進入,比較符合常理。畢竟,這群學生當初曾經是政府錯誤的
政策底下的受害兒,當他們用自己的學習光陰來投入師資陪育的過程之後,
有誰替他們想過,環境早就變得不適合他們了,缺乏其他謀生專長,等待的
不是一個政府施捨的福利,而是遲來的補償,更何況這樣的「施捨的福利」
還必須由他跟其他社會人士來競爭,這令這些准教師們情何以堪?另外,教
育是百年大計,這不僅僅是指稱校園裡的教學工作,也包含一切出現在校園
裡的所有人的身教、言教,更包含社會上的風氣,尤其是校園以外的圖書館
,這些是學生常去以及應該鼓勵去的地方,在這些地方工作的人,必須具有
教育的熱誠或者基本的態度,不應該只是一般的社會大眾都可以工作的場合
,這攸關下一代的氣質培育與成長。學校的制度與人員配置早就應該有所調
整了,而且必須從長計議,而不是用短暫的名義隨便塞入一群人來搪塞,就
當作是對現有教學資源的補充,這種掩耳盜鈴的方式,政府有些急病亂投醫
的窘境。這種擴增人力,看起來像是裨益教學環境,卻只是令校園成了另一
個失業者收容所、救濟院,替政府看管那些失業人口,分攤應該負擔的執政
壓力,更不應該只是為掩飾失業率的數字,而拿我們的下一代開玩笑,教育
的損害不是一個你自以為是的社會福利措施所能夠賠的起的。

教育部電子布告欄:http://www.edu.tw/index.aspx

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nov/17/today-education2.htm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udolf0911&aid=239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