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秦檜的歷史定位
2008/01/29 23:56:47瀏覽1875|回應0|推薦6

最近讀了一篇名為《創造和諧大宋》的網路小說,有感而發,作者認為秦檜其實是愛國的,看得我無法認同,遂抒發一下感想


以下是個人淺見。

歷史是一門社會科學,而社會科學還有另一個特徵,就是沒有所謂的必然「定律」或是「定理」,歷史沒有公式可言,頂多是類似的環節可以參考,或者是仿傚。

但凡有戰爭,總少不了三種事情:殺、搶、燒,至於第四種,就是姦淫,當時金人搶掠漢人女子,非常惡質,無論是強搶、勒索還是姦殺,歷史上可以查到的記錄都以萬人計算。

好比宋徽宗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金人入境,大舉索求軍饗資費,朝廷付不出錢,就拿女子換錢貢獻給金人,《開封府狀》就記載了:「選納妃嬪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準金一千錠,得金一十三萬四千錠,內帝妃五人倍益。嬪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準金五百錠,得金二十二萬五千五百錠。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準金二百錠,得金二十四萬八千二百錠。(這裡有皇帝的老婆女兒,甚至還有大臣與世族的妻女,拿女人換錢,這些王公貴族又怎麼不可悲?)

宮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單四人,宗婦二千單九十一人,人準銀五百錠,得銀一百五十八萬七千錠。族婦二千單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準銀二百錠,得銀六十六萬四千二百錠。貴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準銀一百錠,得銀三十三萬一千九百錠。都準金六十萬單七千七百錠,銀二百五十八萬三千一百錠。」(這裡還加上了宮女、宗室妻女、平民百姓的妻女、歌妓,全都是當時的無辜汴梁人士!

這是什麼清單?

拿女人換錢的屈辱條款,被國家抵押折價的女子一萬多人,強迫送去外國當了人家的玩物,可恥至極,王公貴族不論,一般民眾會怎麼想呢?

若是你家裡有妻女讓國家送去當了慰安婦,像是日軍當時的手段那樣,怎麼會不恨之入骨?

而喪權辱國的條款也不是只有一次,最後連皇帝(徽宗和欽宗)都讓人俘虜了,金人對南宋的侵略手段,不能不說十分殘忍變態,我只能說,以當時南宋漢人平民的眼光看來:企圖北伐且多次打了勝仗的岳飛是民族英雄,岳家軍是愛國志士集合成的軍團,這些人愛國忠君,當之無愧。

時機點是,當時岳飛的形勢好,並非獨力北伐,可是以文人為主的朝廷厭戰,以前輸得徹底,女人都賠光了,銀錢也沒有了,想要休養生息,掌權的世家大族在朝,認為一敗就得亡國,戰術和戰略上,岳飛則不同,就算敗了還有陝川的吳氏兄弟,穎昌有敗過金兵的名將劉錡,淮東有名將韓世忠,襄漢可據天險,況且這些名將哪個不是強中手?

當時金兵在河東,金兀朮精銳已失,守在開封預備退回河北,甚至有金國將領預備在岳飛來到時投降,整個河南只剩開封,這種情況對外不該會有輸的可能。那他怎麼還是死了呢?後人又怎麼看這樣的朝廷?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秦檜或許沒怎麼愛國,就算岳飛以「莫須有」罪名而死,也是稟承上意,收拾Boss看不對眼的將領,這「上」是誰?大Boss高宗趙構,秦檜及其集團只是劊子手,真正命令一刀下去的是皇帝頭兒。

秦檜或許是代罪羔羊,可是以他為首的文官世族集團,都是在為一己的利益推波助瀾,對南宋初年稍有點認識的話,便會知道以秦檜為主軸,以諂媚上意為向心力的一個集團,佔據著南宋政府幾近一半以上的位置。臣子的「忠君愛國」,君在前,國在後,這是當時秦檜為首者的想法,而這個君,當然就是高宗趙構!

但秦檜除了這個「莫須有」的害死良將罪名,是不是還有什麼值得懷疑之處?那當然。

秦檜愛國嗎?人都死了那麽久,只有天曉得,不過他本人應該是個見縫插針的官僚,這種形容肯定不會有人推翻,比如當年金兵南侵攻打楚州時,金軍的大將撻懶(完顏昌,金太宗之弟),就以秦檜為參謀官和隨軍轉運使,讓秦檜與金軍同行,史上說秦檜與妻子王氏想要南下回朝,又恐怕撻懶不允,於是假裝夫妻爭吵,最後果然獲准,遂得以攜同家眷回到南宋;換言之,秦檜在金人的放行之下回到南宋。

南宋官僚如秦檜者,那可是一等一的大內高手,秦檜做什麼事都有計劃,有部署,比如身為低級官員後代,憑能力考入太學,又中了科舉進士,入官場的路都走通了,接著娶了大權貴王珪的孫女,得了充裕的資金和人脈,短短十一年內就由山東密州教授,升職至太學學正。這說明了什麼?一個地方小官最後到了中央,成為相當於教育部長的大官,能力強不強?心思又怎麼不縝密?見風轉舵的手法當然使得好囉。說到底,秦檜是只愛自己的人,哪有君父,更遑論國家?

李心傳是傑出的史學家,在當時丞相秦檜的文字獄壓力、宋高宗大肆為自己塗脂抹粉的情況下,他竟能寫出相對較為清楚的史書,非常不容易,但秦檜在金國為俘的一段時間,卻仍然撲朔迷離,沒有史家能夠寫得明白。

首先是靖康之難前夕(靖康元年十一月),南宋本打算以割地賠款來應付金國,有卅六名大臣堅決反對,秦檜是其中首腦人物,大臣李綱等主戰派遂對其大為讚賞,升了秦檜的職為御史中丞(諫官之首,這個職位公認必須「德行與才能並備」的人纔得以出任),對照前面和史上說秦檜力主與金議和,看起來是不是很不合理?

再者金人攻陷汴梁,大肆搜括強掠時,金國上意本打算廢了宋室血脈,另立傀儡政權,而秦檜則洋洋灑灑寫字上書千言,致當時金國兩大軍事首腦粘罕和斟離不,闡述保留趙氏血脈的好處,間接讓後來的高宗趙構得以保住了小命。

問題又來了:秦檜這樣做是真的忠君愛國嗎?

那文書雖自承是宋朝官員,但字裡行間卑躬屈膝躍然紙上,除了可恥,簡單是求饒,轉貼全文如下:「檜荷國厚恩,甚愧無報。今金人擁重兵,臨已拔之城,操生殺之柄,必欲易姓,檜盡死以辨,非特忠於主也,且明兩國之利害爾。趙氏自祖宗以至嗣君,百七十餘載。頃緣奸臣敗盟,結怨鄰國,謀臣失計,誤主喪師,遂生靈被禍,京都失守,主上出郊,求和軍前。兩元帥既允其議,布聞中外矣,且空竭幫藏,追取禦服所用,割兩河地,恭為臣予,今乃變易前議,人臣安忍畏死不論哉?」(這段說宋朝稱臣割地,是「前議」,兩邊有條款了,不可以變動云云。)

「宋於中國,號令一統,綿地萬裏,德澤加于百姓,前古未有。雖興亡之命在天有數,焉可以一城決廢立哉?昔西漢絕於新室,光武以興;東漢絕于曹,劉備帝蜀;唐為朱溫篡奪,李克用猶推其世序而繼之。蓋基廣則傾難,根深則難拔。」(這段引用歷史上王莽篡漢和三國分立的典故,說是國都沒了,朝代也不該亡,最後兩句說得難聽,完全是站在金國的觀點,認為宋人「根深難拔」,還不會滅國!)

「張邦昌在上皇時,附會權幸,共為蠹國之政。社稷傾危,生民塗炭,固非一人所致,亦邦昌為之也。天下方疾之如仇讎,若付以土地,使主人民,四方豪傑必共起而誅之,終不足為大金屏翰。必立邦昌,則京師之民可服,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師之宗子可滅,天下之宗子不可滅。檜不顧斧鉞之誅,言兩朝之利害,原複嗣君位以安四方,非特大宋蒙福,亦大金萬世利也。」(張邦昌在宋徽宗時立為帝,不過這是權宜手段,這裡又站在金國的立場說話,講的重點就是要金國立個趙家的傀儡政權,看看那最後一句!這是愛國嗎?無恥啊……)

說秦檜愛國,我,笑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