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05 12:19:55瀏覽2401|回應7|推薦25 | |
金融海嘯不但迫使我們減少開支,節儉度日,真真實實改變了你我的生活態度,更可怕的是,似乎也顛覆了我們的價值觀,一向奉為圭臬的美式資本主義正受到空前未有的質疑,開放、鬆綁、自由放競爭、減稅等名詞已由中性變成負面表述。 上世紀末柏林圍牆倒塌,指引了共產主義瓦解的命運,金融海嘯真的標舉是美式資本主義解構的徵兆嗎?人類真的將再度面臨1929年延續了十年的大蕭條,迫使各國改採保護主義,深築貿易壁壘,終於爆發二戰的命運嗎? 前景似乎很難樂觀,壞消息實在太多。 金融海嘯捲起的浪牆,已摧枯拉朽推倒金融業與股票市場,如今正考驗著製造業及零售業的體質與應變力,美、歐、日及亞洲四小龍均已進入景氣衰退逆境。全球寄望中國成為全球經濟救星,但中國顯然對自己並沒有這樣的期許或自信。 上星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央行總裁)周小川明確表態,不排除人民幣貶值,以扶持出口產業,確保經濟成長。12月1日人民幣果然急貶0.2%,立刻掀起鄰國競相貶值。 人民幣急貶不僅顯示中國評估推動經濟升級時機仍不成熟,內需市場仍不足以帶動經濟成長,而必須讓人民幣貶值,擴大出口。更讓人擔心的是,美中貿易大戰可爆發,全球化經濟發展大趨勢可能逆轉。 美國新總統歐巴馬即將入主白宮,由民主黨完全執政,政經大趨勢是:美國優先、就業最大、保護主義當道,美中匯率爭議本已火熱,人民幣不漲反貶,準備再度長驅直入進軍美國市場,歐巴馬政府如果真的履行政見,張開保護主義大傘,全球經濟都將受累,中國受傷會最重,台灣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美國為市場,後果更慘。 世界各國莫不寄望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帶動全球經濟成長,中國卻想走回頭路,依然仰賴外銷帶動成長,急凍的美歐日市場還能容納多少中國製商品,有很大的疑問,擴大出口還為中國經濟創造多少價值,答案其實很清楚。中國一旦走上錯誤的景氣復甦之路,全球都將受累。 企業家看的很清楚,當前money is king,老早已停止擴張,減少投資,現在更進一步精簡組織、減少支出。民眾失業增加,收入減少,因而減少花費,努力存錢,希望平安度過難關。經濟循環規模漸漸縮小,這就是通貨緊縮、經濟蕭條了. 當前景況確實令人沮喪,但我們真的會回重回大蕭條年代嗎? 景氣總是在繁榮與衰退間循環,十七世紀荷蘭鬱金香曾掀起一波繁榮與衰退,史稱鬱金香泡沫,前一波繁榮與衰退循環是網路泡沫,鬱金香泡沫與網路泡沫本質完全不同,鬱金香所能創造的價值有限,網路能創造的價值完全不同。這一波投機潮是房地產及房地產金融商品泡沫引起,1929年大蕭條則肇因於糧食投機,本質也不一樣,完全不能類比。 人類總是在錯誤中成長,只要文化與體制是開放的,錯誤總會被修正。進入知識經濟及網際網路與光纖網路組成的現代世界,人類經濟活動所能創造的價值,也與上一次網路泡沫不同,更與1929年不同。這一次泡沫規模雖然極大,但將拜科技及人類文化與體制更開放之賜,將會加速調整,使經濟回正軌. 台灣的經濟也面臨嚴厲的挑戰,但基本面與日本接近,仍有雙高優勢,就是:外匯存底高、儲蓄率高。台灣眼前困境成因與其他國家相同,是全球景氣衰退,經濟前景不明,使企業轉採保守策略而縮減支出、保留現金。民眾感到緊縮的壓力被迫減少支出所致。 面對當前困境,政府應該做的是:
馬政府最需要痛切反省並強化的,其實是執行力與溝通力.
苦日子會多苦?苦多久?答案應該是中間偏正向,但政府能不能真正苦民所苦,更是關鍵.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