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10/07 09:16:59瀏覽2068|回應7|推薦43 | |
由於立法院藍綠龍頭老大涉及關說,揮淚斬王的馬總統,反而讓自己身陷非法監聽疑雲,給了民進黨見縫插針、轉移焦點的機會。
民進黨再度占據主席台,不讓閣揆報告,還發動周邊民間組織,要求馬總統道歉、下台。始作俑者柯總召,不但不為自己捅出來的婁子向人民道歉,反而還高呼「偉大的時代來臨了」,興奮地期待藍綠版圖即將變色,柯總召又為台灣增添一奇蹟、奇觀。 九月「政爭」雖然是國民黨因整頓內部引起的,但也暴露立法院長久以來的沉痾,包括密室協商、多數屈從少數、議事失序、效率不彰、關說自肥等「密室」醜事。 民進黨霸占主席台讓議會不斷空轉、立委坐領高薪,也再度提醒了民眾,民進黨在去年的美牛案,也曾幹過夜宿立法院5天4夜糗事。民進黨在美牛事件虎頭蛇尾表現,讓其支持者失望、痛心,現在故技重施,讓議會不斷空轉,立委拿錢不辦事,讓每天辛苦工作、賺錢繳稅的民眾憤恨難平。 最近民調表示,有46%的民眾贊成解散國會,74%不滿議事效率,76%不滿立委表現。 過去有民眾譏諷立法院每期議會其實只有上1天班。因為他們總是在會期最後1天,把所有堆積的議案囫圇吞棗、包裹通過。令人不免想起宋太宗名言「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些尸位素餐、不知民間疾苦的立委,人神共憤! 世界經濟論壇(WEF)近期公布的台灣競爭力,已經落後香港、日本、新加坡,主要是因為台灣政府效率低落、貪汙賄賂情形嚴重、司法不獨立等。最近在立法院發生的亂象,正好反映了台灣競爭力低落的原因,主要的弊病剛好都發生在立法院,包括議事空轉、司法關說、接受財團賄賂等。 這是個最壞的時機,也是個最好的時機。既然7成以上民意不滿立法院表現,正好全民可以強力要求國會徹底改革,來個大破大立,建立新國會2.0升級版。 至於如何改革,前有《中國時報》刊載一系列國會改革專欄,由各法學專家提出建言;後有幾位良知尚存的朝野立委提出國會改革主張。總結來說,這些改革提議包括了:國會議長中立化、調查聽證法制化、議事運作透明化、議案審議優質化、提高黨團設置門檻、霸占主席台一律送紀律委員會等。 但是這些主張似乎都是治標不治本。釜底抽薪之計,我們認為立法委員需要做個徹底的重組。既然多數民眾贊成解散國會,重新選舉新立委,那就應該慎重考慮下列幾項改變。 其一、第七次修憲旨在提高立委素質,進而提高立法院問政品質。但自從第七屆起立委席次減半,選制也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後,立法院問政品質並未提升。沒有民意基礎的不分區立委反而讓小黨消失。觸犯黨紀的不分區立委,兩黨均無法將之開除,本人也厚顏戀棧不去,成了打不死的怪獸。充分證明不分區立委的設置,非但無法提升問政品質,反而成了政黨無法切割的毒瘤,拖累了整個國會。因此,第一個需要改革的,便是取消不分區立委制度,所有立委必須經過民意及選票的檢驗。 其二、過去黨外人士反對國民黨一黨獨大,得到許多選民的認同,讓民進黨迅速壯大並且成為與國民黨分庭抗禮的最大黨之一。但是由於兩大黨互相傾軋,即令走向零和也無所謂,讓議會空轉,國家失去競爭力。最近發生在美國國會因兩黨惡鬥遭致政府關門的例子,讓人也不免擔心模仿美式民主的台灣兩大黨,也會步上後塵。相較於十分有效率的日本、新加坡國會,雖然他們也有多數黨,但都是一黨獨大,與第二大黨的席次比例懸殊。因此停止扼殺小黨,不讓兩大黨就地分贓資源,才能平衡政黨生態。 其三、如果未來的總統所屬政黨非最大黨,必須考慮實行雙首長制,由最大黨與其他小黨組成聯合內閣來執政,總統成為虛位元首。這樣就可避免兩大黨繼續進行動搖國本的零和遊戲。國會院長必須是無黨無派的中立角色,並有任期限制。 從根本上改變立委結構,再輔以新的國會議事規則,就可以讓國會大破大立、一雪前恥、重新出發。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名家專論-大破大立-國會升級-重新出發-20131007000413-260109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