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23 16:22:21瀏覽1962|回應0|推薦18 | ||||||||||||
趁著九天的年假,帶了家人去了一趟臺北市孔廟。它就座落於台北市大龍峒老街,原建築於1884年落成,但於1907年,由台灣總督府下令拆除附近之漢人傳統建築。現今所見為1925年重建,1939年完工。其建築形式與山東曲阜本廟相同,具有萬仞宮牆、禮門、義路、泮池、櫺星門、儀門、大成殿、東西廡、崇聖祠及明倫堂等,但明倫堂的形式及規制與本廟不符。1972年由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接管,並於1992年被訂定為三級古蹟。 台北孔廟面向庫倫街及酒泉街,但這面向卻被萬仞宮牆擋住,令人「不得其門而入」;想進孔廟參觀,必須由右方大龍街的入口進入。便又讓我想到《論語》子張(二十三):「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的感覺。 經明倫堂前,入黌門。右前方即為萬仞宮牆及泮池,半月形泮池上有拱橋,稱之為泮橋。橋頭飾之以筆頭,橋身飾之以竹節,頗有隱喻文人之高風亮節及振興文運的意涵。與泮池相對之處為櫺星門,門上沒有一般寺廟的門神彩繪,而改以門釘裝飾。左右兩扇門板各有五十四顆門釘,合計一百零八顆。關於此門釘的數量與意義,其實眾說紛紜。有一說法為一百零八顆門釘,分別代表三十二天罡及七十二地煞,管見以為此說法乃為清代以後,將清朝訂定之門釘數量,融合民間信仰而成一百零八顆。 門釘最初的用途,應為固定門版的構建之一,明代以前,並無明文規定。直到了清代,才把門釘數量和等級制度建立起來。《大清會典》內有記載:「宮殿門廡皆崇基,上覆黃硫璃,門設金釘。」及「壇廟圓丘外內垣門四,皆朱扉金釘,縱橫各九。」對親王、郡王、公侯等府第使用門釘數量有明確規定:「親王府制,正門五間,門釘縱九橫七;世子府制,正門五間,門釘減親王七之二;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與世子府同;公門釘縱橫皆七,侯以下至男遞減至五五,均以鐵。」 此外,於櫺星門處,尚有八角龍柱及八角柱各一對,柱上並無對聯,據說是為了遵循「不可在夫子廟前賣弄文章」的古制。而在於牆堵上,則有著一般寺廟常見的交趾陶人偶裝飾,管見此亦為建築匠師將所學結合民間信仰融入孔廟建築之作。而在轉角處,出現了一個以雙手用力抬起屋頂的人偶造型。對於這「憨番抬厝角」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為有人到建廟的工地,對於匠師的作品胡亂批評,因而引起匠師的反感,便吩咐徒弟依其容貌,做成一尊人偶,並且讓它站立於牆頭,抬著沈重的屋頂,藉以讓批評的人感到丟臉。二為荷據時期引進的黑人塑像。至於何種說法為真,目前應已「不可考」。 過櫺星門後,儀門則接續映入眼簾。第二進面寬五開間,而兩柱中間的空間稱之為一開間,五開間則說明了這第二進的面寬之中,共有六根樑柱。中門的兩側,各以八條螭龍雕成「螭龍團爐」窗,兩側牆堵之上又有兩尊交趾陶武將,虎邊武將執「旗」及「球」,龍邊武將持「戢」及「磬」,有著「祈求吉慶」之意,此又為一結合民間信仰之作。 入儀門之後,則可見到大成殿及東西廡,崇聖祠則位於大成殿正後方。大成殿面寬五開間,進深六開間。殿外有一座突出的平台,稱之為「丹墀」,為祭典時使用之平台。丹墀前設有御路,上雕雲龍。香案旁放置一口鐘,鐘上鑄有「聖祖殿」及八卦等紋路,可讓民眾在祈願後敲鐘,以期心想事成。殿內正上方,亦可看見華麗的鬥八藻井。 在大成殿屋頂上的兩側,各有一個「通天筒」,但在正中間則出現了一座「七級浮屠」,民間相傳可以鎮殿及驅邪。但仔細一瞧,塔頂上方有一根細長的突出物,管見以為這是一根「避雷針」,而且為了不破壞原建築的美觀,才用「七級浮屠」將避雷針隱藏在內。 綜觀一般寺廟的裝飾藝術,一般可分為道教思想、敬天思想、五行思想及佛教思想四項。而《論語》雍也(二十二):「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述而(二十一):「子不語怪,力,亂,神。」所以,在孔廟中常見的裝飾藝術應以敬天思想及五行思想居多,若出現一些民間信仰的元素,多半應是出自於匠師的巧思吧! 若您逛完台北孔廟,或可駐足於明倫堂前歇息片刻,也許還有機會見到好幾隻不怕人的松鼠喔。 更多照片請參閱 《台北孔廟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