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語意上的錯誤,也有可能會誤國
2005/10/08 14:52:17瀏覽2134|回應4|推薦7
最近考上熱門的法碩乙,重當學生。

昨天上英美法導論,談到法律人的思維,老師突然舉了很多例子,其中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林桓教授轉述某政府高層說:國外大銀行每年平均獲利20%,台灣小銀行每年平均獲利8%,二次金改的目的,就是把小銀行合併成大銀行,讓他們能更有競爭力,超越國外的大銀行。

老師要我們分析這個論證,如果分析不出來,可能就不太適合讀法律系,更不要談想拿碩士學位了。我的分析是,第一,沒有註名出處和資料來源,不可信;老師回答說,先不要管這個,他問的是,語言上的邏輯錯誤。我再補充,美國大銀行的平均獲利的環境,並不等於台灣小銀行的獲利環境,況且,台灣的小銀行就算合併成大銀行,效力也不等於美國的大銀行,說不定會更爛。

老師說,這個推論是不精確的,但很接近了。最後,大家都說了一大堆論點,但似乎都不太理想。可能是大家都不適合讀法律吧。但我相信,陳水扁都能唸完,我一定也可以。

如果是你,你要如何回答。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ch3112&aid=77125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想問題大概是出在從誰的立場來論證吧
2005/11/09 15:41
銀行大了,家數少了,競爭小了,獲利自然高了.對銀行來說當然好.但是對銀行的客戶,社會大眾來說,可能服務差了,負擔高了,得利少了.這樣的結果,真正好嗎?

Huang-C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數運算
2005/10/18 11:24

國外大銀行每年平均獲利20%,台灣小銀行每年平均獲利8%,二次金改的目的,就是把小銀行合併成大銀行,讓他們能更有競爭力,超越國外的大銀行。

獲利不是把幾家銀行各別的獲利率加起來算,合併後分母也擴大了,不會因合併就可以改善獲利率。這是小學分數運算的問題,學過的人都不會如此樂觀。


張 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二次驚改
2005/10/09 00:25

這是一個邏輯問題

首先,並非每一個國外的大銀行都有這麼好的獲利,國內小銀行的獲利能力也未必比國內的大銀行差。前題已有問題。

其次,國內小銀行合併後的大銀行,並不等於國外的大銀行。因為環境不同,本質也不同,三個臭皮匠還是臭皮匠,不會因為硬湊在一起就變成諸葛亮。

第三,基本上,銀行規模大小與獲利未必是正關聯,國際上也有很多例子是規模愈大,競爭力愈差,因為包袱太重。

第四,銀行規模變大,是有助於提升國際競爭力,並不代表就是競爭力一定提升。

第五,唉,國內競爭都搞不定了,還要去爭什麼國際競爭......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不用法律人的觀點看的話呢..
2005/10/08 15:55

我不是法律系的,但,能不能用一般人的觀點看..

1.美國和台灣的經營環境不同,企業發展模式也不同,所以獲利條件不能相提並論

2.小銀行和大銀行的差別應該不只是資本額和營業據點吧。如果只是如此,那麼合不合併意義就不大了。

3.就算小銀行合併成大銀行可以創造到20%的獲利率,那麼小銀行被合併時的條件是怎麼界定的。如果不合理的犧牲一些人生存的權利或是幸福的機會,那麼數字上的獲利率提高,是不是建築在侵蝕這些人的權利而達成的。那麼,整體的幸福指數到底有沒有提高,是值得深究的。

我不是法律系的,應該也沒機會拿到碩士,但,我想用一般人公平正義的思考模式比較容易判斷。至於阿扁的法律學位,真的,引發的議題可能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