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11 12:41:58瀏覽388|回應0|推薦0 | |
( 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指出,台灣現在確有較多家境好的學生讀國立大學,經濟弱勢生卻上學費貴一倍私校的現象。 為讓更多弱勢學生能讀國立大學,除了目前已有的繁星計畫,教育部也會進一步思考其他方案。 蔣偉寧說,家庭經濟好的學生,不一定因為才藝好才進國立大學,而是因他們的教育資源比較豐富。 蔣偉寧表示,國外名校如史丹佛大學等為讓學生多元化,保留一定比率的名額給表現不錯的弱勢生,並提供獎學金。 蔣偉寧說,台灣升學制度現在不容易做到這一點,但繁星推薦計畫多少解決部分問題,可讓更多偏鄉學生進到頂尖大學。 蔣偉寧也說,教育部配合十二年國教,擬於106年將繁星推薦比率提高到百分之十五。此外,教育部也正在研擬學費調整方案,要逐漸拉近公私立大學學費,一旦調漲了國立大學學費,就會發「教育券」給弱勢學生,協助他們可以就學。 教育部九十六年試辦繁星計畫,但繁星主要解決「區域弱勢」,而非「經濟弱勢」問題,一百學年度協助兩百零三所高中學生進入台大等頂尖大學就讀。 大學甄選委會統計,今年繁星錄取人數最多的前十大高中,多為社區高中,但其中也有二所高收費的私立高中,引發爭議。 不少社區高中校長表示,繁星計畫對社區高中努力向學的學生具正面動力,對提振老師士氣也有助益。 ( 公立大學申請清寒獎學金的學生不多,但一所私立學院的獎助學金,「學生搶著申請,每年都用完。」台灣大學教務長蔣丙煌說,申請清寒補助的台大生,確實比私立大學、技職體系學生少很多。 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則表示,來自相對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孩子,多半會進入私立學校就讀,這是常態;學校能提供的獎助學金有限,還是要靠政府以「教育捐」等制度分攤弱勢家庭的重擔。 蔣丙煌說,家境好的人,在教育資源及父母支持上都占優勢,能進入台大求學的自然就多;但蔣丙煌也說,家境背景及才藝並不是錄取關鍵,面試主要在評量學生是否有意願、有能力入學。 台師大校長張國恩表示,能否入學要看成績,不贊成保留一定名額給清寒生就讀,否則學生進得來,卻跟不上同儕的學習;不少清寒學生學業成績很好,根本解決方式,還是要從國中、高中端的輔導做起。 成大教務長林清河指出,只要教育部同意,成大願意放寬入學條件,讓成績達到一定門檻的清寒、偏鄉學生就讀。林清河表示,配合十二年國教政策,教育部將提高繁星推薦的比例,成大對此樂觀其成。 賴鼎銘說,學雜費不漲,就學人口下降,校方能力實在有限。校內提供的獎助學金,只能滿足少部分人的需求,無法治本。 致理技術學院調查,學校有三分之二的學生是經濟弱勢,其中有四成二的學生家庭年收入在五十萬以下。為了讓孩子不中途休學,除了清寒獎學金,學校還允許分期償還學費。 致理技術學院校長尚世昌表示,該學院學生多是單親或隔代教養,或雙親雖在、卻沒支付孩子生活學費,因此許多學生靠打工賺註冊費和生活費。每年學校設置約五百萬的獎助學金,「學生搶著申請」,每年都用完。 一位老師說,曾有成績不錯的日間部學生,原本打算繼續插大升學,考慮家計,只好改念夜間部;此並非個案,許多技專院校很常見。 ( 清寒學生進名校機會變少?清大校長陳力俊、交大校長吳妍華都表示,多元入學方案確實讓沒能力學才藝的清寒學子失去競爭力,但透過繁星計劃入學的學生課業表現佳,比一般生更努力,「清寒學生缺的只是機會。」 陳力俊表示,教育部曾統計,國立大學學生幾乎都集中在少數幾個明星高中,家境普遍較好;清華四年多來推動繁星計畫,鼓勵招收偏鄉、弱勢孩子就讀。這幾年觀察下來,繁星學生成績都在全年級的前百分之四十,每年有十多名可拿書卷獎(班上前三名),成果卓越。 清大副校長葉銘泉指出,符合清寒低收入戶學生人口,從去年卅幾人,今年增加到四十幾人,校內弱勢獎助學金核發人次從2009年311人、2010年355人,到去年是407人。 吳妍華說,部分清寒家庭學生可能怕被人貼標籤,所以靠打工賺學雜費。 她表示,雖然弱勢學生從幼稚園、小學開始,就無法和其他家庭孩子一樣有良好優渥的學習環境或學各種才藝,但清寒學生反而比一般生還要認真,學業表現也不錯。 「學校招生怎麼看到孩子的本質,而不是只有才藝,很重要。」吳妍華表示,她贊成將繁星計畫招生比例增加到百分之十五,「只要給弱勢孩子機會,方向對了,就有成功的機會。」 昨天領取交大「朱順一合勤獎學金」的管理科學系學生李昆哲,來自單親家庭,母親獨立撫養三名子女,家境清寒讓他更積極嘗試、認真對待每件事物,還雙主修「資訊與財金管理學系」,學業表現優異。 他說,交大確實有不少富有又聰明的學生,求學過程資源比別人多,起跑點比較快,但部分卻在大學混四年,反倒是弱勢家庭的學生,因為知道自己不足,「在後面努力跑也能贏」。 資訊工程系學生劉佳宜和從事美髮業的母親相依為命,她計畫大四申請預修碩士資格,期望五年內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以減輕母親重擔。 她表示,清寒學生能否進名校,取決在個人態度,前提是要有心,努力學習,就有扭轉人生機會。 ( (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