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引用 科幻學院
2007/05/21 00:44:37瀏覽320|回應0|推薦0

星際大戰系列:
星戰系列的態度,是信仰上的解決之道,且必須仰賴英雄的出現與領導,
精英的明智與行動(例如光明原力的絕地武士),
眾生的跟隨(像是伊娃族與自由商人加入的反抗軍)。
而它也反映出經典「英雄的歷程」:啟程、啟蒙、回歸,
最後是刻意表現多元族群同仇敵愾而和諧共存。


華氏451度:
「當局」認定知識是災禍的起源,
尤其「書籍」更是動亂的罪魁禍首,
最實際的行動,就是以法律禁止多樣雜亂的個體藏書,
摧毀與焚燒一切人類的書籍,
並透過集權經營的傳媒,「安定」個體的心思。


重裝任務:
情緒甚至感情是一切動亂的根源,
只要透過精英集團的有效宰制,
配合藥物控制、從小集體教育(親代與子代分隔教育)、
法律嚴禁會產生「感性」之物(如音樂),建立一個沒有動亂思想與行動的社會。


基地系列:
基本認定人類無法改變整體文明動亂/黑暗的命運,
但可縮短這動亂/黑暗的時間長度,
透過「心理史學」
(化約解釋:即統計預測人類「總體」文明發展的科學)的推測與對策,
透過預先在宇宙中建立兩個名為「基地」的根據點,
施展科技、工程、心理的佈局與謀略,
以此促成「減小、縮短」動亂的目的。


魔鬼終結者:
利用回到戰亂源頭的現在(未來的過去),以「改寫歷史」的方式消弭戰亂,
例如摧毀生產「天網」
(一套將來無限擴大,反叛最終壓迫人類的電機科技)的人與物,
甚至未來的執行者(就是由阿諾扮演的魔鬼終結者機器人)也必須自我犧牲,
摧毀身上可能成為將來動亂的所有零件。


美麗新世界:
社會科幻(烏托邦議題)經典之作,
主要透過藥物、嚴密的社會階級分工制度、
高水準的物質生活、思想灌輸與掌控,
來達到社會各份子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的和平局面。


絕地再生:
這部片特別之處,在於它的主角嚴格說來不算原本的「人類」,
而是一個小型的「複製人」社會,
要讓這個複製人社會生活在一個虛擬烏托邦中,
首先就不能讓他們知道真相
(他們複製人的身分、最後難逃一死以提供原真人的醫療價值),
接著要編織一個共有的虛妄夢想: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幸運兒」被抽中去一個更享受、更美好的小島
(真實面的死亡)!
這樣的美夢,加上「組織」嚴密的監控,來維持複製人小型社會的和平。


駭客任務:
囚禁、奴役以人體為主角的實體世界,
人體成為電腦運作的「生理電池」,
由電腦網路建立並宰制一個安定的虛擬世界。


千鈞一髮:
這部很別緻的科幻片,提到很特殊的一種建立所謂「高等世界」的方法:
那就是訂做「基因改良人」(有價人),
有別於自然生產擁有諸多基因缺陷的「無價人」,
有價人的基因都是篩選過、優秀的基因,透過這樣的生物科技,
來建造一個高科技的「秩序社會」。


關鍵報告:
運用一套能「預知未來」的科技,
在犯罪行為還沒發生之前,就由一群頂尖的「未來警察」出動逮捕並制裁,
透過這樣高超的「防患未然」,
犯罪行為甚至動亂自然在可測的表現上幾乎消失於無形!


極光追殺令:
透過植入虛擬記憶、交由「外世界政權」統治,達到人類世界的和平。


超時空要塞(Macross):
設定美妙的歌聲可以觸動人心,不只是地球人,甚至可以影響外星人的心思,
而這樣的強大效用,一方面可以強化純武力較弱勢者的戰力,
另一方面又可以感化敵人(好戰者)的心靈,以此達至和平的終極目的。


綜觀上列科幻作品,雖然只是鳳毛麟角,
我們卻可以發現當中的世界「和平」或「秩序」
有著很多「不能夠」或「不應該」的缺陷,
也不乏「反烏托邦主義」的醞釀,
也許正因如此,故事得以繼續。
不過,身為一位科幻愛好者與現實人類,
還是企盼我們在未來與思想上,
不斷努力追尋一個能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喜愛的「太平盛世」,
個人以為,若能將這樣「庸俗至極」的夢想實現,
必定是一部偉大的科幻,偉大的世界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xonhan&aid=97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