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15 10:22:41瀏覽1737|回應0|推薦4 | |
真空妙有禪之研究
一、 前言 禪是什麼?它根本不是一個實體物,它是心靈智慧的不經意流露、不刻意造作,豁達開朗的自然真心,它是一種心領神會的境界,人人都能領悟,但內涵不同,境界高低也不同。禪滋味是形形色色的,每個人都可能悟禪,每個人的根器都不同,所以禪悟時的契機也很不同,若要執意地下一個定義,只能說:禪是「空」靈的豁達,是「性空」的奇妙體驗。 「禪」,依六祖慧能大師在壇經的定義是:「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名禪定。」又說:「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但一般人所體會的禪,往往停留在「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階段。殊不知「禪」是一種生活的智慧與藝術。透過「禪」,我們可以看清生命的意義,活出幸福美滿的人生。由此,可知「禪」在現代的意義,乃是要具有「超越」現實之是非、善惡、美醜、生滅….等等對立法的智慧,不為外在塵勞的事相所影響,同時在內心中常存正知正見,具有寬容的人生觀,這就具有「禪心」的人了。換言之,一個人必須懂得放下一切虛榮,放下跟別人互別苗頭,放下不合理的慾望、煩惱,這是佛法上所謂的「真空」;然後依據自己的本質,自在地生活,好好的實現人生的抱負,這是佛法上「妙有」的境界;而「真空妙有」就是「禪」,也就是要我們在生活當中,能夠不被外境(如喜怒哀樂、人我是非)所轉,進一步能夠轉境,如此在現實生活當中,便會過得快樂和自在了。總之,「自性空」不礙「緣起有」,所以無妨因果的建立;而「緣起有」不忘「自性空」,所以沒有萬法的執著,這可說是「禪」的最高境界了。 因此,一個禪者是萬事不執著的,所謂(放下提起並無窒礙,萬里任教湖海闊,收住放下不成迷)。所以;縱然是一個善行;如果太過於執著,也會壞事。例如勸善,也要適可而止,「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1)又如:讀書用功是好事,但過於執著,也將必然失去原創性的智慧,而失去了自我思考的空間,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愛情太執太深了,必然會產生煩惱和痛苦,因為彼此沒有空間可以迴旋,「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隨時保有適度的空間,破除一切執著與煩惱,並且不與別人競相比較,這才是禪者的生活。總之,唯有放下一切貪執、不安及防衛的心理,我們才能看到光明的自性,呈現光明自在的人生;也唯有把一切塵勞、煩惱、爭奪、高傲和自負通通放下,我們才能活在豐富 的人生之中。 關鍵詞:禪,真空妙有 二、 佛學中之真、空、妙、有 (一) 真空:小乘之涅盤也,非?,故云真,離像故云空。是無一物之偏真單空也。真如之理性,離一切迷情所見之相,故云真空。(2) (二) 妙有:對於非有之有為妙有,非空之空為真空,是大乘至極之真空也。(3) (三) 真空妙有:非空之空而非如小乘偏執之但空、謂之真空。非有之有而非如凡夫妄計之實有,謂之妙有。故以真空之故緣起之諸法宛然,以妙有之故,因果之萬法一如也。濟緣一曰:「妙有則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歷然」。(4) 是以吾人應體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之法意(5),凡事不可執著應保持一顆「清靜心」,因為世事無常阿。 三、 真空妙有是如何產生的 「真空妙有」是如何成立的?在《萬善同歸集》中說到:「空因有立,緣生故性空。有假空成,無性故緣起。因義顯別,隨見成差,迷之則萬狀不同,悟之則三乘不異。何者?且如有之一法,小乘見是實色,初教觀為幻有。終教則色空無閡,以空不守自性,隨緣成諸有故。頓教見一切色法無非真性,圓教見是無盡法界。若如是融通,即成真空妙有。」世間萬有皆是眾緣和合而有,故性空,這樣的世間萬象卻會因眾生所見差異而千差萬別,若是融通體悟「空」與「有」的本意,即是真空妙有。 四、 我對真空妙有禪之體認 (一)、無常、無住:俗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世紅。世事變化無窮,詩云:有時才到高原上,又入煙雲深處居,令人無法捉摸。原始佛教三法印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即已展開色空世界的精義,色塵世界中諸事物,必定要經歷成、住、壞、空,剎那生滅的現象,一切均「如夢如幻如電如露」( 《金剛經》偈 ) 沒有真我在其中,禪者均明白其為幻心妄影之苦,只有涅槃寂靜才能真正達到清涼、安樂。十二分教不論般若經、華嚴經都以這種色空辯證為基礎,禪宗所謂「畢竟空」也是如此。 色塵世界是因緣生,因緣滅,「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中論.觀四諦品二十四》) 王維在輞川詩中也充滿慧眼觀照下的色空對照,譬如〈文杏館〉之「文杏─梁」「香茅─宇」「棟裏雲─人間雨」,即是色塵世界物質變化的無常性。文杏異樹在因緣和合下被裁製成棟梁,香茅被結成屋宇,棟裏的雲化作世間的雨等等,就其物質的本質而言是一,但情境樣態卻已早經變化。〈茱萸沜〉同樣也寫出對色塵變異的觀察,詩云: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山中儻留客,置此茱萸杯。據考:「茱萸。……木高丈餘,皮青綠色。葉似樁而闊厚,紫色。三月開紅紫細花,七月八月結實似椒子。」(8)] 王維寫茱萸花從「結實」( 三月 ) 到「花開」( 七八月 ) 到「茱萸杯」,冷眼看盡自然草木的生、住、異、滅。〈辛夷塢〉一首更是顯出如此的剎那生滅: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這首詩中,芙蓉花曾「紅萼」燦發,詩人卻在瞬間從其「開」寫到「落」。時間在王維這些作品中似乎已不分三月或七八月,也不分朝夕春秋,彷彿只一剎那,這些草木卻已然瞬息萬變,歷剎那千劫。英國詩人布萊克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王維早已在輞川詩中的草木,寄寓著「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道理。 觀照色塵的變動除了看物質性的變異外,六塵中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絕佳材料,王維也早已剪裁入詩,譬如〈鹿柴〉一詩寫聲音、光影,〈木蘭柴〉一詩寫顏色,都有佳妙。〈鹿柴〉云: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反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此詩從「空」入手,空山「無」人,卻「有」人語,深林「無」日光,卻「有」反影復照,都有極深的趣味。唐汝詢《唐詩解》云:「『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幽中之喧也。如此變化,方入三昧法門。」李瑛《詩法易簡錄》云:「寫空山不從無聲無色處寫,偏從有聲有色處寫,而愈見其空。」(9) 這正是王維善用色空辯證的例子。本來本體空寂不離現象之喧,以耳根來說,王維曾說:「耳非住聲之地,聲無染耳之跡。」( 卷十八〈與 王維輞川二十首,處處是色空辯證下的世界,〈欹湖〉的「湖上一迴首,青山卷白雲」,〈欒家瀨〉的「白鷺驚復下」,〈北垞〉的「逶迤南川水,明滅青林端」都是藉生滅變化之「色」來詮釋「空」。人住於世其實不曾真正居「住」,不曾實有,因為此世界因緣生滅,非永恆之地。因此王維在〈柳浪〉中揭示「無住」的真諦,他說:行接綺樹,倒影入清漪,不學御溝上,春風傷別離。柳樹「住」於岸邊,分行綺麗,其影「住」於湖上,清漪動人,究竟那一邊最美最真?岸上與湖面何為真實?如果執實就難免為御溝之柳,灞橋傷別,詩人知道這顛倒的色與空全屬虛妄,因此說:「不學御溝上,春風傷別離。」這也是輞川二十首中,少有「存在」的「憂懼」,而多了一份清明與禪悅之因。 (二)、順應自然、不與人爭:老子道德經有言: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熟為此?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德之;同於德者,德德之;同於失者,道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勸人順應自然,信服道。又說: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仁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是不與人爭的最好經典。 儒家也主張「不爭」,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 (三)、空能成物:天地因有空,才能讓萬物來去無阻,似乎規勸人;要替他人留有餘地,在道德經第十一章中有言:「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布袋和尚也有詩云:「退步原來是向前,心地清淨方為道。低頭便見水中天,手把青秧插滿田。」如果人們都能有「退一步海括天空」的修養與智慧,社會將會多麼祥和。 四、結語: 禪,東傳至日本,而在日本發揚光大,演變至今,發展出不同的風貌,由於日本人重視普遍性地推廣提倡,刻意使之生活化,故與武士道、花道、茶道結合,甚至於體育界、工商企業界亦參與之,使棒球中有禪,射藝中有禪,插花時有禪,倒茶時有禪,這種生活藝術中的禪不能與純正嚴肅的明心見性中國禪相比,但其將之容入生活中,卻能發生移風易俗,增長人們智慧的功效 。 值此國人道德淪喪,意志消沉之際,如能倡導禪學,必能洗滌人心,改善社會優良風氣,不也快哉。
註釋: 1、 見論語 2、 見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81.10 3、 同前揭 4、 同前揭 5、 見金剛經 6、 見論語 7、 見張婉惠 人間福報 93.05.23. 8、 原田憲雄《王維》頁頁 317,日本集英社昭和 54 年版。 9、 見《千首唐人絕句》頁 11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0、 羅宗濤〈輞川集中王維、裴迪詩作異同之探討〉發表於 1996 年 12 月《中國文學史暨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 11、 同前揭 參考書目: 1、 曉雲導師 原泉 原泉雜誌 2、 李蕭錕 華梵月刊 華梵雜誌社 3、 李蕭錕 華梵鐘聲(每期) 華梵大學 4、 道源長老 金剛經講錄 83.08 5、 中華禪學季刊第二十四期 82.12 6、 南懷瑾 如何修證佛法 經世學庫發展有限公司 78.08 7、 林世敏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天華出版社 67.02 8、 楊憲東 大破譯 宇河文化 84.08 八版 9、 趙洪鑄譯 宜文思溫著 新文豐出版公司 69.10 10、 行雲譯 高橋信次著 千華圖書 83.02 11、 奧修大師 禪宗十牛圖 奧修出版社 90.01 12、 吳言生 經典禪詩 東大圖書 91.11 13、 吳汝鈞 學生書局 82.02 14、 釋惟覺 見性成佛 中台文教基金會 84.06 15、 聖嚴法師 禪的體驗 東初出版社 83.01 16、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 佛說阿密彌陀經淺釋 法界佛教總會 83.07 17、 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81.10 18、 論語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