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過一個像「人」的生活—讀「清貧思想」有感
2007/03/14 16:56:31瀏覽3570|回應1|推薦10

過一個像「人」的生活讀「清貧思想」有感     

  常可聽到周邊的朋友嘆說:「忙」,忙、忙、忙,忙些什麼呢?無非在追求酒、色、財、氣。永遠填不滿的慾望之坑,使人像一個陀螺一般;轉阿轉,成為一個賺錢的工具,失去了做為一個人的靈性,真是悲哀呀! 

古人說: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視富貴如浮雲的節操,在現今社會上再也難找尋,古人推崇的: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而不改其樂的人,更被譏為傻瓜, 

    可是,當你金玉滿堂,穿則錦衣,食乃玉食,出有豪車,這樣就是對身心最有益處的生活方式了嗎?當然;如果你生活在困頓之中,總是為生計擔憂,那不是你所樂於忍受的。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過分的強調節儉自律也不符合實際。但是,如何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保持一種恬靜的心態,追求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而有利於人類與自然環境平衡協調發展,這仍然是需要人們考慮的。所以中庸之道還是有用的,即我們既不能近乎自虐式的自律,也不能無節制的追求物慾,而是應探索適度的、有益身心、有益環境的生活方式。日本的《清貧思想》一書和美國寫作《瓦爾登湖》的作者、倡導「簡樸生活」的梭羅表達的是同樣的生活理念——回歸本心、親近自然,以擺脫物慾對心靈的統治。 

《清貧思想》為日本人中野孝次所作,是一本內容與文字都很優美的書。在浮躁、喧囂與騷動的今天,它彷彿是為炎炎烈日下行走得口乾舌燥的旅人準備的一碗清冽的甘泉,也彷彿是為在觥籌交錯中;食膩了雞鴨魚肉的富裕的人們準備的一盤清淡的小菜。

  《清貧思想》文字淺顯,從構成全書的24篇隨筆的幾個小標題,可知書的內容和主題,如"袋裡有米,爐邊有柴,還要什麼?""我畫畫是為了自己高興""青葉嫩葉,何等尊貴",如"被物質所控制,何其愚蠢""人的需要並不多""美在清貧"等等。在這些隨筆中,中野孝次講述了日本歷史上家喻戶曉的著名人物良寬、西行、兼好、光悅、芭蕉、池大雅等的生活故事,借助這些僧人、文人、畫家、旅行者、隱士平凡而簡單的日常生活,中野孝次呼籲,當代社會中的人,亟需學習和汲取這些先輩們身上的清貧思想,即:生活應盡量簡樸,擺脫物慾纏繞,讓心靈悠遊於平和自由之境。在日本商品出口全球,而富足的日本人卻不為世人恭維的當下,中野孝次意欲以民族歷史上重視心靈世界的名人們生活的"一個側面",為世人進行日本文化的導遊,啟示今天的日本人珍視這些傳統,而不要僅沉湎於物品製造與金錢崇拜,不要一味地追逐富貴榮華。
  對貧富問題的思考貫穿了《清貧思想》的始終,作者嫌惡貪婪而致富的行為,認為人擁有的物質越多,心靈的空間就越少,越來越成為物質的奴隸。書中,中野孝次講述並討論了歷史文化名人們一些看似荒誕不羈,實則體現出人的精神的故事。如《這樣的茶罐就該三十枚金幣》,寫日本歷史上的文化名人光悅(15581637)年輕時執迷於器物,拒絕賣家減價出讓的好意,以變賣莊園等籌來的30枚金幣,換回他喜愛的陶制茶罐,又斷然拒絕以300枚金幣的價格將茶罐出讓。隨著年齡的增長,光悅又把那些寶物悉數送人,自己只用最粗鄙的茶具茶品,以保持心靈的平靜和安寧。
  反對物質至上的中野孝次,主張人應當具有一種純粹的生活能力,過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在《袋裡有米,爐邊有柴,還要什麼?》中,他對一生不與金錢結緣,住草庵、以乞食為生,卻有著悠然心境的僧人良寬(17581831)大加讚賞。良寬一生不以卑躬屈膝換取出人頭地,不求取廣進的財源享受富貴榮華,卻蓬勃自己的心靈,率性而為。由良寬的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中野孝次"省察到在現代文明中嬌生慣養的人是多麼的脆弱"
  類似的故事,在中國的歷史典籍中,尤其是在中國佛教典籍中隨處可見,而且,人和事的年代更為久遠,也更加發人深思,耐人尋味。換言之,中國文化的精神資源極其豐富,並不缺乏《清貧思想》這類域外的維生素。實際上,日本的這些文化名人很多都浸潤過中國古代文化的滋養,從這些浮世繪樣的日本故事中,可以顯明地感受到中國儒家哲學及佛道思想的風采。
  因此,《清貧思想》的意義,我以為並不在於讓我們瞭解了一衣帶水的鄰邦歷史上那些文化人獨特的處世方式,而在於讓我們看到了在物質十分豐富的日本,人們當下的精神狀況究竟是什麼樣的,他們缺少什麼?他們在尋找什麼?他們在反思什麼?
  幾番閱讀《清貧思想》,聽中野孝次和譯者舒緩從容地講述那些傳奇人物的人生故事,聽他們分析當代人何以對這些具有傳奇經歷者的生活方式情有獨鍾,彷彿是在與智者,也似在與朋友推心置腹地聊天。

  在物質豐富的今天,追尋先哲們那沉靜的眼、平和的心,會不會是一種多餘?會不會成為沒有富裕起來的人們用作"精神勝利"的靈丹妙藥?《清貧思想》在10年前於日本出版後,"立即在日本形成了一股閱讀熱潮。好幾個月在十大暢銷書排行榜上蟬聯榜首,更保持榜上有名達兩三年之久。這樣一本有關傳統文化、人生哲學的書,在物質至上的社會如此暢銷,這實在是一個奇跡"。看來,富起來的日本人還是需要呼一口清新的空氣的。
  《清貧思想》可以引發我們對人生的意義與追求進行一些思考,進行一下檢討,也許,思考與檢討不會很精細,卻會產生一點痕跡,也許痕跡不會很深,只是一點朦朧迷離的意緒,但無疑會在某種程度上,將我們不斷膨脹的慾望在某種程度上予以稀釋和排放,濾除其中某些雜質,甚至就因此醇化了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由光怪陸離的紛繁走向了生命的澄澈,使我們擁有了沉靜的眼、平和的心,擁有了一份生命的快樂,也未為可知。此時我們將發現;能真真正正、瀟瀟灑灑地為自己活一回,是多愜意的事!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sourceful386490&aid=815453

 回應文章

Ail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清貧思想
2008/07/09 19:43

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

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

問你何時曾看見這世界為了人們改變?

有了"清貧思想"是否就算是擁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