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正統書法的哲嗣
2010/02/16 18:48:42瀏覽3667|回應5|推薦59

中國正統書法的哲嗣- Inheritor of China's orthodox calligraphy1945-1987

由日本所掀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戰敗,於1945年宣布無條件投降,臺灣遂歸還中華民國,在日人撤退以後,臺灣隨即也結束日本的教育和文化。1949年大陸淪陷,蔣中正所領導的國民政府,播遷來臺,開啟了臺灣的一個新時代。

在淪陷前,大陸整個地區陷入一片混亂,百業蕭條,民生凋敝,更遑論發展書法?在這樣一個世代交替的大時代中,雖然產生許多悲歡離合的人生劇本,但對於文化的融合,卻有重大的意義。因為有許多書法大家,隨著國民政府移居臺灣,或是走避香港、海外。這些在國民政府所培植起來的書家,可不是等閒之輩,皆為一時之選,屬於頂尖的文化前輩或是菁英,大多能開創自我的風格,同時也是傳承中國書法的精髓。本節即在舉述這些人的書法風格,藉供參考。

此時的臺灣,因受日本趨使,也捲入戰爭,受到戰禍的波及,百姓生活窮苦不堪,當然書法也難以推展。加上當初來臺的「外省人」,與本土人士有語言的差異,難以溝通,所以偶有誤會。至於臺灣的書風,因受到日本的影響,書家的創作範圍較為狹窄,見到渡臺書家多樣又根底深厚的作品,非常的嚮往。可惜,因為種種的因素,本邑書家與渡臺書家間的交集,並不多。

在臺灣光復初期,統治階層,多為大陸人士,文化界及書法界的高層人士,亦多為大陸出渡臺之人士。由於他們在大陸,與日本人交往的經驗不佳,對於日本人在大陸的所作所為,非常痛恨,因此當他們看到,臺灣本地書家,帶有濃厚日本書風的作品,總覺得不對味,這時臺灣的書壇,是渡臺書家的天下,那有本邑書家置喙的餘地?也因為如此,臺灣早期的書法,當然不受當時的官方重視。整個臺灣的書風,是直接承續大陸,經由渡臺書家,帶來臺灣的。事實上在此之前,臺灣書法的來歷,並無有系統的文獻,所以也少有人,去專心研究臺灣早期書法的歷史發展。

  國民政府來臺,原本只是將臺灣作為反共抗俄的基地,當時有句口號:「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是以,在這種氛圍下,一切的政策,皆以反攻大陸為優先,所有的臺籍人士,必須完全融入中國既有的文化。書法的內容,也以政策為導向。

盱衡國際情勢,大陸人士逐漸了解,反攻大陸困難,必須深耕臺灣,進而才有久居的打算。經過時間的磨合,臺籍人士也漸能接受大陸人士,雙方努力摒除語言的障礙,又因相互通婚,於是相處逐漸融洽。

在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基隆書道會,在幾位前輩與大陸書家們的共同努力下,組成中國書法學會,這項合作,極富臺灣書壇合作的象徵意義。當時,中國書法學會舉辦一場「臺灣書法傳承展」,參展者,本邑書家有:鄭香圃、朱啟星、施壽柏、呂申甫、周雪峰、施讓甫、張國珍、陳浚源、王漢英、黃海泉、陳丁奇、郭龍壽、曹容、李普同、陳心南、魏清德、林述三、陳逢源、楊仲佐、杜聰明、黃傳心、林熊祥、張李德和等等,大陸渡臺書家有:宗孝忱、高拜石、朱玖瑩、莊嚴、于右任、吳敬恆、趙恆惕、董作賓、溥儒、梁寒操、奚南薰等人。他們不僅具有高深的書法功力,而且有的人,身居政府要職,對於書法的傳承,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在書法傳承展中,不管是本地書家,或是渡臺書家,都曾為栽培後進及傳承書法而盡力,都是值得我們尊敬和效法,本節僅就渡海來臺的書法家,對臺灣書法傳承的貢獻敘述。  

1)、首先敘述大家所熟知的于右任先生。  

 于先生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在陜西三原出世,隨著國民政府遷臺後,於民國五十三年(1964)病逝於臺北,葬於臺北市陽明山百拉卡公路旁(竹子湖附近),周圍環境景觀良好。

于先生為當年國民黨時代的黨國元老,任監察院院長,前後達三十四年。早年,曾長時間領軍捍衛鄉土,而後參與政事,功勳彪炳。但是真正受人景仰的,則不只是功勳,最重要的是他的書法成就,及對書法發展的影響。

  于先生在書法的成就,應從他的書法造詣,及整理、提倡標準草書兩方面來說。就書法的造詣,由於他融合了各家,而且開創前所未有,獨步當代的個人風格。除此之外,他的碑楷、行書的表現也相當精采。

  對於于先生學習書法的過程,在各種記載中,並不一致。許多人都以于先生曾說過的一些片段,就自己的印象,來描述、解釋,如何逐步形成于先生的書法造詣。對於他曾臨過的碑帖,有不同的說法。其實他是前清文人,受到科考的影響,啟蒙時,必定以唐宋楷書為主,然後他再從碑體奠下基礎,及至後來為著提倡標準草書,才進入帖學的融合。

  于先生曾在1930年,賦詩描述自己學習書法的過程:「朝寫石門銘、暮臨二十品」,石門銘或是二十品都是屬於魏碑。他是陝西人,檢視他自十九歲開始,長年收集古碑墓誌的故事,大抵可知:他是以北碑為臨摹學習的方向,所以早期于先生的書法,應以碑楷為主。

  他對草書的投入,大約在他三十五歲左右,接觸到「廣武將軍碑」後才開始。起先曾琢磨於章草,興起整理以便於應用的想法。在1932年成立「標準草書社」,這段時間于先生的草書,大體以章草為主。

  章草與於草法並不相同,不能完全適用於標準草書的制定,於是放棄整理章草的工作,而逐漸以二王流派的草書做為標草的依據。據推論,于先生應該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涉入今草帖學的範疇,特別是來到臺灣以後,對於草書帖學的重視尤甚於前。

  如果檢視于先生的書法,從創作前後年代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中年以前的楷書,此時他從早期的楷書到碑楷,已奠定厚實的基礎。在中年以後,開始鍛鍊行書及草書,然後在主導標草的整理。大約在花甲後,進入標準草書的應用,更融合碑與帖的精髓後,將標草應用得出神入化,晚年的作品,無人可望其項背,而被尊為「草聖」。

  于先生的草書被稱為于體,在臺灣早期有許多人仰慕于先生的書法,著迷於于體的標準草書。在他的推動下,標準草書曾廣被重視,許多人開始練習標準草書,但是常有人將標準草書與于體草書混在一起,以為書寫標準草書就得寫于體草書,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書壇充斥于體書風的標草作品。為著很快寫出作品,殊不知于先生的草書有很長的過程,雖是草書卻帶有碑體風格,直接臨寫于草,只能畫出線條和字型,是無法體會內蘊的精髓。

  標準草書是草書字形便於應用的整理,並不是新的字體,也不是固定的書寫風格,如能善加應用將有助於草書的辨識及使用,因為古今書家在草書的變化太多,如能透過草寫筆畫及字形的統一,或許在書寫上更臻完美。

 由於于先生的極力倡導,中國大陸目前,仍有書家及學者在作研究,日本也有標準草書推展的團體,臺灣則有標準草書學會在繼續推動,甚至也有書法比賽,設有標準草書組。或許在大家的努力下,即使在電腦文書充斥的環境下,標草的應用,能取代繁複筆畫的書寫,使人樂於親近書法。(65

2)、張大千先生

張大千(一八九九-一九八三)生於四川內江,原名正權,後更名張爰,又名張季、季爰,堂號「大風堂」。兄弟十人,張大千排行第八,從小就愛繪畫。母親是當時知名的女畫家(66),他的二哥名澤,字善子,別號虎痴,是畫虎專家。除此之外,善子的人物、山水、花卉,無一不精,是以大千幼承母親及兄長薰陶,受益很多。

張大千於少年時(1916),曾被土匪短期綁架,那幫土匪見其會書文,逼迫他做師爺,後藉機脫困。旋於1917年與兄長同赴日本京都,學習繪畫及織染工藝。1919年未婚妻謝舜華病逝,他出於悲痛而厭世,在松江禪定寺出家,法名大千。後來又各在寧波觀宗寺、杭州靈隱寺掛單(67)。他的二哥張善子聞訊趕來,逼迫他還俗。雖然總計出家一百天,但自此後,他便開始蓄著一把大鬍子,那時他才不過二十多歲,長髯儼然成了他特有的標誌。

同年(1919)返上海,拜曾農髯、李梅庵為師,學習詩文書畫,受石濤(68)跟八大山人(69)的影響很深。1927年起遍游名山大川,包括黃山,峨眉山,敦煌。1929 任第一屆全國美展幹事,1933 年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一年。1941年至1943年間赴敦煌,臨摹敦煌壁畫。他描摹壁畫時,發現部分壁畫有內、外兩層,他擅自揭去外層,以觀賞內層,這種破壞文物的行徑被揭露後,又抵賴辯解。1943年他出版「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且辯稱:他對敦煌壁畫的文物保存,也有相當多的貢獻等辯辭,但不被各界採納,且常引以為詬病。

  張大千於 1949 年移居香港,1951 年移居阿根廷,1953 年從阿根廷移居巴西聖保羅,從此畫作開始聞名國際,包括法國羅浮宮也前來邀展。

他主張敞開心胸,接納西方藝術,不分文人畫、工匠畫,不分派別,不固守師法,然後立意創作,成為獨立自主的畫家。

1956 年,他曾與畢卡索當面切磋,開始將西方抽象主義的理念,應用到中國傳統水墨畫上。他的「新文人畫」,受西方藝術影響,改變了傳統潑墨、破墨技法,完成新形式和新風格的潑墨、潑彩畫的風格這兩位東、西方大師的會合,是當時轟動藝壇的大事。從而於1958年,張大千以「秋海棠」圖,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譽為世界偉大的畫家。1969 年之後,他則居美國,直至 1977 年回臺灣定居,建摩耶精舍於臺北外雙溪。張大千對台灣戰後水墨畫的影響甚大,主要是他調和了文人畫派和職業畫派,形成「張大千現象」(70),這個現象,對於台灣水墨畫的藝術活動、媒體、傳播、藝術行銷、網路資訊等文化產業的提振,都有甚大的社會經濟功能。

張大千於1983 年過世,是中國現代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的畫風,因年齡的遞增,而有改變。三十歲以前,畫風清新俊逸,五十歲,進於瑰麗雄奇,六十歲以後,達蒼深淵穆之境,八十歲後,氣質淳化,筆簡墨淡,增強意境的感染力和畫幅的整體效果。可看出,其畫由繁到簡,從婉約秀麗,到豁達豪放。在畫藝上,有日新又新的面貌,優美深博的內涵。齊白石曾讚說:「一筆一畫,無不意在筆先,神與古會。」徐悲鴻也讚嘆:「張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可見其繪畫成就之崇高。

張大千在中國繪畫成就超凡,乃是眾人皆知的美事,但卻不知,其功力深植於中國書法之中,他特有風格的題字,往往能與畫面相契合,使藝術達到更高層次的表現。

他的書法真可謂已至化境,臨摩誰?就像誰。他臨摩石濤致八大山人一封唯妙唯肖的私函,現為日本人永原織造所珍藏(71),真跡出現後,為藝文界製造了不少的困擾,但也可應證張大千筆下功夫了得。

3)、溥儒

溥儒(18961963),姓愛新覺羅氏,字心畬,號羲皇上人。清宣統皇帝曾孫,前清恭親王奕訢之孫,常於書畫上鈐「舊王孫」印以自況。

溥儒幼失怙,母項太夫人督、教頗嚴,延西席教習經史詩文。同時並入貴胄法政學堂,學習英文、法政、數學等,

法政大學畢業後,1914年考入德國柏林大學,遊學歐洲。
民國十一年(1922),由德國柏林研究院畢業,獲有天文學及生物學雙博士學位。回國後,奉母居北京西山戒臺寺,謝絕交遊,潛心詩、書、畫創作,又號西山逸士。於民國十七年(1928)應聘,赴日本擔任京都帝國大學教授,越兩年,復返北平任教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1930年,首次個展於北京中山公園水榭廊,震驚北方藝壇。溥心畬的水墨畫,淺淡而不繁複,工筆中略帶舒放。比起大筆揮灑的南派大師張大千,風格迥異。自此,兩人在畫壇上,博得「南張,北溥」之稱,橫掃水墨畫壇,幾近半世紀。
  
溥心畬是舊時代的飽學之士,自詡其書法帶有繪畫,用詩文鋪陳胸中風景,此乃超塵絕俗的文人畫特徵。文人畫也代表著讀書人的氣節,溥心畬畫如其人,他是清室後裔,卻不曾為東北變局而動搖意志。1932年,日本策動「滿洲國」獨立,請回溥儀當皇帝。溥心畬的兄弟都急奔而去了,唯獨他懷抱讀書人的氣節,尊崇孔子「名正言順」的格言,寫了一篇「臣篇」以明志。
  1949
年,
由杭州取道定海,隨政府撤退來臺。溥心畬雖貴為前清恭王府二爺,然而此時卻一貧如洗,不得已,他寫信給蔣中正總統,求個棲身之處,臨沂街的日式平房,就是政府配給他的。但他婉謝考試委員一職,只應聘至省立師範學院(師範大學前身)任教。榮華盡褪,從此寄情丹青。他將簡陋的宿舍,名為「寒玉堂」,以示延續北京恭王府的齋名,在此設帳授徒。大批學生慕名而來,簡陋的寒玉堂,充滿了追溯古風的情懷,企圖尋回文化正典的溫馨
  心畬先生受傳統文化薰陶,功底深厚,博學多才藝,舉凡詩、文、書、畫,均擅勝場。古體詩,宗漢魏,近體詩,法盛唐,尤近於杜工部,故詩境蒼涼,乃有感而發之作。少小習字,由顏真卿、柳公權楷書入手,旁及篆、隸、北碑石刻,而至於王羲之行草,宋、元名人墨跡。由於先生涉獵廣遠,又勤於練習,故其書法,秀逸清醇,凝練遒勁。至於水墨,先生自稱『畫則三十左右時,始習之,因舊藏名畫甚多,隨意臨摹,亦無師承』。由於他有書法根基,觸類旁通,所以興酣落筆,即成佳境,可說是一位全能書、畫家。

一九四九年隨政府撤退來臺。溥心畬貴為恭王府二爺,雖半生流離,但文士寡欲,不至精神顛沛。然而逃難來臺的溥心畬真的什麼都沒了。他寫信給蔣中正總統,要求有個棲身之處,臨沂街的日式平房就是政府配給他的。但他婉謝考試委員一職,只應聘至省立師範學院(師大前身)任教。榮華盡褪,從此寄情丹青。
 
曾經貴為王孫,但王孫只是時不我與的桂冠,這頂桂冠還得處處防杜惡意流言。一九五五年,溥心畬赴日講學,竟謠傳他有意投共,種種不實傳言,使得他有時必須避人耳目。他自稱路癡,也不知當下物價,一派不食人間煙火,其實也是文人孤苦清高的表徵。
  1963年,心畬先生病逝於台北,終年六十八歲。詩人周棄子,在溥氏的追悼文中,名其為「中國文人畫的最後一筆」。

4)、曉雲法師

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導師(1912-2004),俗姓游,乳名阿崧,初名婉芬,又名韻珊,後易為雲山。出家法號能淨、念淨,字得超,別號曉雲、默玄、青峰。民國元年(1912),出生於廣州市郊花地鄉(芳村)的佛教家庭,西元20041015(農曆9月初2)巳時,安祥示寂於大崙山,慈蓮苑般若堂。世壽九秩晉四。傳臨濟宗第四十九世,嗣法天台宗第四十五世,大崙山華梵堂開山第一代。

曉雲導師嘗道:「許多人一生劬勞乃至壽盡,晝夜神疲苦思研究,欲圓成人生的理想,尤其內在的思惟與對人類、國家、宗教的熱忱。此乃一種生命賦予的堅牢誓願形態,即所謂信、願、行的秉持。」誠如曉雲導師禪畫題字「直向千山萬山去」。

曉雲導師是第一位女子,獨遊印度,且攀上喜馬拉雅山寫雪景的畫家。華梵大學亦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所佛教界人士創辦的大學。曉雲導師自誓:「教育與我的生命是一體的,它將陪我到生命的最後一天。」如是之誓願,使曉雲導師,成為集儒、佛、文哲、藝術於一身的般若禪行者,而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現生命的理想。
   
曉雲導師二十二歲(1934),拜嶺南畫祖高劍父為師。由於導師少讀詩詞,早期的畫,都以詩意作畫,極受高劍父先生的誇獎。

由於她出生在佛教家庭,自幼潛心於佛法,又兼及儒、道的思想,形成她個人書畫的獨特風格。例如:二十七歲時,有「道人依杖看雲歸」、「水月禪心」、「一切應作如是觀」(72)等禪畫之作,最具代表,體會戒、定、慧的法喜。其所作書法,亦如她的為人,自然、拙樸,毫不造作,因而贏得嶺南女畫傑之譽。

高大師所著「現代國畫觀」,對曉雲導師影響很大,因此立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心願,在出家前,要決心寰宇一周,想要增廣見聞,擴展胸襟,實際體驗行雲流水,孤




<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sourceful386490&aid=3130762

 回應文章

gladys99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于大師
2010/06/13 14:59
于右任書法大師 是 後學 敬仰的書法大家,有收藏其作品,他的詩詞 後學甚是喜愛! 書法是 後學每日家庭作業,心靜的功課。謝謝分享!

   

花豹子(resourceful386490) 於 2010-07-14 21:16 回覆:

于體草書已自成風格

線條簡潔

字形瀟灑


大美生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正統書法是正體
2010/02/27 15:16
wujidaoren 拍攝的 郑板桥。
花豹子(resourceful386490) 於 2010-02-28 09:49 回覆:

謝謝您.

我已將之存起來了.


忘憂軒
當代草聖
2010/02/21 16:37

于右任先生是個制定標準草書的書法家。有一種西北人的雄強豪邁,

有憂國懷世的精神,使後人感受到他的人格特質和寬闊胸襟。

其成功之基本成因有三:其一有獨特的習書方法和書學觀念。其二以其深厚的功力而『膽大妄為』,致力于『碑楷行書化』和『行草書北碑化』的探求。其三,標準草書的倡導與實踐。

花豹子(resourceful386490) 於 2010-02-22 10:50 回覆:

更可貴的是:他的治學精神.

據聞:他無時無刻都在揣摩草書的寫法.

蒙蔣中正總統召見議事時.

他都在膝蓋上用手指比劃草書.

他普及草書的教育.

更是令人動容.

不管識與不識的人向他求字.

都一概應允.


鼻塞國度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書道
2010/02/21 13:07
對書法有興趣 但是卻沒有這樣埋頭投入如此有脈絡的研究
在國外念書的日子裡 有堂課叫書道研究
以一個對中文繁體字自居的台灣人而言 比起其他學生來說
感受特別深
看到這個讓我想起當時的課堂內容...
謝謝分享!!
花豹子(resourceful386490) 於 2010-02-22 10:56 回覆:

中文的書寫能有藝術風格的呈現.

在世界上少見.

線條之美.

影響中外許多畫家的作品創作.

我們應該好好的珍惜!


大美生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四季平安
2010/02/19 15:38
花豹子(resourceful386490) 於 2010-02-20 09:05 回覆:

歡迎來訪.

並祝福您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