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何不過這樣的生活?--談中國的禪與茶道思想 ---
2008/09/09 22:12:44瀏覽1266|回應1|推薦7

  中國有句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可見;「茶」是一種生活必須品而已。禪和茶也早在晉代便已結緣。相傳晉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廬山東林寺,以自製的佳茗款待擎友陶淵明,"話茶吟詩,敘事談經,通宵達旦"。禪和茶結緣,對推動飲茶風尚並趨向高雅境界,以至創立茶道,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是茶的故鄉,歷史悠久,光輝絢麗,但"茶道"一詞,卻被人們所遺忘,竟有日本學者曾向國人提出"中國有沒有茶道?"這樣的疑問,我們或許認為是一個荒謬而富諷刺的笑話,但是我們是否要深自反省?何以會發展至此?

中國茶道創立於何時?學術界說法下一。有引陸羽《茶經》"精行儉德"四字。有引《封氏見聞記》"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中國明初朱權自創的茶道"等等。可謂:百花齊放,由此可見大家都在深入的研究。但通說以陸羽為茶聖,他擅長種菜種茶,首創餅茶炙烤"三沸"煮飲法,對茶的功效論述甚詳,對茶的品飲他尤其側重精神方面的享受,無疑他是我國茶道的奠基人。但遺憾的是;他在《茶經》中沒有明確提出"茶道"這個詞。

  據考證:"茶道"一詞最早是中唐時期江南高僧皎然在《飲茶歌·崔石使君》一詩中明確提出來的,詩中云: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看陶潛籬下時。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這是一首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相結合的詩篇,"三飲"神韻相連,層層深入扣緊,把飲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動人的歌頌,不但明確提出了"茶道"一詞,而且使茶道一開始就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為中心的茶文化圈內任何僧侶、文人所不可匹敵的。結合皎然其他重要茶事活動,所以筆者認為皎然是中國禪宗茶道的創立者。由於秘藏了1100多年的唐代宮廷茶具在法門寺重現天日,學術界認為唐代實際存在著宮廷茶道、僧侶茶道、文人茶道等多元化各具風格的茶道,從而論證唐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輝煌璀璨,這是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突破性進展。但在三種茶道中,應以僧侶茶道是主要的,其魅力和影響力似乎都超過前二種茶道。

佛教與茶道的關係,史料中有魏晉南北朝時期;丹丘和東晉名憎慧遠嗜茶的記載。可見"茶禪一味"源遠流長。但形成氣候;可推認為始於中唐。

  中唐時期,雖然經歷了七、八年政治動亂,相繼又出現了"中興"時期,由於北方民生凋敝,國家財源發生危機,有識之士認識到南方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資源豐富,大面積的土地特別是山區沒有得到合理開發利用,潛力很大,因而動員全民墾荒,擴大糧食作物等種植面積,增加國家稅賦收入,收到顯著效果,茶葉生產也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蓬勃發展起來的。這是茶道形成的社會基礎。

  陸羽"更隱茗溪"後,以湖州為中心,積極開展茶事活動,與皎然、李冶、顏真卿、孟郊等名僧賢達交往密切,他們談經論道,品茗賦詩。從而推動了茶道的形成和發展,湖州也順勢變成茶道的發祥地。

  茶道的興起,推動了寺院中茶會、茶宴和各種形式茶道的流行。唐代茶事詩中各有描述,因限於篇幅,僅摘句抄錄於後:

武元衡:虛室晝常俺,心沅知悟空。禪庭一雨後,蓮界萬花中。時節流芳暮,人天此會同。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籠。

皎然:喜見幽人會,初開野客茶。

李嘉祐:虛室獨焚香,林空靜馨長。啜茗翻真偈,燃燈繼夕陽。

杜牧: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

張籍九:星台下煎茶別,五老峰前覓寺居。

司空圖:茶雁添詩句,天清瑩道心。只留鶴一隻,此外是空林。

李鹹用:空門少年初志堅,摘芳為藥除睡眠。

靈一: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從以上詩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寺院中茶味的芳香和濃烈,僧侶敬神、坐禪、唸經、皆伴之以茶。禪、茶道體現了自然、樸素、養性、修心、見性的氣氛,也揉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感情。唐僖宗以皇家最高禮儀秘藏在法門寺地宮金銀系列茶具;從設計、塑造和擺設的位置(和佛骨舍利同放在後室)更令人認識到"茶禪一味"的真諦。它也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是那麼自然,毫不矯揉造作。

  中國茶,自八世紀興起,一直到宋代;才大量移植到日本。日本將飲茶這一日常行為;化作了一門藝術,又在這門藝術之中注入哲學思想,逐漸形成今日精緻的日本文化,茶道中呈現和、敬、清、寂、的教養,以蘊涵高尚的人格,這樣優雅的生活方式,獲得人們的喜愛與嚮往,現在更已向西方世界傳播中,並蔚為風尚,對於我們不也算一種文化的驕傲嗎?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sourceful386490&aid=2204203

 回應文章

阿曼神
想阿
2012/09/30 15:19
是想過這樣的生活阿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