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王改編音樂劇重視細節--做每件小事成就大事
2010/06/11 15:57:46瀏覽390|回應0|推薦2
報導/攝影:何潤霞
本期受訪者:雪樂喇嘛
法王噶瑪巴辦公室提供部分照片

法王示範如何以布塊包裹經書。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將《密勒日巴傳》改編成音樂劇,目的是想讓更多人,包括非佛教徒都能因此而認識這位大成就者。

法王從小出家,一直都在寺院內生活,但他竟然懂得演戲技巧。在演員排練期間,法王親自作示範,念出劇中每一幕的對白,連表情、發音、語氣、音調等,也都仔細地給予指導,甚至連演員的妝化得好不好、服裝造型恰當與否等,他都像個行家般給予“專業”的意見和建議。

負責噶舉大祈願法會活動組的雪樂喇嘛表示,法王在乎每一件小事,因為,眾多的小事將成就一件大事。難怪法王經常放下身段,不亦樂乎地參與各項小事,而且越做越起勁,以身教感化無數弟子。

“法王所做所想都是為一切眾生,從來不為他個人做什么東西,法王也很少拒絕別人,他常說,他不會捨棄任何一位眾生,除非我們選擇離開他。”

“在法會或某些場合上,法王也許會顯得較為嚴肅,但實際上,法王是非常活潑、幽默、風趣和快樂的;任何人只要有機會與法王在一起,他必定會熱情地請吃飯,而且還喜歡親自為大家打飯、加菜,經常把一些小喇嘛‘嚇’得不知所措!”

邀藏族學生當義工
只為給予家的溫暖

之前,雪樂喇嘛總是不明白法王為何連續3年都邀請遠在北印度達蘭沙拉,一群16歲至18歲的藏族青少年學生到菩提迦耶當義工。

“小朋友多年來都由我帶領及訓練。由于他們的人生經驗尚淺,我必需花費較長的時間給他們講解和指導,有時他們不上心,重複問同樣的問題或犯同樣的錯,我又忙得分身乏術,當我顯得不耐煩或起煩惱時,心中就會暗想:真不明白法王為什么要這么‘麻煩’,請這些小朋友來幫忙?”

今年,他終于明白,原來法王用心良苦,一心要給這群青少年體會“家的溫暖”。這群青少年都是從西藏出走到印度學習,父母不在身邊,在印度也無親戚,每次年底放寒假時,他們的同學都各自到親戚家度假,唯獨他們無處可去,被迫呆在學校內默默過寒假,而且,開學前還看著同學們從親戚家帶回來新衣、新鞋等禮物,無形中會令他們有一些失落感。

法王為了讓青少年在寒假期間“有家可歸”,而特地邀請他們到菩提迦耶,當噶舉大祈願法會的義工,安排他們去朝聖,還送新衣、新鞋等禮物,讓他們帶回去學校。

“法王再忙也不忘請他們吃飯,甚至與他們一起用餐。每一年,這群學生都是高高興興的來,歡歡喜喜地回去,即使有時當義工至凌晨近十二時多,他們也毫無怨言。”

視弟子為學習朋友

雪樂喇嘛說,法王很喜歡與大眾在一起。

“他從來不當我們是弟子,總是視我們為一起學習的朋友。”

“每年噶舉大祈願法會期間,法王的行程總是排得滿滿,幾乎沒有一刻是閒著的,一旦我們有事要向法王請示的話,只能趁法王會客時段,在上一批客人與下一批客人輪換的一兩分鐘內,抓緊機會請示,而他所給的回答,都正好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可見,法王的心緒是多么的微細。”

噶瑪巴含義
行佛行事業者

噶瑪巴的含義是“行佛行事業者”,或“佛行事業的化身”。

噶瑪巴以化身方式轉世了十七次,每一位噶瑪巴都扮演西藏佛教的保存和傳播者。

佛陀和蓮花生大士都曾預言噶瑪巴的出生,幾世紀以來,噶瑪巴不僅是延續金剛乘的中心人物,也是延續噶瑪噶舉的關鍵人物。在保存佛法傳承教法上,噶瑪巴更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在經藏續藏中都有記載,佛陀曾經預言幾位菩薩會在世間出生,噶瑪巴是其中之一。仁千巴桑(Rinchen Palzang)曾寫了一本《明鏡》──楚布寺指南,其中摘錄了佛陀的預言。

《三摩地王經》

我圓寂二千年后,佛法會在紅臉人的地方流傳。這些人都將成為觀音菩薩的弟子,欣哈那達菩薩(bodhisattva Simhanada),名“噶瑪巴”會誕生,具有禪定能力,他會降伏當地眾生。透過見、聞、憶、觸的方法,置眾生于光明之境。

《楞伽經》

穿著僧袍,頂戴黑冠
他將無間斷的對眾生弘法
直到第一千佛示現

《文殊菩薩根本續》

名字中被賦予“噶”在前,“瑪”在后,此人將出世,使佛法大放光彩。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nrun&aid=411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