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18 01:00:41瀏覽680|回應0|推薦6 | |
馬祖在中國海圖上出現的時間很晚,大概到清末才有此名稱。不過漢人移民到此顯然比此時間早上許多,南竿鐵板社區的「大王廟」改建時,就曾發現一塊碑,說明此廟至少在元朝初年就已經存在。很長的時間裡,馬祖是海盜和孤臣孽子的流亡之地。 身旁有不少馬祖人,或者去過馬祖的人。總結大家給我的印象,過去我覺得馬祖是荒涼的、貧瘠的,除了軍人和鳥以外,人煙稀少的地方。我必須說親自走一趟後,有很多「既定印象」是不太準確的。 馬祖人口外移的情況很嚴重,早期大陸人似乎也只是把這裡當作移民到另一個地方的跳板。今天的馬祖,走在街上還是可以發現人口結構失衡的情況很嚴重,大多都是老人或小孩。年輕人從事的工作,最普遍的只有軍公教。 但我很驚訝的發現,馬祖的人文和自然景觀仍有許多特異之處;而且馬祖的馬港天后宮,還號稱是過去埋葬媽祖遺骸之處。另外,馬祖的島嶼多半是山丘,居民傍海而居形成聚落,用石頭築成的石屋,與地中海的風情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要知道馬祖各島多半是堅硬的花崗岩,石屋的組成分成兩種:一是不規則的石頭搭成,一是切成整齊方塊的石磚砌成。前者也就罷了,後者顯然是個不小的工程。問了當地人,才知道這些石磚頗有來歷,多半並非當地人切割而成,而是過去船舶來往馬祖各島和大陸間、為了穩定船隻的「壓艙石」。這種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實在讓人蠻嘆服的。 不過馬祖最讓我感動的人文特質,是各個社區所凝聚的力量。馬祖的社區人口不多,而且雖然「人口結構失衡」,但總有一些留下的人--多半是年輕的公教人員--願意扮演社區營造的核心角色。當然,在馬祖可以忙的公務可能不是很多,讓他們得有有大量的時間得以投入這個工作,是形成這種現象的主因之一,但無論如何在我看來,假如要看馬祖的內在,不是走馬看花的去個各個景點,而是從社區看起。 我這趟走了兩個社區,分別是津沙和鐵板。兩個社區都靠海,津沙附近有不少靠海的碉堡、據點,都被當地社區改裝成觀光景點,甚至是展覽場、學校。津沙還有一個全部木造建築物的民宿,住上幾天、多和幾個當地人聊天,會有相當不錯的收穫。 鐵板也靠海,它的社區正式名稱叫「仁愛」,它們也改造了不少軍事據點,但和津沙不同,多半位於附近的「官帽山」上。他們利用廢棄的砲彈鋪設登山步道的階梯,把對空機槍砲台改成觀海亭,以後還要讓居民認養不同的廢棄碉堡,一一加以維護。我相信假如隔年再去,這裡會有更多不同的景致。 每個社區都有不同的故事、據我所知,各社區在當地文化局的補助下,正在從事地方志撰寫的工作。我看過津沙地方志的大綱,內容很活潑,相信以後會成為觀光導覽的依據之一。 北竿也有個號稱「馬祖地中海」的社區,是整片的石屋建築群,社區名字叫「芹壁」;這趟受限於時間無法前往,非常遺憾,但假如有機會,是一定要去一睹廬山真面目的。 馬祖的海岸屬於民眾,山區則屬於軍方。拜軍管解除之賜,山上很多點都可以觀海,最好的地點除了前述的官帽山,還有南竿最高的雲台山。雲台山上有可以看到對岸的高倍數望遠鏡,軍方還在此保留了一座觀測台。 或許比起山海景觀,馬祖未必能夠勝過其他地方太多,但由於它地方小、人口少,使得每一個點都可以有很精緻歷史文化故事可以發掘。至少在其他地方,你就很難想像可以在沙灘嬉戲的同時,還看到大陸的漁船在你面前晃來晃去吧。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