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3/22 22:42:17瀏覽267|回應1|推薦5 | |
記者,就像是一群趕場急著繳交作業的學生。他們在鎮日面對眾多同業之間爭搶新聞時效、競逐獨家報導、以及總編限時截稿的諸多壓力下,內心的疲憊和精神的「變形」,較之其他行業,應該更是無以復加。 聽一位朋友談及SARS肆虐台灣期間,領教過採訪記者緊迫盯人,整日電話查勤,咄咄追問家人感染SARS的經過,更能理解採訪者加諸於自己跟「被採訪者」的無形壓力是如何巨大。無怪乎國內外一些名人因不堪長期搔擾,往往一時怒火中燒,乾脆跟採訪者正面衝突起來。尤有甚者,為了擺脫「狗仔隊」近身糾纏,英國故王妃戴安娜飛車電馳,以致車毀輪飛香消玉殞。 比起普羅大眾,媒體更容易掌控言論制高點。在採訪者「所求不遂」無法繳卷交差,面對老闆誓必被括被當的當下,急火攻心掣出「無冕王」的獨門利器,口誅筆伐圍剿起弱勢「被採訪者」,又難道不是媒體從業人員之私刑濫權。 今天,這些學生合該「霉運當頭」,只因為頂了一個眾人欽羡的台大光環,被記者攻擊得體無完膚。採訪報導中所謂某學生『面對媒體卻不發一語,沒有回應』,其語氣亦不免散發出「無冕王」的本位主義。如果,這些記者也是登山隊同學同校畢業的學長學姐,採訪的方式又將如何?評論的力道又當如何? 政治人物、明星、和名人是攝影鏡頭的最愛,攝影鏡頭也是某些政治人物、明星、和名人的最愛,但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面對支支喳喳的鎂光燈,也沒有義務對硬伸到鼻尖「給你一個難得機會跟全國人民發表看法」的麥克風,感恩知遇湧泉以報。只是,記得在維護自身的權利之外,保持對新聞工作從業人員應有的尊重即可,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 不論,我們是哪個學校的學生!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