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三毛、林語堂、柏楊看華人在西方!
2007/05/01 17:44:20瀏覽2044|回應1|推薦21

文/方穎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就看過三毛寫的《稻草人手記》了,但那時太年輕,也沒出過國,對於她書中描寫的諸多情境只能想像而無法完全體會。如今親身經歷過一遍留學的洗禮之後,再去翻出這本書來看,反而有了很深很深很深的感觸,對於她書中所陳述的情形我如今回想起來~嘿!居然也曾遇見過耶!忽然有種似曾相識的衝擊感動,所以摘錄了一些內容與大家分享。

  對於住在國外的學生宿舍、及與西方人相處的情形,三毛在《稻草人手記》裏其中一篇名為「西風不識相」的文章就寫得很精湛傳神,是三毛寫她當初分別在西班牙、德國、及美國的遭遇。

  初出國門時:「在悶熱的機場,父親母親抹著眼淚,拉住我一再的叮嚀:『從此是在外的人啦,不再是孩子囉!在外待人處世,要有中國人的教養,凡事忍讓,吃虧就是佔便宜。萬一跟人有了爭執,一定要這麼想──退一步,海闊天空。絕對不要跟人嘔氣,要有寬大的心胸……。』我靜靜的聽完了父母的吩咐,用力的點點頭,以示決心,然後我提起手提袋就邁步往飛機走去。上了扶梯,這才想起來,父母的帳算得不對,吃虧怎麼會是佔便宜?退一步如果落下深淵,難道也得去海闊天空?」

  在西班牙某書院學習西班牙文時,她一開始是採取發揮華人美德的謙讓禮貌作風,處處幫助宿舍樓友們、對別人友好、借衣服給人家穿、幫忙守夜開門、打掃四人合住的房間等,但這樣的心態卻反而被人看不起、被人肆無忌憚地大加利用、騷擾,終於造成個人極大的生活困擾。後來她對於別人對她的那種「軟土深掘」態度和作為實在忍無可忍,大發了一場脾氣,還氣到拿掃把打人咧,但很奇妙地,這樣沒禮貌、沒氣質、沒修養的行為卻換來了備受禮遇的對待,她寫道:「這個世界上,有教養的人,在沒有相同教養的社會裏,反而得不著尊重。一個橫蠻的人,反而可以建立威信,這真是黑白顛倒的怪現象。」

  而在德國時,她的芳鄰是位很愛熱鬧的冰島女子,夜夜性愛派對狂歡吵得她無法專心用功外加睡眠不足(她當時在德國某書院苦讀,從德文一字不識,到九個月後取得了德文教師資格),因為是剛開始學德文,所以她用很彆腳的德文去向管理學生的律師抗議,一開始不獲採信,後來她錄了音將帶子丟給律師聽,這才將惡鄰順利趕走。可是,事後卻聽到有人在她背後用中文批評道:「人家可風頭健得很哪!來了沒幾天,話還不太會說,就跟隔房的同學去吵架。奇怪,也不想想自己是中國人──」    

  「你怎麼知道她的事情?」

  「學生會講的啊!大家商量了好久,是不是要勸勸她不要那麼沒有教養。我們中國人美好的傳統,給她去學生顧問那麼一告,真丟臉透了!你想想,小事情,去告什麼勁嘛!她還跟德國同學出去,第一次就被人看見了……。」

  三毛說:「我聽見背後自己同胞對我的中傷,氣得把書都快扭爛了,但是我不回身去罵她們,我忍著胃痛搬了一盤菜,坐得老遠的一個人去吃。我那時候才又明白了一個道理,對洋鬼子可以不忍,對自己同胞,可要百忍,吃下一百個忍字,不去回嘴。我的同胞們所謂的沒有原則的跟人和平相處,在我看來,就是懦弱。不平等條約訂得不夠,現在還要繼續自我陶醉。」

  在美國時,她就學乖了,遇見抽大麻、生活不健康的室友們,她二話不說立即學孟母,勢必要遷離不好的環境和人物。搬家後遇到一位超級用功的樓友,每天都要打字打到深夜二點,於是她配合對方的作息,等對方吵完了才在深夜看書;沒想到這樣的為人著想卻惹來對方的不高興:「你不睡,我可要睡,你門上面那塊毛玻璃透出來的光,叫我整夜失眠;你不知恥,是要人告訴你才明白?嗯?」

  她不客氣地回嘴:「你不是也打字吵我?」    

  「可是,我現在打好了,你的燈卻不熄掉。」    

  「那麼正好,我不熄燈,你可以繼續打字。」

  說完我把門輕輕在她面前闔上,以後我們彼此就不再建交了。絕交我不在乎,惡狗咬了我,我絕不會反咬狗,但是我可以用棍子打它。」

  哈!用棍子打瘋狗!好幽默又有智慧的三毛啊!

而三毛這篇文章的結論則是:「我一再的反省自己,為什麼我在任何一國都遭受到與人相處的問題,是這些外國人有意要欺辱我,還是我自己太柔順的性格,太放不開的民族謙讓的觀念,無意間縱容了他們;是我先做了不抵抗的城市,外人才能長驅而入啊!我多麼願意外國人能欣賞我的禮教,可惜的是,事實証明,他們享受了我的禮教,而沒有回報我應該受到的尊重。我不再去想父母叮嚀我的話,但願在不是自己的國度裏,化做一隻弄風白額大虎,變成跳澗金睛猛獸,在洋鬼子的不識相的西風裏,做一個真正黃帝的子孫。」

謹以這篇文章,向在天上的三毛致敬,謝謝她教會了我許多、許多、許多……

  後來我去翻翻林語堂的《吾國與吾民》一書,又讀到許多中西方思想觀念不同之處的比較,摘錄幾句如下:

「中國的哲學,不會在西方留不朽的印象,因為中國哲學以其中庸、謹飭、和平的特性,永遠不會適合歐美人的氣質的。這種中國哲學的特性,完全係體力減退的結果,而歐美人的氣質則充溢著進取的活力。」

「……孔子思想太拘守於事實,道家思想的態度太冷漠,而佛教思想過於消極,不適於西洋積極的人生觀。歐美的人民怎樣的活動著,他們天天在遣送人員探險北極,在征服太空或打破速度記錄……」

而「公共精神的缺乏、家族制度、徇私舞弊和禮俗、特權與平等、社會階級、鄉屬制度、缺乏科學精神、邏輯、忍耐、無可無不可、老猾俏皮、保守性」等,都是林語堂以不小的篇幅來論說中式思想缺失的重點所在。

為什麼中國那麼久遠的歷史,那麼多樣的人才,那麼廣大的土地,卻落得今日這個只能成為「世界工廠」的下場?這背後的種種原因很是值得我輩青年們用心思考的。林語堂大師的種種觀點,正好切中了三毛的做人處世原則,看來,這就是所謂的「歐美經驗」吧!

有過這種體驗的人會產生不同的認知,進而以不同的角度去對待西方人或與之合作,這也算是一種文化衝擊下的必要產物吧?

但衝擊過後,我們能否一改往昔在國內被灌輸的迂腐陳舊觀念,把眼界放寬,拋棄八股、科舉、聯考取士的虛榮腐敗心態,忘記在小小國內的種種排名制度,進而以寬大的心胸、國際觀、智慧、及真才實學去和西方人相處,甚或是對待自己人?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勁辣派代表人物則是柏楊老先生,他是三人之中脾氣最硬直火爆的一位,所以他的話都有種一針見血的味道,很是大快人心。

柏老在二十多年前的著名演講「中國人與醬缸」及「醜陋的中國人」,也都是在批評中國人骨子裏的死爛德性,摘錄出來供大家思索;方穎自己則是每讀一次就心驚一次,覺得那根一針見血的針真是刺到心臟裏去了。我認為,當今華人裏,在所有能思考、敢批判的華人裏,柏老絕對是第一名;我有點偏心(可,誰的心臟不是偏左?),認為第一名的柏老最棒,所以剪了很多話來貼,以下文章有點長,但是很精彩,還請耐心看完。

在柏老的中國人與醬缸」的演講詞中,精彩部分有:

我記得小時候,老師向我們說:『國家的希望在你們身上。』但是我們現在呢?輪到向青年一代說了:『你們是國家未來的希望。』這樣一代一代把責任推下去,推到什麼時候?」

「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都像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的流下去。但因為時間久了,長江大河裡的許多污穢骯髒的東西,像死魚、死貓、死耗子,開始沉澱,使這個水不能流動,變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個醬缸,一個污泥坑,發酸發臭。說到醬缸:也許年輕朋友不能瞭解。我是生長在北方的,我們家鄉就有很多這種東西,我不能確切知道它是用什麼原料做的,但各位在中國飯館吃烤鴨的那種作料就是醬。醬是不暢通的,不像黃河之水天上來那樣澎湃。由於死水不暢,再加上蒸發,使沉澱的濃度加重加厚。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所謂前生因,就是這樣。」

「過去知識份子讀書的目的,就在做官。……除了讀書人裡有狀元,其他人仍是不值一文的工匠。」

「在政治上卻使我們長期處在醬缸文化之中,特徵之一就是以官的標準為標準,以官的利益為利益……在這種長期醬在缸底的情形下,使我們中國人變得自私、猜忌。……就我所看到的現象,覺得美國人比較友善,比較快樂,經常有笑容。我曾在中國朋友家裡看到他們的孩子,雖然很快樂,卻很少笑,是不是我們中國人面部肌肉構造不一樣?還是我們這個民族太陰沉?」

「由於民族的缺乏朝氣,我們有沒有想到,造成這樣的性格,我們自己應該負起責任?中國人的人際之間,互相傾軋,絕不合作。……中國人心裡卻普遍有這種類似情況:對方是不是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好處?形成彼此間的疑懼。這種疑懼使中國人變成一盤散沙。……中國人在這個醬缸裹醬得太久,我們的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醬缸的污染,跳不出醬缸的範圍,年代久遠下來,使我們多數人喪失了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道德的勇氣,一切事情只憑情緒和直覺反應,而再不能思考。一切行為價值,都以醬缸裡的道德標準和政治標準為標準。因此,沒有是非曲直,沒有對錯黑白。……在長久的因循敷衍下,終於來了一次總的報應,那就是『鴉片戰爭』。鴉片戰爭是外來文化橫的切入,對中國人來說,固然是一次『國恥紀念』,但從另一角度看,也未嘗不是一次大的覺醒。日本對一些事情的觀察,跟我們似乎不同。十八世紀時,美國曾經擊沉了日本兩條船:使日本打開門戶,日本人認為這件事給他們很大的益處。他們把一種恥辱當做一種精神的激發。」

中國人雖有一句話說『人命關天』,其實,人命關不關天,看發生在誰身上。……古聖人還有一句話,說:「民為貴,君為輕」。這不過是一種理想,在中國從沒有實現過。……一個王朝完了,換另一個王朝,制度並沒有改變。把前朝推翻,建立了新朝,唯一表示他不同於舊王朝的,就是燒房子,把前朝蓋的皇宮寶殿燒掉,自己再造新的,以示和前朝不同。他們燒前朝房子的理由,是說前朝行的是暴政,自己行的是仁政,所以『仁政』要燒『暴政』的房子。……『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樣的話…也不過只是一種希望和幻想罷了。事實上,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王子犯法絕對不會和庶民同罪的……

中國人因為長期生活在醬缸之中,日子久了,自然產生一種苟且心理,一面是自大炫耀,另一面又是自卑自私。……中國人往往不習慣於理智反省,而習慣於情緒的反省。」

「一說起西洋文化、西洋文明,準有人扣帽子,說『崇洋媚外』。我認為崇洋有什麼不可以?人家的禮義確實好過我們的粗野,人家的槍炮確實好過我們的弓箭。如果朋友之中,學問道德種種比自己好,為什麼不可以崇拜他?中國人沒有讚美別人的勇氣,卻有打擊別人的勇氣。……一說起別國的長處,就有人號叫說『崇洋媚外』。事實上,美國、法國、英國、日本,他們有好的,我們就應該學;他們不好的,就不應該學,就是這麼簡單明瞭!

日本人就有一種本事,學什麼,像什麼,而中國人,學什麼,不像什麼。日本人這種精神了不起。他可以學人家的優點,學得一模一樣。中國人兄台找出藉口,用『不合國情』做擋箭牌,使我們有很好的拒絕理由。甲午戰前,曰本人到中國海軍參觀,看見我們的士兵把衣服曬在大炮上面,就確定這種軍隊不能作戰。我們根本不打算建立現代化觀念,把一切我們不想做的事,包括把曬在大炮上的衣服拿開,也都推說『不合國情』。

中國人非常情緒化。主觀理念很強,對事情的認識總是以我們所看見的表象做為判斷標準。

而在「醜陋的中國人」講詞中,精彩部分有:

「是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品質真的有了問題?是不是上帝造我們中國人的時候,就賦給我們一個醜陋的內心?我想不應是品質問題,這不是自找安慰,中國人可是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之一,在美國各大學考前幾名的,往往是中國人,許多大科學家,包括中國原子科學之父孫觀漢先生,諾貝爾獎金得主楊振寧、李政道先生,都是第一流的頭腦。」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濾過性病毒,使我們子子孫孫受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癒。」

「至於吵,中國人的嗓門之大,真是天下無雙……為什麼中國人聲音大?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中國人嗓門特高,覺得聲音大就是理大:只要聲音大、噪門高,理都跑到我這裹來了。」

「有一句俗話:『閉門思過。』思誰的過?思對方的過?……為了掩飾一個錯,中國人就不得不用很大的力氣,再製造更多的錯,來證明第一個錯並不是錯。所以說,中國人喜歡講大話,喜歡講空話,喜歡講假話,喜歡講謊話,更喜歡講毒話……不斷誇張我們中華民族大漢天聲,不斷誇張中國傳統文化可以宏揚世界。因為不能兌現的緣故,全都是大話、空話。」

  「很多外國朋友對我說:『和中國人交往很難,說了半天不曉得他心裹什麼想法。』我說:『這有什麼稀奇,不要說你們洋人,就中國人和中國人來往,都不知道對方心裡想的什麼。』要察顏觀色,轉彎抹角,問他說:『吃過飯沒有?』他說:『吃了』。其實沒有吃,肚子還在叫。……中國人卻是諸葛亮式的:即令有人請他,他也一再推辭:『唉!我不行啊!我那裡夠資格?』其實你不請他的話,他恨你一輩子。」

  「沒有包容性的性格,如此這般狹窄的心胸,造成中國人兩個極端,不夠平衡,一方面是絕對的自卑,一方面是絕對的自傲。自卑的時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時候,成了主人!獨獨的,沒有自尊。自卑的時候他覺得自己是團狗屎,和權勢走得越近,臉上的笑容越多。自傲的時候覺得其他的人都是狗屎,不屑一顧,變成了一種人格分裂的奇異動物。」

  「在中國要創造一個奇跡很容易,一下子就會現出使人驚異的成就;但是要保持這個奇跡,中國人卻缺少這種能力。一個人稍稍有一點可憐的成就,於是耳朵就不靈光了,眼睛也花了,路也不會走了,因為他開始發燒;為了兩篇文章就成了一個作家,拍了兩部電影就成了電影明星,當了兩年有點小權的官就成了人民救星,到美國來念了兩年書就成了專家學人;這些都是自我膨脹。……見識太少,心胸太窄,稍微有一點氣候,就認為天地雖大,已裝他不下。假如只有幾個人如此。還沒有關係,假使全民族,或是大多數,或者是較多數的中國人都如此的話,就形成了民族的危機。」

「中國人似乎永遠沒有自尊,以至於中國人很難有平等觀念。你如果不是我的主人,我便是你的主人。」

「紐約發生了一次搶案,是一個中國人被搶,捉到強盜後,他不敢去指認,每個人都恐懼的不得了,不曉得什麼是自己的權利,也不曉得保護自己的權力,每遇到一件事情發生,總是一句話:『算了,算了。』『算了算了』四個字,不知害死了多少中國人,使我們民族的元氣,受到挫傷。我假如是一個外國人,或者,我假如是一個暴君,對這樣一個民族,如果不去虐待它的話,真是天理不容。這種神經質的恐懼,是培養暴君、暴官最好的溫床,所以中國的暴君、暴官,永遠不會絕跡。中國傳統文化裡——各位在《資治通監》中可以看到一再強調明哲保身,暴君暴官最喜歡,最欣賞的就是人民明哲保身,所以中國人就越來越墮落萎縮。」

「中國文化在春秋戰國時代,是最燦爛的時代。但是從那個時代之後,中國文化就被儒家所控制。到了東漢,政府有個規定,每一個知識分子的發言、辯論、寫文章,都不能超出他老師告訴他的範圍,這叫做『師承』。如果超出師承,不但學說不能成立,而且還違犯法條;這樣下來之後,把中國知識分子的想像力和思考力,全都扼殺、僵化,就像用塑膠口袋往大腦上一套,滴水不進。一位朋友說,『怎麼沒有思考力?我看報還會發牢騷。』思考是多方面的事,一件事不僅有一面,不僅有兩面,甚至有很多面。孫觀漢先生常用一個例子,有一個球:一半白,一半黑,看到白的那半邊的人,說它是個白球。另一邊的人,則說它是個黑球,他們都沒有錯,錯在沒有跑到另一邊去看,而跑到另一邊看,需要想像力和思考力。當我們思考問題時,應該是多方面的。」

  「自從孔丘先生之後,四千年間,沒有出過一個思想家,所有認識字的人,都在那裹注解孔丘的學說,或注解孔丘門徒的學說,自己沒有獨立的意見,因為我們的文化不允許這樣做,所以只好在這潭死水中求生存。這個潭,這個死水,就是中國文化的醬缸,醬缸發臭,使中國人變得醜陋。」

  「外來的東西一到中國就變質了,別人有民主,我們也有民主,我們的民主是:『你是民,我是主。』」

(原載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五香港《百姓半月刊》;十二月一日紐約《台灣與世界雜誌》;十二月八日,台北《自立晚報》;十二月十三日洛杉磯《論壇報》)

這是柏老二十多年前的演講詞,可是如今看來,居然還很適用喔?真是……&$#$!>?<+……

【從三毛、林語堂、柏楊看華人在西方】/方穎

8 February 2004 & 11 April 2004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inbowbutterfly&aid=931856

 回應文章

靈裡的「感統」失調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完全同意
2007/05/01 23:49

妳的摘要,

中國人爭的是 "在美國的全中國人裡, 最優秀!"

美國人在全世界的要表現的是: "美國人最強!"

獨秀的中國文化還是跟不上團隊的世界文化!

但可悲的是,

我們仍在傳講 50 年前已看破的自省, 是原地踏步? 還是文人的只說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