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九住心--內住
2016/02/03 20:51:09瀏覽1538|回應0|推薦0

2016.01.31基隆靜坐共修部落—慧學法談誌

 法友:萍子、輝子、玲子、嬌子、鳳子、虹子。

 

我們從猴年元月開始的每月靜坐共修,除了靜坐作心的訓練,

還會在慧學法談時段,針對「九住心」這個主題作分享,

並將「九住心」作為心的訓練之自我檢視工具。

九住心,說明了心的訓練過程或階段,即由令心不散亂而住於一境,及至成就正定。

九個過程分成: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

 

《菩提道次第廣論》(簡稱《廣論》)云:「經說三乘一切功德,皆為止觀之果。」

這三乘,指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而這句話道出不論是聲聞,或緣覺,或菩薩道,

皆是以「止與觀」為因為資糧而成就的。

 

另外,《入菩薩行論》(簡稱為《入行論》)云:

「當知具止觀,能摧諸煩惱,故應先求止,不貪世修成。」

我們法談主題九住心,就屬〈止〉的部分,成就止之定境是屬欲界定。

雖僅是欲界定,但仍得以因此欲界定而讓生活上享有平靜、平穩、平等的覺知心。

若想要斷除煩惱,就需要在止的基礎上,進修〈觀〉的部分來開發心的智慧,

而對世間的一切保持平等心不貪染愛著。

 

修〈止〉的過程中,以這九個階段來說明,從最初狂亂妄心如懸河(瀑布)

到第九住心「等持」時,心能夠沒有惛沈掉舉的障礙,

也不需更加用心力來功用的任運自在平等安住狀態。

而初入開始訓練心的階段,就是第一住心〈內住心〉,

這是說明我們開始懂得把注意力放在內在世界,

把以前那一顆一直追逐貪求外在財色名食睡之心,收攝回來,

就先讓專注心看住那顆自己的妄念如懸河的心。

《廣論》中說明內住心時,是引《莊嚴經論》云:「心住內所緣。」來解釋。

宗喀巴大師更云:「從一切外所緣境攝錄其心,令其攀緣內所緣境」來說明內住心。

 

《瑜伽師地論》之〈聲聞地〉中云:「當知此中由六種力,方能成辦九種心住。

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習力。()

當知復有四種作意。一、力勵運轉作意,二、有間缺運轉作意,三、無間缺運轉作意,

四、無功用運轉作意。

於內住、等住(續住)中,有力勵運轉作意。

於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運轉作意。

於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作意。

於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當知如是四種作意,於九種心住中是奢摩他品,

又即如是獲得內心奢摩他者,於毘缽舍那勤修習時,

復即由是四種作意,方能修習毘缽舍那(),故此亦是毘缽舍那品。」

 

日前將這一段《瑜伽師地論》之〈聲聞地〉中所說表格化,

也就是關於九住心、六種力、四種作意的對應關係作成手上這一張表格講義。

日後,我們法談時,就以這張講義為討論文本。

 

首先,看到九住心之〈一〉內住心,由聽聞力來成辦,是四種作意中的力勵運轉作意。 

為什麼由聽聞力來成辦第一住心:內住心呢?

 

《阿毗達磨俱舍論》(簡稱《俱舍論》)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為體。」

也就是說明除了教法與證法之外,再無其他聖教了。

而所謂“教法”是指三藏十二部經。所謂“證法”即戒定慧等三學。

也就是教正法依聞、思而修;證正法依戒、定、慧三學而成就,

由此可見,聽聞力的重要性了。

 

《集法句經》第二十二品〈聽聞集〉云:

「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更說明了,要走在淨化生命的菩提道上,善知識及三寶是何其重要性,

若無此等恐陷入於危險的道途中。

 

《廣論》裡的略論〈止觀〉中對由聽聞力成辦內住心之解釋,是這樣說:

「由初聞修定教授,隨順所聞令心內住。爾時便覺分別雜念如同懸河,初識分別之相。」

這也就是說明我們初學者開始靜坐時,

開始進入第一住心「內住」時,觀察到自己的心是妄念紛飛如懸河,

就在開始把注意力放在自身內在世界,才真正認識到自心的狀態,

原來是自己平時沒有注意那一顆心的起伏罷了。

也就因此心開始有所警醒,

於是更要在引心趣境〈有覺知的作意移動注意力到觀察的對象上〉時,

更須很努力地策勵自己用心督促令「心猿意馬」住於所緣境上,

這樣的策勵心在四種作意中就是第一種力勵運轉作意。 

 

同參問:什麼是「所緣境」? 

1、《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云:

「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者,是止所緣。

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者,是觀所緣。」

此說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不分別住名奢摩他,思擇二境名毘缽舍那。

 

2、能觀察的心,是能緣。被觀察的對象,是所緣境。

 

3、修止 (也稱修奢摩他)

就是注意力(能緣)集中在一個限定的範圍內觀察著被觀察的對象(所緣境)

對象是什麼就是什麼;若以呼吸為觀察的對象(所緣境)

那就是只要把注意力放在鼻孔端看著覺知著呼吸的本身吸入呼出,

只是注意呼吸本身,呼吸的整體概念。

如此,持續不忘失所緣境,正念覺知力會越來越強,

正念覺知強時,定力就會提升了。

定力提升到一定層度,或說有了深度專注的心時,

呼吸會變成禪相,也就是概念化或影像化的呼吸,

若持續穩定地專注覺知著禪相,便能進入心完全專注一處的狀態,

此時的心是寧靜、柔順、堅定、沉著的。

止所緣,是修止的念之所住對象,用這個方法來訓練心的平穩、平等狀態,

也就是經歷九住心階段後,而達欲界定的心狀態,

如此是我們常說「止定」意思。

 

4、修觀(也稱毘缽舍那或毘婆舍那)

就是注意力(能緣)集中在一個限定的範圍內

觀察並分別著被觀察的對象(所緣境)

若以呼吸為所緣境,那就是就觀察到的一呼一吸,

分析息相(一呼一吸,叫一息)之組合成分與特性,

也就是觀察呼吸的自相與共相,

在修觀的階段,是加以分別息相的自相,

如或長或短、或冷或熱、或粗或細、或澀或滑,或通或塞……,

並以正知觀察息相的共相,是無常、苦、無我的特性。

如此練習,進而能由這種親身經驗的息相生滅變化去了知「息的實相」,

不管哪一種息相都是不斷生起滅去,是無常,是無我(無自性)

有這番真切又深刻的了知,就能夠漸漸強化「修所成慧」的實相智慧。

在修止養得相當的定力後,正念穩定明顯,

便能運用文字般若之智慧修持觀所緣,

如此以智慧了知息相,了知而不執取不迷惑。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觀慧」意思。

觀所緣,是為了實現淨化生命,斷離我見煩惱苦,圓滿解脫知見的修持。

也是佛法中不共外道梵行之殊勝處。 

 

同參分享一則九住心的簡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FokLHXAB_0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