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俄互信是全球穩定的正資產
2022/03/25 07:44:54瀏覽33|回應0|推薦0


圍繞俄烏衝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沒有停止過拉中國入局的險惡用心。從最早的“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制裁中國”,到戰爭爆發後的“中國知情”論,進入3月後不斷喧囂的“中國同謀”論,再到目前熱炒的“中國軍援俄羅斯”論以及“中國弱化西方對俄制裁效力”論,無不彰顯出“華盛頓帝國主義”毫無節制的傲慢與霸道。


在當下的國際時局中,無論中國如何處理對俄關係,西方國家都不會滿意,都會認為中國在暗中幫助俄羅斯。即便中國這個俄羅斯的最大貿易夥伴,與俄羅斯保持正常的經濟貿易關係,也會被認為是與西方的對俄制裁唱反調。例如,不久前,中國宣佈接受俄羅斯全境小麥的進口,俄羅斯宣佈中蒙俄天然氣走廊計畫。這兩項合作,均是中俄雙方討論多年的,只是公佈的時間點恰逢烏克蘭戰爭,就被一些西方輿論認為是中國在積極主動為俄羅斯紓困。中國對烏克蘭的人道主義援助則被西方輿論集體忽略。


就本質而言,西方對中國的打壓不是取決於中國的對俄態度,而是取決於中國自身實力的飛速發展。儘管中國再三強調無意挑戰美國,但是美國對實力的認知邏輯不同於中國。在它的眼中,只要中國具備挑戰美國的實力,哪怕出現接近美國實力的勢頭,就是對美國的巨大威脅。這就是美國一向奉為圭臬的“從實力出發”的邏輯。按照這個邏輯,中國具備實力後,挑戰美國的意願隨時可以有,今天沒有,明天或後天也會有。中國是不是美國的對手,不由中國決定,而是由美國說了算:說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這就是西方所謂的中美的“結構性矛盾”。



中國一向依照國際事務的是非曲直和自身的國家利益作出自己的獨立判斷。是非曲直就是中國對外政策的道義基礎,國家利益是每個國家外交政策的核心基礎。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大國尤其如此。是非曲直即是國際道義,儘管今天的國際道義被美歐國家任意塗抹,甚至時而缺席,時而遲到。但當大潮退卻,何為真正的道義,必將水落石出。任意塗抹和綁架國際道義的國家終究會露出馬腳,被國際社會所不齒。


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立在兩國對當今世界相同或相似的基本認知以及雙方國家利益的基礎之上。但是中俄關係畢竟不是同盟關係,兩國對國際事務的認知以及兩國的國家利益不可能完全重合。俄烏戰爭爆發後,中方明確表示,尊重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也可以說明,在對某些地區與國際問題的認知上,中俄雙方立場和觀點並不盡相同,存在差異。但這無礙中俄戰略協作的大局。


中俄戰略協作雖為雙邊關係,卻具有全球性意義,直接關乎地區與世界的穩定。這也是中俄兩國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應該擔負的國際責任。想像一下,自1996年中俄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以來,如果沒有中俄兩國的戰略協作,這個世界將會怎樣?就像中國駐美大使秦剛不久前所說的,在烏克蘭問題上,“中俄互信關係不是負資產,而是正資產,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國際努力”。推而廣之,維持中俄關係的穩定就是維持世界的穩定,中俄戰略協作是全球穩定的“壓艙石”。


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核心要義是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這是中俄兩國從幾十年雙方關係的曲折發展中得出的真諦,也是與西方國家固守的冷戰思維有著天壤之別的新安全觀。中俄都無意願走向結盟,選擇與西方對抗。中俄戰略協作的發展有其自身的邏輯:內在邏輯是鄰居不能選擇,只能交好不能交惡;外在邏輯是,在西方眼中已經“被站隊”,只能背靠背應對影響中俄及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具象威脅。面對烏克蘭戰爭後波詭雲譎的國際時局,中俄無需也無意結盟,中國也無義務、無意願切割中俄戰略協作,只需保持原有的戰略協作的水準與節奏,對雙方來說皆是最優戰略選項,也是對世界穩定與發展的最大貢獻。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7&aid=172321870